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790725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入学考试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南中学2019年下期高一年级入学考试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初年,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殷商后代微子于宋。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元朝3西周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4我国古代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5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

2、其分封的对象包括王族 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平民A B C D6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A御史大夫 B中书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7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是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8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9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派文官

3、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A B C D10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成为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始于A夏朝 B周朝 C商朝 D秦朝11诗经商颂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载:商的始祖“契”,是其母吞食了神鸟的卵而降生的,所以是天神之子。材料实质上反映出A商王朝统治者愚昧无知 B商代神权和王权相结合C商王的祖先从事养殖业 D历史上存在丑化商王的现象12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天子为“天下共主” B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C按地域

4、分割政治权力 D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13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刻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国家统一 B经济繁荣 C文化统一 D百姓安居14韩非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15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16公元654年,唐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长孙无忌等大臣坚决反对,废后之事久拖未决。许宗敬因

5、支持高宗废后被提拔为中书省长官。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充分集思广益,形成集体决策 B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层面,巩固君主专制C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成熟 D机构重叠,效率低下17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 B民政 C行政D财政18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臣座位的变化 C丞相地位的下滑D君主专制的强化19明内阁权力很大,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皇帝已大多放弃了御览

6、章疏之权,均由阁臣拟旨。也就是说,批答章奏之权也有一部分实际下放到内阁。这说明内阁A议政权有所扩大 B等同于宰相制 C向宰相制发展D篡夺了议政权20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即承旨诸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机构是A尚书省 B门下省 C内阁D军机处2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是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 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的利益22.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

7、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24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廷议制度,即国有大事皆由朝廷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据此可知该制度A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 B标志君主专制的强化C导致中央集权被削弱 D加强了对百官的监督25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

8、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会导致A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 B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干品德C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 D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27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28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

9、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变革是A.郡国并行制度 B.郡县制 C.颁布推恩令 D.察举制度29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30如表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种状况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阁臣数(人)3037422512114占比

10、(%)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A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膨胀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 D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满分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摘自左传史记等材料二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高层政区州(东汉)道路()布政使司(省)省统县政区郡州州路、府、州府、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周、秦的地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地方

11、政治制度“使后无战攻之患”的原因。(12分)(2)请写出材料二表格中括号部分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高层政区”设置的历史意义。(8分)htt%p:?/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

12、,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材料一中先秦时期人才选拔方式是什么?其选拔标准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有何弊端?(6分)(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6分)湘南中学2019年下期高一年级入学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BAACACCDADBBAD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ADADBBBACACCD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满分40分。)31(20分)(1) 周:分封制;秦:郡县制。原因: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促进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12分)(2) 省或行省。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