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78816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题报告、常州市新桥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课题 名称校园浪费现象调查导师李萍班级高二(10)班 时间2010年3月16日课题 组长朱燕芳课题 成员王圣勇、董真、张慧、陈颖婷、陈汉武、朱 燕芳、江亚宁、张泳真、张晨、眭文峰课题 简要 背景 说明我校一直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 的实际情况构建节约型校园,做了很多颇有成效的工作。如学校在有水龙头的地 方张贴节约用水的宣传用语和图片;每个班级都有专职负责班级的节电工作,落 实节约行动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校水、电、纸张、食物等浪费现象仍 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节约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针对这些

2、情况,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采取积极的行动响应国家 提倡的“科学发展”“低碳生活”。可行性 分析1、人员保证:课题组成员有良好的个人素养,与人沟通能力健全,对课题充满 热情。2、物质的保证:个人电脑与学校机房提供了良好的资料查找条件。数码相机与 问卷保证了调查的第一手资料。3、场所与时间得保证:本课题在校园内展开,除了研究性学习的固定活动时间外, 有大量灵活机动的时间和场所可供利用。课题 目的 与意义1培养学生资料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通 过调研对本校师生水、电、粮食和纸张使用情况的全面认识,培养自己的节约意 识。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会分工合作,

3、培养团队精神;掌握调查研究的基 本方法,从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 课程理化生、语文和信息技术学科、社会科学任 务 分 工以下可以涉及工作有:负责打印(誊抄)查找资料联系组织访问收集资料网上杳找实验分析朱燕芳、江亚宁: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研究,完成结 题报告张泳真、张晨、眭文峰:设计问卷调查表,誊抄活动 记录。王圣勇、董真、陈汉武:网上杳找及幻灯片的制作及 统计分析数据实地考察成果发言人等等陈颖婷:活动的拍摄与宣传 张慧、朱燕芳:联系组织访问,课题汇报。研 究 实 施 lB步 骤阶段时间主要任务目标-一-2010年3月选择课题确定课题名称补充相 关理论知识,介绍

4、研 究方法、调查访问技 巧。一2010年4月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和计划二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查找资料 访问调查 校园考察 数据分析完成资料查找 完成调查报告 实地考察分析四2010年6月分析研究完成资料分析五2010年6月汇总整理完成资料整理六2010年6月结题报告(论文)完成结题报告七2010年6月交流制作PPT对外交流八所 需 条 件1、电脑、数码相机2、网上资料3、实地调查预 期 成 果1、一篇结题报告 2、一份PPT 3、一份倡议书4、一些感想导 师 意 见该课题可操作性强,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冋意立题研究。结题报告正文:一、校园浪费现象1、粮食浪费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

5、们校园里浪费最多的是在吃的方面,主要是在食堂里。食 堂每天开餐三次:早餐主要供应包子、粽子、鸡蛋、面包、蛋炒饭等;午餐、晚餐主要供应 米饭、荤菜、素菜。荤菜一般如炸鸡腿、红烧大排、清蒸鱼、辣鸡腿等;素菜如大白菜、冬 瓜、豆腐等。绝大部分同学用餐时都选择买一荤一素,只有约3%的同学选择了买二荤一素。 很多同学在购买的时候都希望食堂工作人员能多给自己盛一点,可是不管盛得多还是盛得 少,却未必都能吃得完。据调查,有77%的同学经常不把饭吃完,有些同学只吃了几口就把 饭菜倒掉了。当我们上前去询问他们为什么只吃了这么点,有些同学说,“今天胃口不好, 吃不下。”我想既然明知道自己胃口不好,吃不下,何必还要

6、买那么多呢?这不是白白浪费 嘛!也有约28%的同学,认为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实在勉强不下。可是这一头刚把饭菜倒 掉,那一头马上跑进小店里买各式各样的零食吃了。据管理食堂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学校 目前中午将近有2000 多名师生是在食堂吃的,早上和晚上有1000 多名学生在食堂用餐,食 堂一天要用掉1000 多斤大米,菜的话光中午一餐就要二三百斤了。我们食堂共有二个,食 堂的工作人员分别在门口各放了3个泔水桶,每天早、中、晚餐过后,这6 个桶中就装得满 满的,用电瓶三轮车运到外面。我们问了运送的大伯,他说一个桶装满一次足足有25 斤吧, 一天起码要浪费450 多斤!那一个月、一年要浪费多少粮食啊

7、!2、水电浪费仅次于粮食浪费之后的就属于水电的浪费了,特别是用电上。如有些班级出早操时,教 室里灯却亮着。有时中午大家都去吃饭了,教室里空无一人,灯却没有关;有时候,天气特 别晴朗,可是大家依然灯火通明。我们细细算了一笔:我们学校里有51 个班,将近20多个 办公室,100多个寝室,每个教室差不多有8 盏日光灯,每个办公室又有6盏日光灯,每个 寝室又有2 盏灯,差不多要有550 盏,还有教学楼、办公楼、校园其他地方的一些照明灯等, 每盏日光灯是40 瓦,所以光教室里点一个小时就要用二十多度电,再加上其他用电设备, 如电脑(电脑房里的、办公室里的)、饮水机、空调等等。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小时的,那

