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84219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8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现手法鉴赏大全附习题和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一、总结(一)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设问、反问、对偶、借代、反复(二) 表达方式:人称、说明、记叙、描写、抒情(三) 语言特色(四) 表现手法步骤三: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评价效果,并结合语境、主旨、作者情感、观点等加以说明。步骤一:明确用了什么手法步骤二: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 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所选用的情感或思想的表现形式,它针对的常常是全篇,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牵挂、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常见考题:1.文章多处为内容埋下了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

2、简要分析。2第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文章多次设置悬念,举一例说明。4小说开头部分写“”等,这种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题技巧:本文采用“XX”的手法,笔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1.了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铺垫、对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等,并指出运用这些表现手法的优点。答题格式:找出相关内容进行举例依照举例内容分析此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一、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表现了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具有暗示作用,能引起读

3、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理解。1、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例:竹字象征气节、荷花象征清白、玫瑰花象征爱情思考: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象征的分类(1)从象征的内容:事物象征:莲”象征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情操;牡丹”象征繁华富贵;菊”象征遗世独立的孤高品格。哲理象征:例如:鲁迅故乡中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

4、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2)从象征的量上: 全文象征:契诃夫的变色龙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用变色龙象征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军警,使作品意义更深远。局部象征:莫怀戚的散步象征手法从局部穿插,用“初春的田野”、 “树上的嫩芽”、 “田里的咕咕起着水泡的冬水”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3、注意事项(1)选好“象征体”象征体要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寓意,容易使读者产生联想,并为他们所理解。如用“煤”、“砖”等做“象征体”去歌颂献身精神;用“松”、“柏”等做“象征体”去歌颂崇高的品德。(2)明确“象征义”一个象征体可以包含不同的象征

5、义赋予它什么象征义必须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令人费解。(3)根据表达需要,确定是采取全文象征,还是局部象征的方法。4、象征的作用:(1)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比如白杨礼赞,作者目的是为了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及其精神,但比较抽象。而白杨树从形象描绘上来看,它具有北方抗日军民的特征,所以用它来指代北方抗日军民,具体形象。(2)使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描写北海的菊花,其用意不在于菊花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不管秋风多萧瑟,经历多少风雨打击,都泼泼洒洒地笑对人生,珍爱生命!面对困难对生活充满信心,面对磨难都坚忍不拔的意义。5、 象征与比喻的区分:(1)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

6、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2)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3)两者的格式不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而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连接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4)两者范围大小不同: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中的一大段话,因此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比喻涉及的范围。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

7、一两个句子中。6、 练习:(1)判断下列句子是象征还是比喻: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B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D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A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C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

8、“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B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D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阅读鉴赏:残荷生命旋律 自从知道了荷有既可美食,又能观赏,浑身聚宝,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本质与“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尤其是当我读懂了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诗句时,顿悟荷花虽然可枯,荷叶虽然可以凋零,但是荷枝仍然不畏风霜地傲然而立;苏轼是借荷花让好友记着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正是橙子黄橘子绿的秋末冬初季节,以此劝慰不

9、要妄自菲薄,虽然人到中年,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随之,我把荷的一生视作一种文化,空闲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喜欢在荷花池前坐坐。喜欢荷,不分季节地喜欢,和荷花相处,其乐融融。 深秋,黄昏中的荷池,一池残荷,显得特别宁静。昔日满池盛开的荷花不复存在,自然不见荷曾“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娇姿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更是不可能找到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红白莲花“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雨,半是浓妆半淡妆”的诗韵。有谁知道,曾为贪恋荷艳而翩翩起舞献媚的蝶儿们会在哪里越冬?有谁知道,曾在碧玉莲蓬上高亢歌唱的青蛙们又会在何方深泥中休眠?站在我眼前的是被秋霜折卷了枯叶,被西风折曲

