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79796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姓名 赫旭勇学号 201407428佛山科技学院北院校园景观现状分析摘要:佛山科技学院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34.81玩平方米,始建于1995 年,拥有丰富的水景、植被等自然景观资源。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 531%,绿地率为 496%。 校区植物配置创建了多种艺术性景观,兼具了维护生态平衡、改进环境质量、美化校园景观、 方便师生游憩等多种功能,在创造良好育人氛围、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基地概况 佛山科技学院地处广东省佛山 市,是一所省市共管的地方综合 性本科大学。学校现分为校本部 北院、河滨路、同济西路4 个校 区,占地面积147

2、.39万 m 2,建 筑面积34.54万 m 2。北院校区 现状核心区见图。北院位于佛山 南海区大沥镇,南有 321 国道, 西接大沥长虹岭工业园,北靠仙 溪湖水库。北院现状核心区范围 北起仙溪湖南岸,南到现状校园主干道,东至北院图书馆,西到学生社区。此区域是北院校区 主要建筑物聚集的地方,也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区域。但目前校园景观过于朴素,不能实现校园 绿地应有的功能,存在较大的改造潜力。2.校园景观现状分析2.1 总体空间布局分析与改造构想。北院主要的教学、科研、生活用地集中分布在仙溪水库 以南和321国道以北的东西狭长地带。整体布局采用南面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将各个分区串联 起来,自西向东依次为

3、学生社区、体育活动区、教学科研区、后勤服务区、图书馆和东部大 面积的实验田教学基地。南北方向没有明显的主次轴线。区域内由建筑、道路和植物群落围 合形成6 个主要的绿地空间,即教学楼前绿地、实验楼前绿地、实验楼南面绿地、后勤服务 区绿地、休闲绿地和滨湖绿地。经过分析,现状校园总体布局存在以下问题。2.1.1 整体布局过于凌乱。导 致出现一些“被遗忘的角落”, 这些区域功能分区的归属性不 明晰,可达率很低,形成用地和 空间的浪费,如实验楼后面绿 地。良好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 应是紧凑的,各分区应互为因 借,紧密联系。2.1.2 没有形成明显的生态主 轴线。空间组织缺少重心,没有 主次之分。处于岭南地

4、区的高 校规划应注意营造以水体和植 物为主的“生态轴线”,以利于 通风和散热。虽然北院校区现状建筑物密度不高,但随着学校的发展会逐渐增加新的建筑物。 因此应尽早确定校区的主轴线和良好的“骨架”,以便将来校区建设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北院现状整体布局是由建筑道路和植物围合形成内向型绿地空间,没有明显的主轴线。在进一步的改造设计中应营建“生态轴线”,形成良好的总体“骨架”,为校区今后的长远发展做 好铺垫。2.1.3 绿地类型缺少变化,空间层次单一。在进一步的改造中应根据各分区的不同功能要求 采用不同的绿地类型,并用植物、建筑、小品等围合出多种空间,丰富空间层次。2.2各景观组成要素分析2.2.1

5、建筑景观。建筑作为营造特定人文 环境氛围的载体,决定了校园主要空间形 态的形象特征,能够体现大学所特有的文 化底蕴。北院现状建筑数量不多,但仍存 在一些问题:首先,校区内建筑景观缺少 地域特色和独特风格。校区内老建筑物多 已残旧,没有地域特色。而新建成建筑物 均采用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风格,如实验 大楼、学生宿舍大楼和图书馆,虽能满足 基本的使用功能,但缺少地域特色。其次, 各建筑物之间色彩或材质均有很大差异, 缺少和谐统一。2.2.2 水体景观。古语云:“智者乐水”。作为灵性与智慧的象征,水与人类知识殿堂的大学 有着不解之缘。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大学都与水体密不可分,如北大与未名湖,武汉大学与东湖

6、, 哈佛大学与查尔斯河等。同时,大面积的水体对改善校园小气候环境也有重要的功能,校区北 面的仙溪水库是一项宝贵的景观资源。现状校园景观虽有尝试利用这一资源进行造景,但整 体利用现状仍有较大的改造潜力。仙溪湖南岸景观视线自南岸观赏的仙溪湖实景现状观景点的位置选择欠佳。现状仙溪湖只有仙溪桥一个观景点(下图左),但最佳观 景点并不在这个位置,而是在湖的南岸。南岸现状为学校职工开辟的菜地,仅有一条0.6m宽 的土路,不利于驻足观景。仙溪湖的整体轮廓东西向较长,自南岸观景视野开阔,而且湖面向 北部曲折凸出的部分又恰好形成水景营造的“藏源”手法,因此南岸观景效果极佳。目前湖 的南岸为林植的榕属植物,以小叶

