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78426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格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号: 课 程 设 计题 目学 院专 业班 级姓 名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 目: 初始条件: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道路网络易达性分析摘要:易达性指标综合了距离和交通负荷等因素,描述了城市道路网的连接性能。阐述了易达性的概念,以易达性指标方面描述城市道路网的优化性。对哈尔滨市道路网建设情况及布局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哈尔滨市城市干道网,已知居民出行机动车OD矩阵和各交通分区间的最短路矩阵,求出易达性的指标,

2、并对所求结果进行分析,建议今后重点对城市边缘地区进行干道网的规划建设,保证这些地区的易达性,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关键词】易达性;干道网;指标1问题重述成都市道路功能分级主要考虑道路的分工和分流作用,现状道路网系统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级路网分级。成都市区现有各类道路1 789条,总长度1 263 km,其中快速路8条,长1955 km;主干路57条,长13821 km;次干路109条,长15724 km;支路1 622条,长88343km。道路总面积1 712万m2,步行街2条。中央大街步行街长1 429 m;建设街步行街长240 m。建成区内平均路网密度561km/km2;主干道

3、密度为074 km/km2;在城区的现状用地中,城市道路用地18 km2,道路用地率为84%;市区人均道路面积577 m2。成都市道路网格局(如图1)干道网络图 交通分区图交通小区规划年O-D出行量(百人次/日)表O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211.113.062.591.690.270.482.220.691.373.493.540.253.865.765.0321.070.982.692.281.490.240.421.950.601.213.073.110.223.395.064.4233.182.908.026.774.420.701.245.811.803

4、.599.129.260.6610.0915.0713.1642.542.326.405.413.530.560.994.631.432.877.287.390.528.0612.0310.5051.721.574.343.662.390.380.673.140.971.944.945.010.365.468.157.1260.420.381.050.890.580.090.160.760.240.471.201.210.091.321.981.7370.570.521.451.220.800.130.221.050.320.651.651.670.121.822.722.3782.352.1

5、45.925.003.270.520.924.291.332.666.746.840.497.4611.139.7290.670.611.691.430.930.150.261.230.380.761.931.960.142.133.182.78101.411.293.553.001.960.310.552.570.801.594.044.100.294.476.675.83113.383.098.537.204.710.741.326.181.913.289.709.850.7010.7316.0314.00123.443.148.687.334.790.761.356.281.943.89

6、9.8710.020.7110.9216.3114.24130.270.250.680.580.380.060.110.490.150.310.780.790.060.861.281.12143.953.069.958.415.490.871.547.202.234.4611.3211.490.8112.5218.7016.33155.535.0513.9311.777.691.222.1610.093.126.2515.8616.101.1417.5426.1922.87165.104.6512.8510.867.091.121.999.312.885.7614.6214.841.0516.

7、1724.1521.192问题背景为使交通系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是必不可少的。道路是提供给人们出行使用的路径载体,交通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方便居民出行,舒适、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居民出行是否方便就自然成了评价交通规划方案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任何交通规划,特别是涉及到人的问题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最大的方便程度,只能把使大多数人出行更加方便作为交通规划的现实可行目标。因此,评价交通规划方案就是看该方案是否满足城市大多数居民的出行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要保证使人口流动大的地方交通出行最便利。易达性作为城市道路网合理性、运输效率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时

8、空意义上的易达性。它作为评价交通系统能否优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能否达到充分、高效、平衡、协调这一基本要求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分两个层次:一是从城市交通网总体角度来理解易达性指标,二是从城市某一点、某一区域来理解易达性指标。后者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分析从城市其它各点、各区到该点、该区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分析从这一点、这一区到城市其它地方的方便性。这两方面的意义并非等同。作为一店主、商人或公共娱乐场所的经理,他对前一方面的可达性比较感兴趣。而作为一般居民,则对后一方面的易达性更感兴趣。针对市中心、商业中心等重要交通集散地的吸引力,提出一个易达性指标。城市道路网络构成城市的骨架,是城市

9、社会经济活动和客、货运输的载体。城市道路网络的规划布置是否合理、是否与城市特点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交通结构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来对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和布局的优劣进行评价而现有城市交通网络易达性分析与评价则是与城市规划中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基本分析技术之一,是进一步提高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正确、合理、可靠的易达性分析和评价可为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实施、评价、改进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3问题分析易达性作为可达性指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简单的说,是指一个地方能够从另一个地方到达的难易程度,其基本内涵便是研究区域间社会经济交互的便利程度

10、。它可以用空间距离、旅行时间、运输费用来衡量。现在可达性被作为评价区域交通网络能否优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能否达到充分平衡、协调这一基本要求的一项综合性评价指标。区域道路网易达性,从含义上讲应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方面是区域中其它各地区到达某一地区的方便性;另一方面是该地区到达其它地区的方便性。大卫哈维在其著作地理学的解释中提到“距离不能独立于某种活动之外而确定,因此度量是为活动和物体的影响所决定的,这种距离概念纯粹是相对性的。”大多数文献主要考虑了时空意义上的可达性,因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运输成本之间密切相关,时间距离的测算与度量的可操作性较好。3.1易达性元素Moseley在他的专著乡

11、村的挑战中定义了易达性的三元素:居民、居民所需要的活动或服务和二者间的联系。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都会影响易达性,这是由与它们直接决定了居民对公共设施需求的多少和类型;居民所需要的活动直接受到终点的空间分布影响;居民与居民所需要的活动间的联系可表述为出行时间、花费及起点与终点的便利程度。Moseley提出的易达性三元素可以用来分析公共设施用地需求供给情况。3.2易达性特征易达性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易达性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易达性反映了空间实体之间克服距离障碍进行交流的难易程度,表达了空间实体之间的疏密关系。因此它与区位、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尺度等概念紧密相关。第二,易达性具有时间意

12、义。空间实体相互作用或接近经济活动中心主要是通过交通系统来完成,时间是交通旅行中最基本的阻抗因素,因此通常用时间单位来衡量空间距离。在许多关于易达性的研究和应用中,会设定一个时间的门槛值,例如从某一区位出发半径在行车45分钟范围内可以获得的工作机会。第三,易达性具有社会和经济价值。较高水平的易达性与高质量的生活、满意度、吸引力等相关联。易达性与交通运输的社会、经济成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此其对于理解和预期都市内相对区位价值和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3.3影响易达性的因素城市交通易达性的影响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可从城市结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出行方式等方面对城

13、市交通易达性进行了阐述【9】。4模型假设1. 假设各个交通小区每天出行的人数基本不变;2. 假设出行方式相同;3. 假设居民出行目的相同;4. 假设每个出行居民在相同路段的平均速度相同;5. 假设个影响因素间相互关联;6. 假设除个别异常数据,其他记录均可靠;5符号说明Ai表示经济客体i的总体易达性,是客体i相对其它客体j的相对易达性的求和Sj表示客体j的规模表示客体i与客体j的相对间隔即距离b表示非负常数因子,表现了相对间隔对总体易达性的阻抗特性。表示从i区到j区的出行车辆数表示从i区到j区的最短旅行时间表示易达性空间距离指标表示易达性时间距离指标6模型的建立与求解6.1 模型的建立6.1.1 易达性度量方法(距离度量方法)距离度量方法使用空间距离,时间距离(跨越空间距离所需的时间),或经济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