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78414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课外短文阅读分析练习 郑板桥爱子郑板桥( )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 )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六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墨代养。郑墨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 )地说“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让郑板桥知道后,心里非常( ),就给弟弟写信到:“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呢?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严加管教。为了使小宝健康成长,后来郑板桥又把小宝接到自己身边,以便言传身教。当时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中没有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了一个玉米粉做的窝

2、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省下来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走到门外。这时,小宝发现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站在门边,正用饥饿的眼光看着他。小宝立即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知道后,高兴的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喜欢你。”当郑板桥病危时,他把儿子叫道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他床前时,他已经断气了。小宝悲痛的大哭,突然发现床边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1、认真读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解释:言传身教:_ 自立: _ 3、本文通过三件事记述了郑

3、板桥是怎样爱子的,请写在横线上。(1)_ (2) _ (3) _ 4、看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吧! _ 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

4、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

5、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五条:(1)水过满,向外流 (2)到处都是 (3)莫,不要 (4)不受约束,随便 (5)广阔,长。“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 )条解释。“长夜漫漫”的“漫” 应选第( )条解释。“漫无目的”的“漫” 应选第( )条解释。2、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3

6、、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4、人们把吐鲁番称作 、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 ,理由有两点:(1) (2) 。6、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 (2) 7、吐鲁番人用_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 一季风雨 我忘不了那个日子,忘不了那个雨天。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都低头忏悔。那天我要去上学,父亲便挑着我的东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学校。我带着自己的书包,跟在父亲的后面。时值秋收农忙季节。天还未亮,我和父亲便从家里启程。走在田间

7、小路上,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父亲那紧缩的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我懂得父亲那时的心情,但为了送我上学,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急匆匆地走在我的面前。看着前面父亲匆忙赶路的背影,我的心中掠过一丝阴影,随即(慌忙、慌乱)起来。赶到学校,并没有开学。只是为了在校多玩几天,我向父亲撒了谎。许是父亲从我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但他并未批评我。把一切东西安排好了之后,父亲连坐也没坐一下,抹一把汗水,抄起扁担就走了。我无言目送父亲,他的背影一点一点地被抹入视野的边缘。我十分理解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在收割庄稼时的心情,也能理解父亲临走时对我的一再(关照、关心)。送走父亲不多久,天空变得阴暗起来。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不安,

8、念起家中母亲独自收割稻谷的紧张情况,更念着还在匆匆赶路的父亲。几阵风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我面前的视野逐渐模糊起来,不知是由于铺天盖地的雨水还是早已盈眶的热泪,在模糊的视线中始终晃动着一道清晰的身影,父亲,父亲!您走在哪里了?二三十里远的山路,您在哪里避雨呢?在我的记忆中,那场雨是最狂暴无情的一季风雨。它冲去了我少小全部的灰暗和幼稚,冲去了我心中所有的荒唐和无知。尔后得知,那天父亲并没有寻找避雨的地方,而是冒着滂沱大雨快步赶回家中。他一踏进家门便问母亲:“稻谷全收回没有?”尔后得知,那天竟是我父亲的四十岁生日!我小时,父亲的生日少有客人来,加之我从十二岁起便外出念书,不曾关注过父亲的生日

9、,那天我在撒谎时,同样(省略、忽略)了它。当母亲低声告诉我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觉得心里阵阵绞痛。望着屋外父亲略显老态的身影,我哽咽无语:父亲,我对不起您,不懂事的儿子对不住您啊父亲。这个故事已过去几年了,虽然父亲从没提起过它,这个故事或许就和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一样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与日俱增。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2、从文章中找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用“ ”画出来。3、文章已经用“”分好段,请你概括第二、三段的大意。第二段:_ 第三段:_ 4、结合文章内容填空:“父亲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是因为 _ 。文中“我”的情感在不断变化着:由一开始的_ 到后来的“不安”,再由“不安” 到最后的 _ 。5、看着窗外无情的滂沱大雨,念着雨中的父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请根据文意,写出“我”当时的内心想法。(不少于30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