8、 么一天,一个月,一年呢?其实,除了粮食,水电浪费之外,还有一些浪费也较普遍,譬如纸张、粉笔的浪费等。 二、背后原因分析看着种种浪费的现象,我们采访了部分老师和家长,认真听取了他们的看法,从而找到 了一些原因。我们认为:(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经济有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条件有很 大的改善。那些浪费粮食的同学,就说“现在生活好了,倒点儿剩饭剩菜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更让我们调查者痛心的是:我们学生对这种浪费现象的冷漠态度。当我们问到“你倒饭时 会感到惭愧吗?”,有将近20%的同学竟不觉得惭愧,还有 29%的同学从没想过是否觉得惭愧。 我们现在的

9、中学生一出生就生活在富裕的社会,从没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代,所以也就体会 不到吃不饱的痛苦。俗话说得好,饱汉不知饿汉饥嘛。尽管还有50%的同学在倒剩饭剩菜时 会觉得很惭愧、很可惜,但是下次他(她)还是照倒不误。(二 )、我们学生的素质还不够高,节约意识不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我们中学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这是正常的。但 是有的学生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把艰苦朴素、勤检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几乎每位学 生从小就受到过勤俭节约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对他们的行为真正能产生影响的却很少,我 们的调查显示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曾受到过的节约教育真的对自己有用。很多时 候老师、家长也多次强调

10、,但是有些同学依然我行我素。古语讲得好“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也许现在的我们就是因为缺少了劳动的锻炼,体会不到农民们耕种粮食的辛苦,让我们感到 惊讶的是,在我们学校竟有35%以上的学生从没见过农民耕种的情景,另有62%的同学经常 能见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那么这些同学就更加不应该浪费了,说不定你倒掉的饭 菜里面就有你爸爸妈妈的汗水呢,让他们的劳动果实附诸流水,岂不更加可惜啊!(三)、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我们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主要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多的改 进,使得父母对子女们“千依百顺”,再加上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一些家长 过分溺爱子女,从而就助长了

11、学生们的浪费这股不良风气。许多家长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 钱,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将近80%左右的学生一周一般有1020 零花钱,加上饭钱,一个 星期起码要花掉7080 元,有时更多。许多家长有言不讳地表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成了, 浪费点儿东西不要紧,我们家不缺钱!”然而,“成由俭,败由奢”,如果他们不从小培养勤 俭节约的好习惯的话,将来长大了就更加不得了!所以我们主张还是要从小培养艰苦朴素、 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了,然而我们的素质却没有与时俱进。在 校园里始终普遍存在浪费现象,为此,希望我们探究出来的结果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更多关注。 进行课题研究时,组员们的

12、热情都非常高,都很积极配合组长的安排。组员的分工也是根据 各自的情况来进行。例如:朱燕芳、江亚宁同学,两位都是比较细心且有耐心的同学,于是 统计问卷调查结果的任务就交给她们了。还有王圣勇同学,他是位摄影爱好者,于是“拍照” 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其次是问卷调查,四位负责人员在第一时间把问卷发到不同年级、班 级的同学手中,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完成了此项任务。但令我们难过的是,一部分填写问卷的 同学敷衍了事,没有根据实情,而胡乱作答。不过,在我组组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结 束了课题。说到浪费现象,我们都会想到以下几个方面: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 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

13、笔浪费等等。在许多学校,大量的剩饭剩菜 成为学生用餐的通病,洗衣服总是习惯任由水龙头大开漂洗以上的这些浪费现象也是随 处可见的。然而发生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们普遍没有珍惜、节约的观念。稍有留意,我们就能 发现,每天早晨在校园周围,白馒头、肉包子等各种食物浪费现象相当惊人,有的扔在了马 路旁边;有的则进了垃圾桶。现在不只是大学生,在很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中间,各种浪费 现象实在真是太可惜,太令人吃惊了!校园出现这八大浪费现象令人痛心,也反映出如今学 校教育的重大缺陷,只顾教书,不管育人。有的学校一味地强调分数和成绩,而忽视对学生 品德素质的培养。于是,在有些学校,尽管一些浪费现象随处可见,但作为师长竟

14、熟视无睹, 不管不问,甚至不能以身作则。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校园出现一系列浪费现象也就不足为 怪了。曾经也是学生的我们深刻感受过食物、纸张的短缺,所以对这些非常珍惜。现在生活 条件好了,家长们总是不舍得苛刻孩子,总希望他们吃得更好、用的更精致,从而在一定程 度上纵容了孩子不知珍惜物力的坏习惯。在校园里的学生浪费现象固然有学校教育缺失的问 题,但家庭中缺乏节约氛围和教育也是造成学生大手大脚现象的重要原因。曾经也是学生的 我们深刻感受过食物、纸张的短缺,所以对这些非常珍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们总是 不舍得苛刻孩子,总希望他们吃得更好、用的更精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孩子不知珍 惜物力的坏习惯

15、。无论生活怎样富裕,节约都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在校园这个教书育人 的圣地,应该教会孩子懂得,浪费有限的资源等于危害人类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 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所以我们的家长也在疼爱孩子的同时帮助他们 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 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 自觉,成为习惯。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大的提高了,大多数人不再为吃饭发愁。可是,我们的国 家只是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只是“基本”啊!在那些贫困山区有多少和我们一样 的孩子,他们吃不饱饭,上不了学,他们多么羡慕我们啊。而我们不注意,竟将那粮食浪费 了,又对得起谁呢?1991 年夏天,我国南方许多省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多少人无 衣无食。那时全国各地的人民捐献钱,衣服,又救活了多少人的生命?也许有人会说:“这 是大题小作。不就是点粮食吗?”是的,虽然扔掉的粮食不多,可扔掉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也会不爱惜其他的一切,到头来只能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就像你把馒头抛金泔水缸一样。勤俭节约光荣,奢侈浪费可耻。”节约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是社会资源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