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80029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下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下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下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下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科学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下科学教学筹划 科学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懂得与身边常用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措施,保持和发展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简朴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三个单元。1、第一单元简朴机械共有1学时,“杠杆”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按照“杠杆”、“杠杆的平衡”、“滑轮、轮轴和齿轮”、“斜面”这种知识体系呈现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

2、让学生对简朴机械有一种初步的理解和结识。2、第二单元自然资源共有1学时,通过每一课驱动页的引导,以观测、模拟、数据分析、调查访问、讨论等科学措施,从中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人类开发、运用这些资源的措施,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等。3、浩瀚的宇宙共有3学时。无数的遐想,无数的疑问,浩瀚的宇宙布满着谜。宇宙对于小学生来说,疑问好奇多于结识和理解。本单元由远及近,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总星系,层层递进,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宇宙有一种总体的结识。二、教学目的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她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她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她们学

3、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方略,为她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本。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措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平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平常生活的指引,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措施,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渐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继续指引、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测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成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保持和发展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

4、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措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测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成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状况分析: 、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节课便积极坦言历来都不喜欢科学。她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教师牵着走,很少积极去观测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

5、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通过过去的科学实验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爱好,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她们对周边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 3、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少,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较好地在观测、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小朋友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小朋友对周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她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

6、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简朴机械第一课杠杆内容原则: .懂得如何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懂得运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理解某些简朴机械的使用。科学知识目的 1.懂得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懂得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懂得杠杆的构成除了有撬杆外,尚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懂得运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朴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培养目的 .培养学生观测、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乐意与她人合伙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措施

7、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收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 通过观测、比较、探究、分析等措施,懂得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构成,并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教学准备 有关的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一种罐盖有凸起的边沿、一种罐盖没有凸起的边沿)、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约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 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状况,你有什么好措施? 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如何更容易把盖子打

8、开? 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窗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与否觉得费力?能不能运用某些简朴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 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措施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材料:提供几种常用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措施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规定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措施用简图表达。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爱好。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沿的作用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沿起到了什么作

9、用? 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规定学生运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 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请部分小组简介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成果。 小结:通过小组的实验成果,教师运用课本图进行解说。结识什么是杠杆,杠杆各部分的专业名词(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点等)。 媒体:播放“杠杆”视频。四、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媒体:出示课本图。 活动:小组活动。根据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交流:各小组简介

10、本小组的实验状况,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补充、梳理,加深对杠杆的结识。小结:杠杆的支点越接近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动力不小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远离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省力,动力不不小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讨论: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用的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五、课堂小结。第学时杠杆的平衡【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结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措施: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顿数据,分析结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1、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顿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无“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窗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运用工具来协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筹划策)二、结识杠杆 1、今天,教师简介给人们一种非常简朴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毕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种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

12、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朴机械称为“杠杆”。 、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用力点、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环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出示P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人们在上面画一画,她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辨别杠杆观测4P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阐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构成及变化。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刚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

13、生一般觉得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协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简介和使用措施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种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当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种钩码?(请同窗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尚有其她措施吗? 5、教师刚刚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种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当在什么位挂几种钩码才干使杠杆尺平衡呢?请人们在小组内合伙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上的表格内。完毕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记录:省力状况有( )种,费力状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状况有()种。 6、对所有

14、的数据进行观测和分析。)在什么状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状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状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状况的比较和分析。四、收集数据环节的反思我们是按如何的措施环节收集数据的?哪种措施更合理?五、全课小结第3学时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懂得定滑轮固定在一种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懂得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似。过程与措施: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与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朴机械的爱好。【教学重点】结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结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筹划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播放学校上午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由于旗杆顶部有一种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种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请同窗们小组合伙做一种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运用定滑轮提高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阐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与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状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