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78496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总论一、经营条件1. 地理区位2。劳动力3。交通状况4。电力及机械化条件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2、水文状况3、地形地貌4、土壤资料5、病虫害调查一、苗圃面积 二、苗圃的区划说明1、前期工作的准备2、生产区区划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三、育苗技术设计1、苗圃生产安排2、日常管理3、苗圃病虫害防止措施4、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5、树种育苗技术措施四、苗圃投资预算总论一、经营条件1地理区位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地处温江北,面积为19亩.其位于成都市西部, 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 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所在街道幅员面

2、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 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的市辖区,西部副中心,中国著名的花木 基地,西部唯一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 横,物产丰富,水系发达,富饶千年,自古有“金温江”的美誉,常年经济发展 水平处于成都市区县的前列。温江区东临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天府 新区,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是成都向西发展的核心地带,成都市 的上风上水之地,环境宜人,生态优美,教育发达,科技先进,自古以来是居家 置业的最佳选择。全区幅员面积277。8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同时挂街道办 事处牌),户

3、籍人口38.9万。2013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56。2万,占成都市总 人口的2。89。未来的发展中,温江将是成都工业、文化、商贸、购物、科技 医学、旅游、教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 作用.苗圃有较大的输出区域范围,政府扶持对苗圃发展有较大促进。2. 劳动力 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 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劳动力充足.3. 交通条件 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 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其交通方便,利于苗圃对外运输。4. 电力

4、和机械化条件 该地由于发展较为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多数靠人工耕作。对苗圃的产业化发 展有较大的阻碍,需要引进先进的机械。2。1.4 经营条件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温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气温15.9C.平均降雨量972mm,平均日照时间1168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4%.平均 风速1。3 米/秒。2。水文状况 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境内四条大河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 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县境地势一致,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 积9。67 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3。 5%。全区水资源总量6。 239 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4 。 53

5、4亿立方米;地下水1 。 705 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 42 亿立方 米。3。地形条件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属岷江冲积平原,无山无丘,平均坡降3%。, 最高海拔647。4米,最低海拔511。3米。4。土壤资料土壤类型:苗圃土壤为紫色土。从四川成土条件来看,其气候属于亚热带, 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在生物与气候条件综合作用下,土壤发生黄壤形成 过程,故以黄壤为主。但由于母质及地形的影响也发生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如四 川盆地内为丘陵地形,母质为紫色砂质页岩,一般都富含钙质,虽然在亚热带高 温多雨时淋溶较强,当由于母质能不断的供给钙质,使土壤仍然保持中性反应和 较高的盐基饱和度,不致于发生黄

6、壤的形成过程,而形成肥力较高的紫色土。土壤结构土层耕作层犁地层渗育层PH7。06.57.0土壤颜色暗灰灰色淡灰土壤质地中壤中壤中壤土壤结构团粒团粒团粒紧实度疏松疏松紧实亚铁反应有一盐酸反应一一根系分布多较少土壤深度(cm)0-20203030侵入体瓦片一表该地区土壤主要是由近代河流灰色冲积物为母质,人为耕作熟化,土壤宜种性、宜耕性好,质地属中壤。该地区土壤为人为土纲水稻土类渗育水稻土亚类渗育灰 潮田(灰潮油沙田).整个地区的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松软,犁底层厚度适宜, 即托水托肥,又能保持适当的渗育,保肥供肥能力强,宜于作物生长。5. 病虫害调查(1)褐斑病 褐斑病是女贞树最严重的叶斑类病害

7、 ,是病原真菌引动的。发病开始的一段时间 叶片显露出来褐色小斑,四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 着空气 温度的升涨,有时候数个病斑衔接,最终叶片枯焦剥离 .该病原菌成长最相宜的 温度范围为25C至30C,胞子萌发适温18C至27C,在温度合宜且湿 润程度 大的事情状况下,胞子几钟头即可萌发。进入了雨季后,如有植株栽植密,通风 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牢稳的高湿、温度相宜的背景,对病菌胞子的萌 发 和进入境内十分有帮助,且病菌可反反复复侵染,不加以看得起,有可能会使病害 大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发生。发病时叶片数量多剥离,严重影响景观。(2)煤污病 煤污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受蚧虫的危害

8、后分泌物而诱发萌生。受危害后植株、叶 片、枝干布满黑色煤尘状物,叶片光合效用遭受制约,况且枝、干、叶片整株均 有危害。(3)康氏粉蚧 又名桑粉蚧。雌成虫体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体扁鸭子蛋圆形,桃红,体表 被有白的颜色蜡粉;蝗虫鸭子蛋圆形,扁平,蜜色,体表也覆白的颜色 蜡粉;卵 鸭子蛋圆形,蜜色,卵囊白的颜色棉花纤维状.数十粒集中成块。一年生 3 代, 第 1 代蝗虫盛发期五月中下旬,第二代盛发期七月中下旬,第夏商周盛发期 八 月下旬至九月每月前十天。刺吸植物汁液 ,导致枝叶失水萎蔫,严重时整株萎缩 枯死。还可诱发煤污病。各论一、苗圃面积生产用地所需面积可根据各种树苗木的生产任务和单位面积的产

