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79064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一、背景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知识呢?我想,对初学者而言,应从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实验,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化学是重要而有趣的课程。二、教学方案课的引入及知识的铺垫与方案一相同,对于主体实验,我是这么处理的:师下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

2、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习小组先相互讨论,分钟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情绪高涨)生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一个集气瓶),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师我认为,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真是难能可贵,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生2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减少量无法测定。师我同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帮帮他?生3我能不能上来画?师当然可以!生3(边画边讲)先将一支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

3、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入集气瓶中,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师这个方案怎么样?(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同意该方案)师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水的体积,明确地计算出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人回答,一时安静无声)师既然没有,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实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生学生实验,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是集气瓶体积的1/10。

4、师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大家的实验结果是占空气体积的1/10,为什么?生4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数偏少。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约分钟后,观察结果仍然偏小)师看来还有别的原因,想想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什么状态?生5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偏小。师怎样改进呢?生6改用木棒生7不行,木棒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生8改用在空气中燃烧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质的可燃物师可能吗?生9不行,燃烧就一定生成新物质。生10选用燃烧后不生成气体的可燃物师很好。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

5、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展示红磷样品)为了便于操作和观察,某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完善、改进,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思考,并利用课余时间做一做。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边介绍边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享、得出结论)三、结果 本节以创设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表现活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就是显而易见的。四、案例分析这堂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创设问题,教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教学的艺术就是使学生成为提出问题的主体。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我想应当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些问题的提出改变了学生接受式的学习心态,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活动与探究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我们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权利,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再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让他们相互质疑、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做到生生互动。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