7、榕为主,夹有少量高山榕,林下只有野生草本植物,因此虽 然林冠的郁闭度较高,但从教工宿舍区道路望向湖边可以形成良好的透景线,可以为进一步 改造采用“漏景”和“抑景”手法做好铺垫。因此,仙溪湖岸景观改造会大大提升校园景观 的整体质量。2.2.3植物景观。植物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担负着多种重要功能,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 1958 年建校以来,北院校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已形成郁郁葱葱的植物景观,为校园 的进一步改造设计提供了充足的苗木资源。2.2.3.1 尽量利用原有植物进行造景。目前北院 校园有许多成年大树,冠大荫浓,如“芒果街”和 “菠萝街”两条林荫道,校门停车场的黄葛榕, 学生第二食堂

8、后的水蒲桃、白千层、木麻黄、白、 兰等。在改造设计中应尽量予以保留和利用,并 使其融入新的景观中,增加景观地域特色,也可 以为该校区园林园艺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室外课 堂,有利于他们认识和学习植物。2.2.3.2 注重植物的观赏功能和遮荫功能。局部 景观只注重植物的观赏功能,忽略了遮荫功能。 如教学科研区绿地就存在这种问题,该区包括教 学楼 A、B 座、南海学院、实验楼、行政楼等主 要建筑物,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周围是乔木或 建筑做背景,中心为大面积草坪点缀少量的灌木 球,遮荫效果很差。虽然教学楼前草坪中的小花 架有一定的遮荫功能,但其周围没有依托,只能 形成“绿荫孤岛”因此教学科研区虽有大面积

9、的绿地,却没有宜人的室外休息交往空间。此外,教师宿舍南道路两旁不宜采用大王椰子作行 道树。大王椰子树形挺拔,姿态优美,但它没有足够宽大的树冠进行遮荫,尽管视觉效果很好, 遮荫效果却非常差,不适宜作行道树。2.2.4 景观小品。良好的校园景观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承担一定的人文教育功能。如著名建筑师彭一刚教授为华侨大学 设计的承露泉,该小品处于华侨大学的主要轴线上,其方正挺拔的外形教育学子们为人要正 直坦荡,为学要奋发致远;汩汩的泉水象征了教师用知识的甘露来浇灌无量英才。由形而神, 既是一处愉悦视觉的景点,又有人文教育功能,建成后即成为华侨大

10、学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佛 山科技学院北院现状校园内景观小品数量太少,尤其缺少这种承载校园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 筑小品。2.2.5 交通系统。完整的交通系统包括 各级别道路、停车场和广场。首先,由于 校区比较偏远,教职工大部分都要开车 来上班,但是教学楼附近没有相应的停 车场地,现状教职工的车辆多停放在实 验楼前道路上,影响交通。由于行车路线 集中在实验楼前道路,因此该道路应考 虑人车分流问题,确保交通安全。其次, 校区内由于校园建筑建成时间参差不齐, 道路设计缺少统一的规划,道路形式多样,同级别的道路在道路形式、路面设计、行道树布置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实验大楼南侧 绿地内的游步道设计也违背了便捷性

11、原则,该处绿地连接实验楼、食堂、超市等建筑,人流量 较大,但现状道路只有0.8m宽,而能容人相向而行的道路最低宽度是1.2m,因此此处通行很 不方便,路两侧草坪践踏严重。此外,高出两侧草地很多的路面也破坏了草坪景观,经调查, 现状草坪经长期践踏已形成明显的痕迹,在进一步改造中应依据这一痕迹铺设道路,因为这 代表了最便捷的路线。另外,应采用路面低于地面的道路形式,以保留较完整的绿地景观。广 场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校园需要一定的广场空间供学生休闲、读书、集会和 组织活动等。目前北院学生各种户外活动只能安排在运动场地分别在教学楼C座后下沉篮球场和学生社区篮球场,而且场地没有足够的休息设施和夜间照明设施。3 小结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园景观也要在保留一定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定期作调整和改变,以求 与现代社会的文化和特点相吻合,因为它是人才的摇篮,而这些人将来是要走进社会,服务社 会的。通过总体调查分析,佛山科技学院北院校区目前尚有较大的改造开发潜力,特别是现有 的水景资源和植物资源都为进一步改造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上述分析和构思,进一步 的改造设计应以“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文脉、以人为本”为原则,通过改造设计为校 景观增加新的内容,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北院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 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