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 知识整理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841648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清 知识整理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晚清 知识整理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 知识整理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二轮单元通史复习之(六)晚清 (1840-1911 年前)双半社会的形成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一)1840-1894晚清(二)18951911趋势特征世界1.2.3.二)(四)列强资发政治:工业资产阶级专政(代议制扩展)垄断资产阶级专政(代议制完善)经济:蒸汽-电气、自由资本主义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商品输出一资本输出思想文化:物理学(电磁学、量子理论、相对论)、生物学(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动力、技术、通讯技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 民解1.亚洲革命风暴(太平天国运动)、亚洲的觉醒(孙中山、甘地)共运:1848.2共产党宣言、1864第一国际、1871巴黎公

2、社、1903列宁主义形成、布尔什维克党建立 国际关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并逐渐成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二鸦、中法战争政府(地主阶级)爱国官兵反侵略(林则徐、邓世昌)、洋务派运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瓜分狂潮、1899门户 开放、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戊戌变法与政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12清帝退位人民(农、资、无)外资人物战和政府民资物质生活思想科教文艺资产阶级世界体系确立工业化迅速发展资民主政治扩展民族危机加深,双半社会逐步 形成;民族民主革命探索的开始。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 无产阶级产生产生 商品

3、输出为主洋务运动1.军用与民用企业2.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 三种类型迈出工业化第产生(沿海、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西装传入、“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改良旗袍、西餐、西式住 房、习俗西化、1872传教士办报,1872申报1873昭文 新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1866海关邮政、1877 丁日昌在 台湾有线电报线地主阶级抵抗派(林、魏)“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洋务时期科教:蒸汽电气新式学堂、留学生京剧形成、四大谴责小说孙中山(1866-1925)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戊戌变法1894兴中会、1905同盟会、1911 辛亥革命、1912中华民

4、国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约法资本输出(路、厂、款、矿)为主甲午后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清末新政初步发展(张謇厂、荣氏厂)人力车、自行车、轮船(1865年第一艘、上海轮船招商局)、铁路、 汽车(1906有轨电车)、1896年海关正式办理邮政、1906年开始 创设无线电报、维新派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等、1896年8月第一次电影放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 部影片定军山。实业救国(张謇)、君主立宪(康梁)、民主共和(孙中山)维新时期科教(留学生、京师大学堂)李四光“工科进士”(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电影艺术李四光(1889-197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双半的经济结构形成,工业化 起步鄙夷f师夷(器物f制度)思想、科技、教育和文艺的艰 难近代化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