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807704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北师大版数学资料本单元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个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这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学生已经学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次着重学习运算中的竖式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继续运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计算。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1.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运

2、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会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4.培养发现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适用性。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连加、连减及加

3、减混合运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且以前学习的一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更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1谁的得分高1课时2秋游1课时3星星合唱队1课时4练习一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材第2、3页)1.掌握连加运算的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养成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课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

4、,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有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有两次的得分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5、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1:淘气说得不对。虽然他的确是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生2:笑笑说得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比笑笑共多2分,而笑笑却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设计意图:估算是生

6、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是需要经常训练的。估算方法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通过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习更好的估算方法。】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得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算法:(1)20+30+40=904+1=590+5=95(2)24+305454+4195(3)2430+4195(4)24+3054+4195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算式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7、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时计算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计算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了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现:笑笑多一分,笑笑获胜。【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

8、样化。】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谁的得分高24+30+41=95(分)2430+419523+44+29=96(分)2344+2996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2.对于多种算

9、法,不应急于做出选择优化,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A类填空。48+24()+18()37+26()+25()32+15()+27()(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能力要求:会正确进行连加计算。)B类笔算下面各题。(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连加计算。)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48+24(72)+18(90)37+26(63)+25(88)32+15(47)+27(74)B类:789978教材习题第3页“练一练”:1.(1)第一次奇思比妙想得分少,或妙想的得分两次超过了奇思

10、。(答案不唯一)(2)奇思获胜。因为第1次妙想比奇思多5分,第2次妙想比奇思多3分,两次一共比奇思多8分,而奇思第3次比妙想多10分,这样奇思就比妙想多2分,奇思获胜。(3)奇思:35+23+30=88(分)妙想:40+26+20=86(分)2. 17+36+11=64(人)3. 679885 874.(1)28+16+15=59(枚)(2)51+21+28=100(枚)(3)2012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38+27+23=88(枚)(答案不唯一)秋游。(教材第4、5页)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3.培养学生选择信

11、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难点: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课件。师: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喜欢)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看!同学们出去秋游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这条船可以坐90人。有两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一共有多少人?生2:船上能坐得下这两队人吗?生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组织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

12、题。如果没有出现教材中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喜欢秋游的话题引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准备。】1.乘船问题。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们觉得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可以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生2:可以先求出两队一共有多少人,再从90个座位中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列式,算一算。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算

13、法。师: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我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90-45=45(个),45-2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我也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但是我的算式是90-25=65(个),65-4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我是先算出两队的总人数,然后用90一次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的空座位数:45+25=70(人),90-70=20(个),所以船上也是还有20个空座位。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算法得出了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现在请大家交

14、流一下用竖式计算的过程。请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师:从90中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可以写成一个算式为90-45-25=20(个)或90-25-45=20(个),这样的算式叫连减算式,计算连减算式一般从左往右计算,竖式的写法:90-4545-2520或90-2565-4520【设计意图:不同算法的交流,使学生认识算法的多样化。竖式计算是大数计算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2.乘车问题。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情境图。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