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80351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地理湘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A.城市B.乡村C.牧区D.水域解析:城市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答案:A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环境污染、_、住房困难_、_、_等。解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环境的严重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答案:交通拥挤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3.城市大气污染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2、城市人口密集,呼吸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B.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排放大量烟尘C.工矿企业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D.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解析:此题关键在于弄清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呼吸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成分。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大量废气,包括城市工矿企业以及居民燃煤产生的大量烟尘、城市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等。答案:A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道路上,排成“长龙”的大量车辆不见“首尾”。每辆车一步一步地朝前挪着,根本就不知道何时能开出这个“噩梦”,司机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而路边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却欢快地在人行道

3、上走着,速度超过了那些堆在路中间的豪华跑车。一位在美国市区驾车上班者在2000年全年平均在路上遇到塞车的时间长达62小时,比1982年的16个小时增加了近3倍。此外,2000年全美主要城市有58%以上的道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存在塞车问题,比1982年提高了244%。通过读以上材料完成12题。1.交通阻塞可能导致的后果有()时间浪费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秩序混乱A.B.C.D.解析:交通阻塞导致的后果是多方面的:浪费时间、浪费能源、环境污染、秩序混乱等问题均会产生。答案:D2.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最科学的办法是()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B.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C.鼓励市民使用公

4、共交通工具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解析: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首先明白其根源在于城市小汽车数量增多所造成的,限制小汽车在市区内行驶,进入市区乘坐公共汽车,是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最为有效、最为科学的办法。答案:C3.同时造成城市大气、水、固体和噪声污染的生产部门是()A.工业B.农业(种植业)C.运输业D.服务业解析:农业(种植业)不产生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定废弃物。农药化肥对水和土壤产生污染;运输业有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服务业污染较少。工业污染较为严重,而且污染也多为综合性的。答案:A4.一些城市高架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是()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B

5、.隔音、减轻噪声污染C.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D.美化城市环境解析:由题中所给的“绿色屏障”可知在高架路两旁的是绿化带。城市绿化带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降噪、防风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还是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良好隔离带;还可以提高驾驶员的情绪,减少交通事故。若要防止车辆冲出路面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做成的屏障,减少汽车尾气应采取技术措施而非主要依靠生物措施,美化城市环境主要是城市平地绿化带的功能。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5.有关城市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规划是城市目前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B.城市规划只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不必考虑太长远C.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D.

6、城市规划只对大城市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有利,中小城市不用考虑解析: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只有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所以,城市规划虽然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但要考虑它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并且大、中、小城市的建设都应考虑城市规划。答案:C6.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硫B.碳氢化合物C.氢氧化合物D.二氧化碳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常识知识。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就

7、是光化学烟雾。答案:B7.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近30年的发展变化图,图中A为交通中心,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2)近30年,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趋势是_。该过程对当地农业产生的影响是:_,_。(3)A处是水陆交通中心,对该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_。解析:从1972年到2002年30年间,伴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新市镇的涌现,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是一个郊区城市化过程。答案:(1)交通(2)郊区城市化占用耕地在城市周围形成副食品生产基地(3)便于客货流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交通拥挤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8、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交通拥挤和住房困难有污染的工业布局不合理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A.B.C.D.解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增加,家庭炉灶,工矿企业的废气、废料,汽车尾气等,都在不停地排放着各种有害物质,如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铅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随意排放流入江河,使江河水、地下水的水质变坏,造成水源污染。城市中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及建筑工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工厂企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答案:C2.在昆明市拟建一大型化工厂,下列四幅图中可供选址的是()解析: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考虑,

9、工厂的布置既要考虑盛行风的影响,也要考虑对水源地的影响。昆明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受热带季风的影响,因此工厂应布置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地方并且在河流的下游。B图工厂是在西南季风的上风地带,C图工厂位于河流的上游,D图工厂是在东北季风的上风地带,故都不正确。答案:A3.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发展高层建筑,腾出地块拓宽马路A.B.C.D.解析:实践证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公交优先”能快速有效地分流人员、方便群众、减轻城市道路压力,是缓解当前城市人多地少、车多路少、交通拥挤的有

10、效途径。据专家测算,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所占的道路面积是2辆出租车所占面积。从乘载人数上分析,一辆大型公共汽车可代替20辆出租汽车。发展公共交通,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能很好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鼓励私人买车,只能使交通更加拥堵。另外,大量无序开发高层建筑,会给中心城区的水、电、煤供应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且还容易造成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也不是解决城市交通压力的好办法。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4.读“印度半岛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处就近利用煤矿建一火电厂B.在处建一化工厂,既可就近排污入河,废气对城区污染也较小C.在处抽取河水建一水厂D.在处防护带内利用绿化空地建一所幼

11、儿园解析: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吹。处建一火电厂是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会对城市空气造成污染;处位于河流上游,化工厂会污染水源且夏季西南季风会对城市大气产生污染;处位于河流下游,水质差,不适合建水厂,应建在河流上游;处卫生防护带内只能建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构筑物,而体育、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不应布置在防护带内。答案:A5.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A.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城市交通发展缓慢C.市区失业人口增多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解析: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

12、集,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加之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促使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因此正确答案应为A。答案:A6.城市污染主要表现为()A.大气污染和水污染B.交通拥挤、住房困难C.饮水污染D.化学工业的污染解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属于城市环境问题,但不属于污染问题。饮水一般不会造成污染。城市的职能不同,其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也不相同,但一般城市都会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答案:A7.读“华北某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系列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图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过程。(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

13、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3)图中种植业由水稻改种小麦、玉米,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5)从图中可以看出,_发展与城区的扩展互为响应与推动;该城市继续扩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_等问题。(6)从城市工业布局的状况来看,布局不合理的是_厂,理由是什么?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城市化及工业布局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耕地,而且工业污染也由城市向农村扩展。该地区位于华北,而该地区水资源日益紧张,所以农作物改种需水少的小麦、玉米。随着城市的发展,郊区农业应以单位面积产值高,适

14、应城市居民需要的花卉、蔬菜、乳肉禽蛋等为主。据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的交通由原来的水运、公路发展为现在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紧张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答案:(1)城市化(2)占用大量耕地工业污染向农村扩展(3)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种植水稻需水量太多(4)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等副食品生产(5)交通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混乱(6)化工化工厂位于河流上游,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化工厂对大气也有污染,且它位于城市的西北部,冬季会对城区大气造成严重污染。8.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完成下列问题。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