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80109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合理确定殷金侠 * 军(东盟营造工程*)摘 要水泥稳定土(细粒土)的延迟时间对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延迟时间愈长,混合料强度和干密度的损失愈大。所以工地控制压实度的最大干密度应该是试验室选定延迟时间时的最大干密度,而不是无延迟时间的最大干密度;工地取样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采用的干密度应是选定延迟时间后的最大干密度乘以规定的压实度后的密度。如此,才能真正控制压实度,并能代表较为真实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关键词水泥稳定土 延迟时间 最大干密度 合理 确定1 前言靖边至王圈梁高速公路是*至*国道主干线*境内的一段。位于*省西北部,西临*回族自治区,北依

2、*自治区,南接*省*地区,为毛乌素沙漠与黄土梁峁斜坡的过渡部位,沿线粘土分布较为缺乏,且土质变化频繁。靖王路原设计路面底基层结构为水泥石灰稳定土后为加快进度变更为水泥稳定土。我部承建的LM-1标从K65+000开始到K80+000结束。因沿线土质复杂多变,我部经过详细的地质调查,认真的土质分析,最终选定了两个土场:K67+700土场和K72+572土场。土场确定后,我部进行了水泥稳定土配合比的设计工作。在配合比设计中最难确定和最为关键的指标是最大干密度。因为最大干密度直接影响着两个重要的质量技术指标: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现场压实度。2 水泥稳定土最大干密度的初次确定按照JTJ057-94公路工

3、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T0804-94和T0805-94的试验方法,对两个土场的细粒土分别进行了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从加水泥拌和均匀到试验完毕,整个过程都在1h内完成,拌和后超过1h的试样,都予作废。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水泥与土的最佳比例及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据规*做出的试验结果见表1:表1 水泥稳定土最佳配合比的试验结果土场土的物理性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土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Rc0.95(Mpa)设计标准Rc0.95(Mpa)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初凝(min)终凝(min)K67+

4、70028.419.39.1低液限粉土3243965:951.9812.32.41.5K72+57231.521.010.5低液限粘土3303845:952.0011.82.73 试验段检测结果的矛盾在确定了水泥稳定土的配合比后,采用三种施工工艺方案进行了试验段的铺筑。第一方案:K65+180-K65+260右幅 K67+700土场采用RS425路拌机拌和两遍,后紧跟两台东方红70推土机进行稳压,稳压完毕用CAT140平地机配合水准灰点进行整平,考虑松铺厚度进行标高控制,整平完后先用2台自行式羊角碾振压4遍,后用2台18吨单钢轮压路机振压四遍(每台压路机各碾压两遍),最后用16吨胶轮压路机碾压

5、2遍光面。碾压成型后,立即进行覆盖养生。从加水拌和到振压结束共耗时4h10min。第二方案:K65+260-K65+340右幅 K67+700土场拌和稳压后,用平地机配合水准灰点进行整平,整平后立即进行碾压,2台羊角碾后各紧跟2台18吨单钢轮压路机共振压4遍,后又用单钢轮压路机大振1遍,静压1遍,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光面。碾压结束后立即覆盖养生。从加水拌和到振压结束共耗时3h55min。第三方案:K65+010-K65+100左幅 K72+572土场拌和稳压后,先用2台羊角碾振压4遍,然后用CAT140平地机配合水准灰点进行整平。整平完毕,用2台18吨单钢轮振压4遍,再采用单钢轮前进小振后退静

6、压一遍光面,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面。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生。从加水拌和到振压结束共耗时3h45min。在三种方案施工过程中,根据初次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进行了含水量、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现场压实度等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表3、表4、表5、表6和表7:表2 第一段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土场K67+700试验段施工段落K65+180-K65+260右幅无延迟时间1h内最大干密度(g/cm3)1.98最佳含水量(%)12.3桩号K65+210K65+230K65+250行车道超车道行车道超车道行车道超车道干密度(g/cm3)1.737 1.7471.7421.7381.7331

7、.745压实度(%)87.788.288.087.887.588.1表3 第二段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土场K67+700试验段施工段落K65+260-K65+340右幅无延迟时间1h内最大干密度(g/cm3)1.98最佳含水量(%)12.3桩号K65+280K65+300K65+320行车道超车道行车道超车道行车道超车道干密度(g/cm3)1.7491.7351.7381.7471.7441.736压实度(%)88.387.687.888.288.188.2表4 第三段现场压实度检测结果土场K72+572试验段施工段落K65+010-K65+100左幅无延迟时间1h内最大干密度(g/cm3)2.0

