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79741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到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邹忌讽齐王纳谏记叙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的根底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相信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忙!一起来看看。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说课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鲁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20课),选自?战国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下面我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这件日

2、常生活小事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白邹忌劝说艺术,及齐王纳谏而使得国势强盛的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篇文章文字易懂,语句流畅,人物生动,故事性强,便于课堂上反复诵读;文章中还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文言句式和语法现象,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它在本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是重点讲读课文。二、说学情:初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根底但大多厌烦文言文繁索的学习。因此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掌

3、握学习文言文的办法。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语文素质,本节课将赏读作为重点,把赏析作尴尬点,目的是在教学中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说目标依据课程规范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策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过程与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倡议,并及时改过自己的错误。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2、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因为这篇文章要让学

4、生在疏通文章内容的根底上,归纳分析人物形象,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内化成自身的东西。既观赏和领略了我国语言文学之美,又能在做人做事上给学生以启迪。)教学难点:观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四、说教法:1、 赏读法。在疏通文意的根底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讽谏艺术。2、 点拨法。点拨梳理文本线索和文章考点,从而使学生更有效的学懂这篇文言文。3、 教学互带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运用不同的学习办法,同时在动态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进度。五、说学法:1、课本注释疏通法、小组竞赛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疑、质疑,然后进行知识竞赛,识记词句。2、默读范读赏读换角色朗读诵读背诵,整体感知语言。3、合作

5、探究文中的“讽谏艺术,联系现实生活,实现古为今用。六、说教学构想预设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最后词句识记竞答,实现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引用典故,解题导入、“理解内容,探究写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个步骤展开教学,分别从内容、结构、写法、思想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第三课时:编演点评课本剧,复习稳固本课文言知识。七、说教学过程导语设计从中

6、国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切入,引发学生讨论“忠言是否必逆耳,可由第四单元15课触龙说赵太后引出本文课题。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构想中大致思路已表明,不再重复,在这里我想重点表明“分析人物,拓展延深这一环节,突出两个问题:1、 如何评价邹忌或齐威王(目标: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自古以来,向君王提意见是件很危险的事,被称为“触龙颜、批龙鳞,弄不好龙颜大怒,会招来杀身之祸,比方被楚王放逐的屈原,被纣王挖了心的比干,被吴王夫差赐予自杀的伍子胥等等,则,对于本文中2300多年前的两个历史人物,我们怎么看待(邹忌敢谏善谏;齐王勇于纳谏)谏难,纳谏尤难。有敢谏或讽谏的良臣,还要有能

7、纳谏的明君。在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词辞严的态度,反之,却从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谈起,这种委婉而讽的进谏办法,可谓大智大勇的表现;但是,如果没有威王善听的耳朵,而是碰到一个暴君,责之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也是白费唇舌,枉费神机。2、如何做到“忠言顺耳(目标:实践中运用)文章告诉我们,忠言也可以顺耳,则,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主要用类比设喻的办法。)在同学们的人际交往中,也许因说了逆耳忠言而闹出了一些为难的事,假如让你重新说这些话,你又该如何讲呢假设有时间,可引入类似故事:故事一:威王上台几年,内忧外患不断,威王一筹莫展,只好把政

8、权交给大臣去管,自己借酒浇愁,听听音乐,且特喜欢听琴。邹忌于是抱着琴去见威王,说要给他演奏,威王很快乐。邹忌摆好琴而不弹,却大谈琴理,从伏羲氏作琴谈起,直讲到周文王、周武王,海阔天空,吹得玄乎又玄。威王听得不耐烦,邹忌于是说,大王瞧我抱着琴空谈琴理而不弹奏,便有点不快乐,齐国人看着大王拥有齐国这张大琴,九年来没有弹过一回,因此很不快乐呢。齐王醒悟,于是任用邹忌为相,治理国家,齐国逐步强大起来。故事二: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将一些重大机密泄露出去,使得许多国家方案不能实施,于是有个叫堂奚公大臣对他说:一个价值千金的玉制酒器,但没有底,连水也不能装;而一个值不了几文钱的不漏的瓦罐,却可以用来

9、装酒。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机密,就象一件没有底的玉器,这样,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韩昭侯接受了意见。八、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这个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和教学流程。同时既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又便于思考记忆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 讽谏 齐威王王之蔽甚矣妻私 设 宫妇左右私妾畏 朝廷之臣畏客有求 喻 四境之内有求九、说作业布置:设计话题,实践一下讽谏的艺术: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3、讽谏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话题可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设计,也可以让同学们自行设计。)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分享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此分享对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非常有帮忙,小编祝教师朋友们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