9、苗量以及轮作制来计 算。计算时用下列公式:S=NA/T式中S-育苗所需面积;N计划年育苗量;A育苗年限;T单位面积产苗量 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应考虑到在育苗,起苗,储藏和运输的过程中 还可能受到损失,所以计划每年苗木生产数量时,应适当增加35,育苗面积也应相应增 加。具体规划见图二.二、苗圃的区划说明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踏勘,测绘地形图,土地调查,病虫害调查,气象资料收 集等。2、生产区区划区划原则: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不影响生产条件下,尽量压缩 非生产用地面积,辅助用地面积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 20。对圃地、道路、排 灌设施和房屋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以便

10、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苗圃的面积,地形和性状,保持原有电力、天燃气位置,以道路和渠道为骨 架划分作业区,并按各树种苗木的特征,育苗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规划好管理 方案,温室、大棚、排水和灌溉系统的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1) 播种区:播种苗在幼小阶段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对水、肥、气条件要求 较高,需要细致的管理.应设在苗圃地中地势好,便于灌溉,方便管理的地段.此苗 圃中,将播种区设在了紧挨着主干道旁的管理中心,方便平时的观察与管理。(3) 移植区:这个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移植,把由播种区和繁殖区培育出来的一至二 年生的幼苗,移到该区再培养13年,长成较大的苗木后,再移植到大苗区进 行

11、培育或直接出苗。因具有较强抵抗力,对土壤等条件要求相对没那么高,但最 好靠近繁殖区,以便搬动。为了方便移植,我们将移植区设置在播种区。(2) 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插条、埋条、嫁接、分根、压条、分株等营养繁殖苗 木的生产区域,对各方面要求也很高,应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区划育苗地。为了便 于移栽,我们将营养繁殖区设置在大苗区旁。(4) 大苗培育区:此区是为培育根系发达、有一定树形、苗龄较大、可直接出 圃用于绿化的大苗而设置的生产区。此区苗木已具有较强大的根系,对环境适应 能力及抵抗力都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也需要一定的土层厚度;因株行 距大,占地面积也较大;为了偏于苗木的出圃运输和搬运的方便,该区

12、位置应选 在运输方便的地段,且地势平坦。此区可设次干道一条,鹅卵石小路或夯实的泥 土小路无数。苗木株距为3m。此区平时进出作业的频率相对较低,且与幼苗区 联系紧密,因此把此区设在苗圃移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间。(5) 温室大棚区:为盆栽热带或耐阴植物提供保温或隐蔽的环境条件而设置的生 产区。一般要求设在比较避风向阳的地段,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此区对地形 的方正要求稍高一些,因此在规划时把此区设在了整体的右边。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苗圃中的非生产用地区划主要是设计道路、沟渠、房屋、场院、蓄水池、防 护林等的位置。其原则是,尽量缩短排灌系统的长度 ,最有效地利用防护林及其 他设施;园圃内道路既要通达苗

13、圃的每一部分,又要尽量少占圃地面积,与排灌 系统协调一致;此苗圃为小型苗圃,非生产地面积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 20。(1) 道路系统设计a、一级道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通常为68m.根 据实际情况,在该苗圃中挨着管理中心处设主干道路,连接内外交通。b、二级道路:从主干道延伸,与各个耕作区相连,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 耕作区10m。根据实际情况,在围绕整个苗圃和大苗区中央设置次干道,方便苗 木的起苗等作业。c、三级道路:为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在各生产区可根据实际 使用需要设置不同的小路,在大苗区可以是鹅卵石铺路,在其他区如移植区,可 以是夯实的土路.一级、二级

14、道路系统主要用的建筑材料为水泥、沥青,三级道路系统为作业 道路,可以不用水泥,挖出沟通各耕作区的路并夯平夯实即可.( 2)灌溉系统设计 苗圃必须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灌溉系统包括水 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根据原有灌溉系统并加以改善形成灌溉系统。a、水源:降雨量充沛的季节,可以把从都江堰引流过来的水蓄在苗圃旁的池塘 内,供大量需水时使用。另外可以利用地下水 ,在繁殖区与移植区中间打一口井 , 并在旁边修筑蓄水池.b、提水设备:采用抽水泵提水。c、引水设施:分明渠和暗渠.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暗渠主要是管道灌溉, 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深度以不影响机械耕作为度,开关

15、设置在地面使用方便 之处.(3)排水系统:因为此苗圃地势比较平坦,若遇上多雨季节,则容易积水,因此 必须设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主要采用明沟.( 4)防护林 因为此苗圃为小型苗圃,所以只需在与主风方向垂直的一侧设一条林带,宽 46m,行距 1。52.0m。( 5)办公室、宿舍、厂房及种子储藏室在主干道旁离大门不远的地方建一房,两层,楼下作为办公室,楼上作为种子 储藏室及宿舍.在移植区、播种区及繁殖区的角落各建一不超过10平米的小型工 具室。三、育苗技术设计1、苗圃生产安排 因本苗圃原本种有植被(桂花、紫薇和含笑),此次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建 与优化.在 2月底3月初,将所有的树移栽到移植区并联系买家进行处理。整地。除开温室大棚区,其他地方都需重新整地,并建好排水系统. 施肥。施农家肥、磷肥或复合肥。作床。播种区和繁殖区需要进行作床处理。作床前清除草根等杂物,细整耙平, 苗床宽1.2-0.4m,苗床高出步道0.150。3m。适时播种。一般于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容器苗基质以黄心土和腐殖土 为主,装袋,播种时间如前面所说。扦插苗要进行种条选取,采条时间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