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8046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沪教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 年级 化学(沪 教 版).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 化学协助我们对的结识物质:1. 现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 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4HCO3 NH3 H2 O2 2.结论: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反映物 生 成 物二. 化学指引人类合理运用资源:空氮气(N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她物 质发生反映,自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现 象 铁丝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导管内液面上升原 因 铁钉与水、氧气反映产生铁锈 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低,大气压把水压入导管内1.2化学研究

2、些什么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2. 本质区别:与否有新物质生成。3.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体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腐蚀性)4.能量变化 释放能量 吸取能量点燃5. 蜡烛燃烧: CO2H2OO2 石蜡 氧气 二氧化碳+ 水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构成和构造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278% O% 稀有气体.9 CO20.03% 其她.03点燃2. 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分数测定原理: 红磷 氧气

3、五氧化二磷 P O2 PO5 产生大量白烟现象: 放热 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打开止水夹,瓶内进水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少于误差: 红磷的量局限性,会使氧气不完全消耗 集气瓶为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装置漏气 不小于 止水夹没有夹紧 没及时塞上橡皮塞3. 干净物、混合物 干净物:只由一种物质构成。 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构成。4. 稀有气体 氦(He) 氖() 氩(Ar) 氪(Kr) 氙(Xe)氡(n)5. 物质构成相似,构造不同,性质不同。三.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13如何学习和研究化学一.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P137 燃烧匙:用来做燃烧实验的。 蒸发

4、皿:蒸发、结晶和浓缩。 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和质量(固体的),量程00,精确度0.g 铁架台:支撑和夹持物体。 酒精灯:加热。 研钵:研碎药物。 试剂瓶:粗口叫广口瓶,装固体药物;细口叫细口瓶,装液体药物。 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集气瓶:收集气体,作反映容器。 烧杯:装药物作反映容器,稀释药物,溶解药物,用于加热(垫上石棉网)。 锥形瓶:作反映容器,装药物。 试管刷:刷试管的。 试管夹:夹试管的。 干燥器:干燥物体、仪器。 药匙:取粉末状药物。 石棉网:散热、隔热。 坩埚钳:夹持作用。 烧瓶:可以加热,作反映容器。 漏斗:添加液体。 试管:用于加热,装药物反映容器。 水槽:装水。 滴瓶:装液体药

5、物。1.3如何学习和研究化学一. 需要进行化学实验1. 常用仪器2. 基本实验操作 酒精灯 药物取用 标签向手心 至少12ml液体 瓶口与试管口对接倾斜 不超过试管容积 缓慢倾倒 固体 粉末: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至少盖住管底) 颗粒:用镊子放管口,缓慢竖起,滑入3. 气体的收集 排水:气体不溶于水,不与水反映空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并且不与空气反映 空空 向下排空气法: 并且不与空气反映4. 气体的制取: 过滤器:用滤纸和漏斗。 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紧靠 5.过滤: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上二低 滤纸的边沿低于漏斗边沿 液面低于滤纸边沿三紧靠 漏斗下端管口仅靠在烧杯内壁上 玻璃

6、棒紧靠3层滤纸一侧玻璃棒:引流的作用 烧杯口紧靠在玻璃棒上 6. 量筒的使用:平放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望:最后量取的水多 俯视:最后量取的水少7. 试管的使用法:可用于盛放少量的固体及液体,可用作物质之间反映的容器,也可以进行加热。8. 实验规则和安全与规定一. 需要进行化学实验1. 铜绿化学性质 铜绿与稀盐酸反映。现 象绿色粉末消失产生大量气沫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结论:碱式碳酸铜 稀盐酸 氯化铜 + 二氧化碳+ 水 Cu(OH)23 Cl CuC2 CO H2O铜绿分解实验现 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试管壁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碱式碳酸铜 水 + 二氧化碳 + 氧化铜 C

7、u(OH)2CO3 2O C2 O 二. 需要进行科学探究1. 措施: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 制定方案 查资料,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进行反思2. 镁条燃烧实验现象 产生耀眼白光 放出大量热 产生白色粉末(氧化镁)点燃结论: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3. 镁与食醋 现象:放热产生大量气沫,产气愤体叫氢气三需要学习化学符号1. 元素符号 2.化学式 3.化学方程式2.1性质活泼的氧气空一. 氧气的性质:1. 物理:一般状态:无色无味气体, ,不易溶于水 10105 冷却18C 由气体变成淡蓝色液体 1.4C 淡蓝色雪花状固体2. 化学:比较活泼现 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由上至下,缓慢进入

8、,保证与氧气充足接触 发出白光放热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点燃结论: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 象 放热 发白光 瓶内壁有水雾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点燃结论:石蜡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 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热 产生黑色固体点燃结论: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注 意 事 项 e Fe3O4 打磨 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火柴将要燃尽的时候,放进水内 瓶内要放少量水或沙子2. 氧化反映:物质与氧气的反映成为氧化反映。 剧烈氧化;既发光有发热 缓慢氧化:不发光发热二.氧气用途 供应呼吸 支持燃烧,做助燃剂三.

9、氧气的制法:1.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措施 原理:运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2. 实验室制法: 药物:高锰酸钾(紫黑色晶体颗粒)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4 2MnO MnO2 O2MnO2 过氧化氢(双氧水) 水+ 氧气 H22 H2O O2MnO2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KClO3 Cl O2环节:连接装置 检查气密性 装药物 固定铁架台上 集气瓶装满水 加热收集气体 持续均匀气泡空收集气体: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复燃 瓶口浮现气泡验证: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复燃注意事项:P、37.2奇妙的二氧化碳1. 产生一. CO在自然界中循环 动植物的呼吸 化石燃烧 动植物的尸体 工厂排放废气2. 消耗:植物光合伙用3. 温室效应,CO含量过多二. CO2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加压降温气 液 固(干冰)2. 化学性质: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与蜡烛现象 下面先灭 上面后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