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活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80104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活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活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活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活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活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蓝田中学八年级上册核舟记活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3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4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3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流利地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2、。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含义,口译全文。导学自习一、教师寄语: 明朝奇巧人王叔远曾刻桃核为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有谁想过,一只“曾不盈寸”的桃核上竟然雕刻有如此丰富的内容,不难看出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文章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二、了解作者及背景见全能达标P18页及同步P108页,学生自行阅读,圈点勾画,高声诵读。三、相关知识关于说明文,见全能达标P18页,学生自行阅读,圈点勾画。聚焦课时目标1一、请大家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 ) 膝( ) 髻( )

3、八分有()奇( )篆( ) 倚( ) 戌( ) 诎( )右臂支船 二、朗读示范。明 有 奇 巧 人 曰 王 叔 远珠可历历数也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三、请写出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聚焦课时目标2一、诵读全能达标P20-21,弄懂字词含义,将重要的或是难于理解的做上记号。二、字词掌握情况检测。1.见同步P109页,积累运用。(当堂完成)2.通假字归纳。(1)诎右臂支船 ( )通( ) (2)为字共三十有四 ( )通(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通( )(5)右手攀右趾 ( )通( )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 3.重点句子的翻译

4、。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作业布置:熟读文章,口译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口译课文,准确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3.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导学自习聚焦课时目标1一、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课文介绍了( ),热情赞扬了( )二、解读课文(一)口译接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一人一句,轮流发言。(二)课文内容探究。1. 写出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

5、艺精湛的两句话。“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2. 写出总写舟中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3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4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5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聚焦课时目标2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以“中间船头船尾”顺序,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聚焦课时目标3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一、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

6、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二、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1.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4.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请选例评点:研习展评一、课文理解由三个组对聚焦课时目标1问题进行展演。二、合作研讨就聚焦课时目标2、3自由发言,展开讨论。三、巩固提升见全能达标P22-23页“训练二、三”学习反思请将你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或收获总结一下,简明扼要地写在下面。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