8、0最佳含水量(%)11.8桩号K65+020K65+040K65+060K65+080行车道超车道行车道超车道行车道超车道行车道超车道干密度(g/cm3)1.7661.7561.7641.7701.7591.7631.7551.768压实度(%)88.387.888.288.588.088.287.888.4表5 第一段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土场K67+700试验段施工段落K65+180-K65+260 右幅无延迟时间1h内最大干密度(g/cm3)1.98最佳含水量(%)12.3抗压强度组数123456平均值(Mpa)标准差(Mpa)偏差系数(%)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Rc0.95(Mpa)设

9、计标准Rc0.95(Mpa)第一组2.63.02.73.12.82.82.80.1866.62.51.5第二组2.52.92.62.82.82.52.70.1726.42.4表6 第二段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土场K67+700试验段施工段落K65+260-K65+340 右幅无延迟时间1h内最大干密度(g/cm3)1.98最佳含水量(%)12.3 抗压 强度组数123456平均值(Mpa)标准差(Mpa)偏差系数(%)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Rc0.95(Mpa)设计标准Rc0.95(Mpa)第三组2.42.72.62.42.22.62.50.1837.32.21.5第四组2.52.52.42.

10、62.82.62.60.1375.32.4表7 第三段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结果土场K72+572试验段施工段落K65+340-K65+440左幅无延迟时间1h内最大干密度(g/cm3)2.00最佳含水量(%)11.8 抗压 强度组数123456平均值(Mpa)标准差(Mpa)偏差系数(%)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Rc0.95(Mpa)设计标准Rc0.95(Mpa)第一组2.92.93.22.82.72.82.90.1725.92.61.5第二组2.82.62.93.02.42.82.80.2177.82.4通过比较,第一种施工方案,外观较好,裂缝、起皮现象较少,但时间长一些;第二种施工方案,表面效

11、果不理想,光轮大振过多造成表面裂纹、起皮较多;第三种施工方案,从外观及压实功都比前两种方案理想,整体性好,我部最后大面积施工采用第三种方案。但试验段三种施工工艺的压实度检测结果均不能满足要求,平均值分别为:87.9%、88.0%、88.2%,都小于要求的95%。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Rc0.95 的平均值分别为:2.5Mpa、2.3Mpa、2.5Mpa,远远大于设计要求的1.5Mpa。根据初次确定的配合比,一方面是现场无论压路机如何组合增加压实功都达不到规*要求的压实度,另一方面是根据最大干密度制件所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远远超出设计要求,所以必须对配合比试验中的步骤进行分析,使互相制约的两个技术指

12、标压实度和强度达到一个平衡点,使其均能达到规*的要求,这样设计出来的配合比才是成功的。4 问题的具体分析初次确定的水泥稳定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按照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试验方法,在无延迟时间即1h内完成的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而施工现场,从加水泥拌和到振压完毕,都是在加水泥拌和后延迟时间达到4h左右完成的。很明显,配合比确定的是无延迟时间的状态,而施工现场则是延迟时间达到4h后的情况。而从加水泥拌和到碾压结束的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土混合料的强度和所能达到的干密度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土强度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才能最终选定配合

13、比中指导施工的最大干密度。5 施工中延迟时间的确定在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3.1.7(8)款中要求水泥稳定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3.4.10款要求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我部所进的缓凝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在5小时20分左右,终凝时间在6小时40分左右。因此很难从表面上确定延迟时间根据多长时间来进行控制。为了能合适地确定延迟时间,依据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3.7.3款的规定:在水泥稳定土施工前必须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影响的试验,并通过试验确定施工过程中应控制的延迟时间。确定延迟时间的具体做法:5.1 以初次确定的水泥与土的最佳配合比,分别做加水拌和后不同延迟时间的标准击实试验,确定不同延迟时间的最大干密度。5.2 分别做不同延迟时间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制件采用的干密度是对应延迟时间击实所得最大干密度乘以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检测结果见表8:表8 不同延迟时间的试验检测结果土场水泥:土延迟时间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R平均Rc0.95(Mpa)偏差系数CV(%)K67+7005:952h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