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84200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响应预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应急响应预案编 制:综合管理部审 定:批 准: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1、 适用范围2、 目的3、 引用标准4、 厂区概况及应急资源5、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6、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7、 专项应急响应程序(1)无氟系统应急响应程序(2)火灾事故应急程序(3)锅炉事故应急程序(4)乙炔间突发事故应急预案8、 应急培训与演练9、 预案维护10、 检查与考核附件1:厂内应急信息联络电话社会救援电话附件2:人员疏散路线图一.适用范围本预案规定了海信(成都)公司重大危险源发生突发事故时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要求。本预案适用于海信(成都)公司。二.目的为保证我司职工在无氟生产中发生燃

2、爆性气体泄漏、初起火灾火险、特种设备故障或事故时具备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即当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能做出应急响应,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害,并经常保持应急设施和措施的完好有效,做到参加应急响应人员职责明确,特制定本应急响应预案。三.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四. 厂区概况及应急资源厂区坐落在成都龙泉驿大面镇海信(成都)家电产业园,2006建厂,总占地面积12万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刚架结构。是冰箱公司下属的一个分厂,主要生产冰箱产品。设有三个车间、工艺部、质量部、制造部、综合管

3、理部、财务部和采购部的人员,现有员工900余人。厂区无氟系统生产过程使用的环戊烷、异丁烷是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危险物料泄漏,均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环戊烷是易燃易爆无色透明液体,爆炸极限为1.4%8.0%。西区地下环戊烷贮罐,是厂区危险重点部位,常存量达17吨。环戊烷料经厂家运送到我公司后,员工使用气动泵将料灌入贮罐内。在泵料过程中都存在较大的风险。异丁烷冷媒是易燃易爆性气体,爆炸极限为1.8%8.5%,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除无氟生产系统燃爆风险,车间内也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因素。因生产作业现场内存放较多易燃、可燃物料,如吸塑组箱

4、胆存放区及包装组包装材料堆放区,若用火不当或管理不善,有较大的火灾危险因素。厂区内还有二台蒸发量为2吨/时的燃气锅炉,也潜在较大风险。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给现场人员及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可影响西区建筑物及现场火灾爆炸范围内员工和周边邻居的人员人身及财产的安全。重大危险目标分布:1、环戊烷贮罐区,常存量约为17吨。2、预混站、箱、门发泡现场环戊烷混合料贮罐3、主厂房南边异丁烷供应房4、乙炔、氧气供应房5、三车间箱胆存放区及一车间包装材料存放区6、厂区内锅炉等特种设备(三)应急资源1、消防队伍、装备:大面镇公安消防中队距离厂区约3公里。厂区由驻厂保安组成灭火应急分队,配备有消

5、防抢险的相关器具,如呼吸器、消防服装、救生绳和消防斧、消防扳手等。各车间义务消防员占车间总人数的10%。2、消防系统、器材:消防器材厂区内按标准分布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有消火栓系统45套,主厂房有消防喷淋系统,室内外消火栓按标准设置。消防系统由有资质的消防维护保养单位进行维保。环戊烷、异丁烷生产、储存场所设有气体泄漏监测报警系统及安全抽风系统。以下器材或装备是应急时可能使用的,应作为应急器材配备a)检测工具:手持式可燃气体报警器b)防爆器具与服装:防爆工具、防爆移动灯具、防爆手电筒、防静电工作服、鞋d)抢险个人防护用品:呼吸面罩、橡胶手套、护目镜、消防帽、消防服、消防靴、空气呼吸器e) 泄漏处理

6、:带盖金属桶、吸附物f) 灭火器具:手提、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水枪、消防斧头、消防扳手g) 救援器具:登高梯(或竹梯)、救援绳h) 医疗救护用具:急救箱、担架等3、其它 环戊烷储罐区、预混站、R600a供应房、发泡机等配备有防泄漏吸附物和装运器具。车间配备有消防报警系统及事故现场撤离应急照明灯。五.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5.1 各级人员应急职责 应急指挥部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由综合管理部长、制造部部长、制造部副部长(兼设备室主任)、公司安全主管、肇发事故车间主任、保安组长组成。总指挥:综合管理部部长。职责是:负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视现场情况的发展发出向社会救援的指令。副总指挥:由

7、公司安全主管,职责是: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现场指挥,负责救援车辆安排,发布各项应急指令,指挥应急救援的具体行动。当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时,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生产副总任副总指挥、公司安全主管任现场总协调。消防主管职责:提出应急、救援建议,协助正、副总指挥负责整个应急响应过程的现场应急组织、协调。协助指挥厂区保安、义务消防员的灭火行动。 事故发生车间的车间主任或事故发生部门的部长职责:负责人员疏散,医疗救助、人员搜救工作组织。 制造部部长职责:物资和伤员转移,并设定应急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制造部副部长职责:负责应急过程的照明和电力控制,为应急救援向指挥部提出设备技术措施。各车间

8、主任职责:车间主任负责各自车间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车间安全员带领各自车间的义务消防员带备器材(水带、水枪,手提式灭火器等)到指挥部报到,并作好灭火、抢救物资的准备。保安组长职责:负责维持厂区在紧急状态下的治安与交通管制。指挥保安组接受总指挥的各项应急指令。组织保安消防队员参与灭火进攻与人员救护。5.2 现场救援专业组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成立下列各专业应急组: 危险源控制组: 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由设备管理员、安全员、设备操作工、保安组成。伤员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由综合管理室、生产调度

