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80539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商 洛 电 大 08 春 数 学 班张博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板岩镇西林九年制学校张博【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 学好数学的基础。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它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内在动 力,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思维。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学 能力就会自觉形成。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培养的。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激发 兴趣 培养 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著名数学家托兰斯曾说过: “要使教

2、学成功,首要 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而,一个数 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科学引领,循循诱导,可使学生产 生兴趣,形成动力,诱发思维,开发潜能,从而形成乐学、好学、自学 的能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它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内在动力, 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思维,激励学生积极地提 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从而感受 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形成的,而且是可以培养的,可以转 化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首先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

3、的学习兴趣, 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单一、枯燥、乏味的现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 数学教学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一、从现实生活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为我们发 现问题,探讨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 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如在学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们 就可以以人字形屋架、三角支架等为例,解释为什么不做成四边形?再 让同学用木棍分别做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叫同学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或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任意加力,观察加力后的变化情况,通过实践得知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生活实际真实的 相关内容,常能改

4、变数学给人枯燥、抽象的印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 处有数学,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数学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可 以由生活实际导入教学,让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形象,使学生产生亲切 感、真实感,激起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应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总该走向社会,成 为一名劳动者,创造者。当今社会,对于劳动者来说,必须具有分析的 能力,思考的能力,计算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之一。数学之间有着许多严密的逻辑关系,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这种由 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联系,就会自己去不断地尝试,去 摸索,渐渐

5、地就掌握了一些规律,从而用到今后的自主学习中,尝试到 了学习、发现、探索的过程,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初中数学习 题中有这样一道分式:方程 x+1 =c+1,x c如果用常规方法去解,比较麻烦,而仔细观察,方程两边都互为倒 数关系,显而易见,x=c或1,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到达举一反三c的目的。二、从教学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兴趣。教师要依托教材,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因为有了问题,才有研究探索的内容,通过解决自己发 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就会去思考,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掌握得更牢 固。如:已知a2+aT=0, b2+bl=0求a?+ b2的值。大部分同学

6、试图通过解方程求出a,b的值从而求得a2+ b2的值,可这 样难以求解。经过认真观察发现a、b可以互换,且等式不变,于是a、b 可以看作是关于方程X2+x-l=0的两个根,由根与常数的关系得知a + b=-1,再把所求式子a2+ b2变形为(a+b)2-2ab,从而求出a2+ b2的值,给 学生们一种惊喜,且解题方法新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规律反映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同时能培养同学的分 析、归纳、抽象、概括能力。因此课堂中还可以开展自主探索活动,让 学生之间相互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证一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动 手,能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的探索活动让学生 体

7、会到学习的无限乐趣。如图是用火柴棍摆成的边长分别是1、 2、 3、根火柴时的正方形, 当边长为n根时设摆出的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棍的根数为s.=1贝Us二 (用n的代数式表示s)。同学们一时找不出n和s之间的关系, 就要自己动手摆出n=4时的正方形,看所用火柴棍的根数,发现n=l,s=4;n=2,s=12;n=3,s=24;n=4,s=40,仔细观察时发现S =2 XI X2,1S=2 X 2 X 3,S=2 X 3 X 4,S =2 X 4 X 5,由此可看出s和n之间有下列关系234S=2n(n1).坚持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超过自己。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讲出 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8、,有畏难心理,因而,当学生出 错时,教师不能轻易指责,更不能立即否定,应尽量做出积极的引导和 评价。解题中发现学生有比老师更好的方法,教师要为学生鼓掌,应大 力提倡教学相长的风尚。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数学课堂教师要当好自己的角色,灵活地组织学生学习,教学前要认真 地钻研教材,积极地预设课堂,精心地设计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让 问题有趣,让思维得到发展,让不同的学生有展示自己 才华的余地, 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从训练学生思维开始,引发兴趣数学教学中的概念与性质、性质与公式、公式与法则、数与形紧密 结合,它们之间既存在着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教学中,教

9、师要充分让 学生去积极思维,在思维中建立起数与形、数与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x联系,从而获取知识,引发兴趣。如已知二次函数y二ax2+bx + c的图像如图所示, 对称轴为直线x=1,侧下列结论: ac0 b0 b2-4ac0 2a+b=0a+b+c0a-b+c0中一定正确的是个。这是一道考察函数图像的性质问题,记忆和理解二次函 数各个关系与图像特征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有图 像可直接判断出a 0,c0 ,则ac 0。由对称轴-丄=1可判断b0 ,2a+b=0 ,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知b2-4ac0,又当x= 1时抛物线 在x轴的上方,矢口a+b + c0,又当x=-1时抛物线在x轴的下方

10、,矢口a-b+c 0,所以正确的是4个。寻找解题方法,引发兴趣。数学中虽有综合法、归纳法、反证法等 但何时用,用哪一个?那就要具体分析。而用整体思想去分析解题方法, 带着已知(记住已经用过了几个条件,还有那些条件没有用上,如何创 造条件,把没用过的条件用上),想着求证(以求证为目标进行步步推理, 尽量利用图形标出已知与求证),想着联系、看着变化。如原人教版初中 数学数学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 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浅析;要证BG二DE+DF,按照常规方法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之和,需用截取发或补长法去证明,这样比较麻烦。而用面积法很简便。即:连接ADS =S

11、 +SABC ADBADC 1BCX AD= 1ABX DE+1 AC X DF2 2 2又AB=AC所以;BG二DE+DF。此证法独辟蹊径,别具一格,使学生领略到了用面积法证明题的喜悦,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应从训练思维开始,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寻找解题的思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 留给一定的余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再给 予引导,这样会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引起学习兴趣。思维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疑。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 能启法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 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

12、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 为发展智力服务。教师要有意识地,恰到好处地设疑,使学生在“疑”中 生“奇”,“疑”中生“趣”,达到生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如:若a + b4b与丽兀 是同类二次根式,贝U a.b的值是()A、a=0 ,b=2B、a=1 ,b=1C、 a=0 ,b=2 或a=1 ,b=lD、 a=2 ,b=0大多数同学会盲目地运用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得:a+b=2,4b=3a+b, 解得a=l ,b=l这一错误结果,却忽视了同类二次根式是几个二次根式化 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才是同类二次根式。而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于是有a+b=2 ,b=3a+b解得a=0 ,b=

13、2 本题以概念 成了的前提条件为突破口,活用条件解题,这样既把握了同类二次根式 概念的要核,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四、用现代教学手段,增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 烈的求知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觉学习的过程中来,现代教学 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给数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计算机可以演示活动的图形,屏幕上的图形变化,彩色的图案,都 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对数学充满神秘感与新 鲜感,能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还可以分散教学难点,把一个难题的步骤通过 屏幕分步演示,化难

14、为易地展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有时利 用人机对话形式辅助练习,尤其对于学困生,可以克服公开场合因回答 问题的心理障碍,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五、创设教学情景,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是激发学生乐学, 爱学数学的内驱力,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模拟竞赛情景。人常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 在数学学习 中,充分利用中学生求知欲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适当地引入一些竞争 机制,在课堂中教师有准备地设计一些竞赛题,抢答、速算、选择判断, 趣味题等,模拟竞赛现场,让学生分组或个人参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15、为学生营 造一个自主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对 话,个个畅所欲言,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由地获取知识,为 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设获取成功的情景,给学生成功的满足。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 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 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教师在平时 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让大多数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 动力。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到增强自学能力,培养兴趣 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动机。学习是人类生

16、 活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一重要性很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 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 的人。从本世纪2 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 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 进了信息 时代 ,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 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 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 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 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 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 获!抓住学生“好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