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78622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古中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导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生物NO: 主备人:银 波 审核人: 授课人: 第 周 星期 第 组 学生 预习评价: 整理评价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3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重点难点】1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知识导学】一、导入新课:1阅读教材第35页第二单元开篇语生物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一样的,这个基本单位是什么?观察很小的生物或观察细胞要用到什么工具呢?二、自主学习:1对照教材第37页图和实物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2动手实践:

2、(1)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2)目镜和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 可转换镜头。(3)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4)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三、技能实践: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显微镜看到物像。)认真阅读教材第37-39页,参照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小组内边操作边总结如下:(1)如何取放显微镜?(2)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转动 ,使 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 转动 ,【根据观察环境中的光线情况】选择一个适当的光圈。 转动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对好光的标准是: 。 (3)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

3、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3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思考:(1)“上”的物像是 ;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4整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 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并将镜筒下降到 处。【知识小结】:1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臂、镜筒、镜座、镜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转换器、载物台、压片夹。2步骤:(1)取镜和安放;(2) 对光;(3) 观察;(4) 擦拭、收镜、整理。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

4、微镜的放大倍数。 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精彩内容来自-www.edjQ.com 【基础训练】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A目镜上 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 D在物镜上2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C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3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的 D黑暗的4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 )A载物台 B反光镜 C装片 D通光孔【能力提高】1使用显微镜时,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偏左下方,

5、他想将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D向右下移动【作业】教材第40页练习的第1、3题。【总结反思】七年级上生物NO: 主备人:银 波 审核人: 授课人: 第 周 星期 第 组 学生 预习评价: 整理评价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 植物细胞 (1)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步骤。 2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重点难点】1巩固使用显微镜的要点。2学会制作临时玻片的基本方法。 3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知识导学】一、温故知新 复习“显微镜的

6、使用”1请学生说出显微镜的使用应注意的要点以及如何具体操作。(这一点很关键,只有在学生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学习本节课。)二、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42页,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玻片标本的种类 识别三种不同的玻片标本。切片: 如人体组织切片。涂片: 如血液涂片。装片: 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临时装片。上述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 或 。2请同学认真阅读教材第42页44页,“观察植物细胞”边学习以下方法步骤边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 。 问题:为什么要擦拭干净?(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 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从洋葱叶 撕取一 透明薄膜(内

7、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 。 问题:为什么要展平? (4)用镊子 盖玻片,使它的 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 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问题:为什么要一边先接触,而不直接盖上去,为什么要缓缓地放下?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 制作临时装片的“七字步骤”;(擦、滴、取、展、【浸、】盖、染、吸)三、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时,染色会对细胞产生什么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不经染色的临时装片?2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知识小结】:

8、1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撕、展、盖、染、吸。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装片三种。 【基础训练】:1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 )A有利于放大 B避免产生气泡 C有利于对光 D增加透明度2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在载波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盖上盖玻片; 擦拭载、盖玻片; 将实验材料浸入载波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A B C D【能力提高】1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细胞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1)图E的操作方法可避免_;(2)图G所滴液体为碘液,它可把细胞

9、核上的_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若此图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则图D所滴液体应为_;(4)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_(高、低)倍镜下观察。现有某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一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移动。2请做教材第45页技能训练“测量和计算”(依据自己的情况选做)【作业】:教材第46页练习的第1题【总结反思】七年级上生物NO: 主备人:银 波 审核人: 授课人: 第 周 星期 第 组 学生 预习评价: 整理评价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 植物细胞 (2)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

10、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2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2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知识导学】一、温故知新:1复习上节课“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为本节课自己动手制作装片做好准备)二、自主学习: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教师课前准

11、备要观察的材料供学生选择:洋葱、黄瓜、番茄。各小组自行选择一种材料及相应的染液和方法,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因所选的材料不同,实验的方法略有不同,故同组同学应互相帮助,教师及时指导。 注意以下事项:(1)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刮取少许便于观察,均匀涂抹避免细胞太多、太厚引起重叠)(2)染色便于观察无色的结构,而番茄果肉是橙红色的,黄瓜果肉是浅绿色的,不需要染色就可以观察;染色剂会影响生物细胞的活性。2在低倍镜下观察制成的装片。(在此步骤中,应严格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进行)3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画法和注意事项请看教材44页画好后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是否能列举出植物细胞主要具有哪些结构?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分析、交流,得出结论:植物细胞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相同的结构:(1)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也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4)细胞质:内有液泡、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液泡中有细胞液,能够溶解糖、酸等多种营养物质。(5)叶绿体: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起重要作用。【知识小结】1植物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