10、了茎杆的残荷,它们虽说有些零零落落,但在纵横交错中依然不乏生命旋律的张力,它们好似并不理会荷池四周的萧条冷清,自然具有一种自在的底蕴,对踌躇于池前的我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在因受污染质变成淡绛红色的池水中静静地盘腿打坐,俨然透出一副心洁则性净,性净则情宁,无欲则无畏的神情。说它有些孤独其实并不过分,不过还是说它显得有些孤傲更为切点。 我徜徉在幽静的荷花池前,那些残荷枯枝突然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幅三维残荷印痕图吗?尤其像倒映在荷池里的五线乐谱。我仿佛听到了残荷是用生命在拨动枯枝弹奏,用简单的乐谱奏出一曲江南残荷独有的柔韧且铿锵的旋律,那是具有残荷生命的诗韵与旋律,足以令人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残荷?生

11、命?旋律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试做分析?答案示例:本文采用象征的手法,笔者通过对残荷在深秋的荷池淤泥中,执著地坚守着自然赋予其在顽强中的残美的赞颂,来赞颂“残缺”的本身就是一种美,那是残缺的美丽,是一种伤感的美丽,一种独特的凄美,是任何的完整美所不能取代的。 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真挚,笔者的赞誉之情借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答题格式:本文采用“XX”的手法,笔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来赞颂“ ”,使文章写得“”二、对比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1、作用: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

12、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例:少年闰土健康、朝气蓬勃;中年闰土苍老、贫困通过对比展示了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解析思路:本题考察写作手法的分析。解答格式:先列举出对比内容,再联系对比手法的“突出”作用,结合选文答出其具体的作用。2、答题模式:答题步骤:先找出文中对比的内容,然后结合对比的“突出”作用,最后联系文中使用对比的语句具体回答即可。通过.与.对比,突出了.变化(或.人物形象),表现(或揭示)出.主题或思想感情。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XX和XX进行对比,强调了突出了3、例题

13、:(1)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选自包利民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文章第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解析】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往往借助某些表现手法。可以说,表现手法是表达效果的催化剂,表达效果则是表现手法催化的结晶。解答这类试题,一般按照“手法名称效果分析”的格式,即先直截了当地说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这是运用对比的写法。作者将“那些学生

14、”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精神的麻木和小姑娘贫困的生活、无法读书的现状、纯洁的心灵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小女孩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2)老师的谎言从小就口吃。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伸出四个手指问我是几,结果我将“四个”说成了“地个”,惹得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阵哄笑。上学后,成绩又一直跟不上,强烈的自卑感让我产生了厌学情绪,发展到后来,连校门都不想再进了。最后在母亲的督促下,我只得勉勉强强地去了学校,不过成绩一直不好,我只想快快高中毕业,然后到外面去打工。记得中学临近毕业的前半个月,班主任李坤山老师组织同学们举办了一场晚会,他担任主持人。在晚会中间,他穿插了一个很浪漫的节目,让每个同学都在纸条上写

15、上自己最喜欢的同学的名字,并写出喜欢他(她)的理由,当然是不用署名的,然后由他当众宣读。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而且也令大家格外兴奋。李老师说,大家同窗几年了,这也许是中学时代最后一次说出埋藏在心底的秘密的机会了,其实你们也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被人悄悄地关注过喜欢过,是吗?在五彩的灯光下,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焦灼的期待,我却愁眉苦脸,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个节目。我知道,我的成绩一直不好,又口吃,肯定没人写我。当大家都埋头写名字的时候,我也只好写上了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人的名字。纸条很快被组长收齐送到了李老师的手里,接着他便开始念名字。当他开始念时,全场顿时安静下来,除我趴在桌上外,大家的眼睛都紧盯着他,眼里写满了紧张和不安。随着他念出名字和那些与之有关的温情脉脉的文字,全班人的目光便都聚集到被念到名字的同学身上,而那个幸运的同学,则会略带羞涩、不自然地微笑着,有点不知所措。纸条一张张念下去,教室里荡漾起明媚的气息。正如我预料的那样,名字快念完了,仍没有我,我只得自卑地把头埋得越来越低。这个节目真的让我好难堪。就在这一刻,突然李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