9、庢负责,综合管理部调派一台汽车到指定地点。灭火救援组: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抢救伤员。由保安灭火应急分队、义务消防队组成。各车间、处室的义务灭火员在接到参与灭火的指令后,带备水带、火枪,干粉灭火器等器材到指挥部向总指挥报到。救援人员在接到指挥部指令后,做好自我防烟措施后进现场进行搜救,并把伤员送到救援点。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由各车间主任、各班组长、综合管理室、制造部调度室(负责人员疏散)、采购部(负责物资疏散)。车间义务消防员(除灭火组人员外)担负物资的现场转移工作。安全警戒组:由保安组负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

10、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物资供应组:制造部部长、采购部部长、设备室主任及有关人员负责负责救援物资的的储备和供应,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责抢险所需要的人力、机械的落实,保证人力、机械的优化配置 技术保障组:由设备室主任、工程技术人员、安技人员组成负责抢险方案的制定,组织指导方案实施。善后处理组: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负责抢险结束后现场处理工作。六.危险源辨识与评价6.1无氟生产系统环戊烷的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液体;闪点:-37;沸点:49.3相对蒸汽密度:0.746/2.4;爆炸下/上限(v%):1.4/8.0;储量:二厂区设计容量35m32;实际储量约20T

11、;一厂区实际储量约2T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或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储存容器遇高热内部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异丁烷的燃爆危险性燃烧性:易燃气体;闪点:-82.8;沸点一117相对密度:0.5572/2.0;爆炸下/上限:1.8%/8.57%;危险特性:异丁烷蒸汽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明火产生燃烧或爆炸。由于其蒸汽比空气重,容易积聚于地面约300mm左右的高度,并能从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低地,遇火种点燃回燃。储存容器遇高热内部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

12、危险。6.2火灾厂区可能发生火灾的火灾点为:锅炉房;R600a冷媒灌注区;乙炔供应及气焊岗位;返喷房;喷粉房;包装材料堆放区、成品仓库区;采购部仓库;厂区及车间配电房。火灾类型涉及A、B、C、E四种类型,对灭火指挥人员及扑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由于这些危险点较分散,但相距又较近,很易蔓延甚至导致爆炸事故。6.3特种设备蒸发量为2吨/时燃气锅炉2台。七.专项应急响应程序(一)无氟系统应急响应程序当发生20%LEL报警时,车间主任接报告后, 组织车间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维修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对一时难以处理的报设备技术人员及安技人员。如果20%泄漏报警后,车间不能及时控制,可燃气体浓度继续增加,

13、达到40%LEL时,应启动本应急响应程序。当发生大量泄漏,在地面形成液池1或以上,不管有否报警器响(如不报警,可按下应急按钮,其作用和报警模式与40%报警同),均按40%LEL泄漏处理。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自救,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疏散事故危险区域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任何人员当发生事故时都有义务与责任立即向车间及上级领导报告。注:* 报警显示卡上的“C”、“W”、“A” 表示为三级(10%LEL)报警、二级(20%LEL)报警和一级(40%LEL)报警。 * 根据现场的实际要求和探头布局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把原来的“三级报警”改为“二级

14、报警”。即只显示20%和40%报警。在报警时也显示“C”灯亮。* 应急处理结束后,应对报警系统和气体探头进行检查和校准。7.1环戊烷储罐(管道)应急处理预案环戊烷大量泄漏,出现40%LEL报警时辨识:a)报警卡上“C”、“W”、“A”灯亮;b)C5泄漏报警指示灯亮;c)红、黄两个旋转报警灯亮;d)警笛响;e)门卫红灯亮f)门卫警报响g)自动吹气启动稀释气体浓度;h)自动关闭C5泵电源;i)自动关闭输送管末端防火阀。 40%LEL报警及液体泄漏应急处理预案.1值班人员应切断设备电源,根据报警显示卡的提示,察看泄漏情况并报告班组(如有液态C5H10泄漏而报警器未响,也应按下急停切断电源)。.2 保

15、安人员立即按下应急系统开关,并依次报告设备室、制造部、综合管理部。确认为大量C5H10液体泄漏时,应召集保安消防队在五分钟内带备灭火装备到现场戒备(2桶25kg泡沫灭火器、四瓶4Kg二氧化碳灭火器、五盘水带和一支水枪)。保安员立即设定警戒区,50m范围内禁止车辆等一切有可能散发火花的物品和未经允许的人员出入。.3 预混站班长或其他人员应到现场确认(穿防静电服、鞋,关闭手机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派出人员向车间、制造部设备室、综合管理部等部门报告。.4部品车间喷涂组、吸塑组人员听到警报后,应立即关闭设备电源,从疏散通道撤出,到指定地点集中。 储罐周围50米内车间、办公室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关闭设备电源,全部从疏散通道紧急转移到厂区外或东区空地。.5预混站人员、维修人员应穿上防静电服、手套、靴、护眼罩(或防毒面具),用手持式探测器查找泄漏点,维修人员与环戊烷值班人员一起用防爆工具维修设备。.6如是在槽车卸料作业时发生泄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