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 岳麓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783813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 岳麓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同步训练(岳麓版八年级下)自主广场我夯基 我达标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时间是()A.1964年B.1966年C.1967年D.1970年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大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再认能力。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地位。因此选A项。答案:A 2.右图是我国用运载火箭顺利送入太空轨道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该事件发生在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90年代思路解析:注意与原子弹爆炸的时间相区别。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

2、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答案:C 3.(2005海南中考,28)他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就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A.侯德榜B.邓稼先C.钱学森D.袁隆平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与再认能力,可以直接确定答案。答案:D 4.接受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批示制定“863”计划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我们可以从制订于1986年这个时间来判断出答案。答案:C 5.(2006湖南长沙中考,8)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A.邓稼先B.

3、钱学森C.袁隆平D.王进喜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答案:C 6.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提出了()A.科教兴国战略B.闭关锁国政策C.“863”计划D.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区思路解析: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的航天技术开始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起步。1986年,邓小平接受四位科学家的建议,批示制定“863”计划。答案:C 7.196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答案:东风1号

4、19678.列举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取得的三项重大科技成果。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列举题。做好列举题,一定要认真理解题意,找出“题眼”;其次是根据题目的要求,采取适合题目要求的办法答题,注意所列各项均应符合题意要求。本题要列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关于时间方面的限制。答案:原子弹成功爆炸;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我综合 我发展9.下列科技成就中,不属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是()A.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B.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C.地对地中程导弹发射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思路解析:此题是否定选择题,主

5、要理解卫星和飞船的发射属于航天技术,导弹发射则不属于航天技术方面。答案:C 10.下列对“863”计划的理解,正确的是()该计划由863项科研目组成该计划是由四位老科学家提议实施并由邓小平作出批示该计划经过数百名专家论证该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863”计划的倡导者是王淦昌、王大珩、邓稼先、杨嘉墀、陈芳允。A.B.C.D.思路解析:本题主要理解认识“863”计划的实施和主要内容。提出“863”计划的四位科学家中不包括邓稼先。答案:C 11.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用杰

6、出文学家和科学家等知名人士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是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具有历史性的意义。1999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巴金、陈景润、袁隆平3位杰出文学家和科学家获此殊荣,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其中,袁隆平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A.创作了感染几代人的文学巨著家春秋等,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B.在证明“哥特巴赫猜想”中取得突破性成就,被誉为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人C.在世界上率先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D.以毕生精力投入中国的核试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知识的

7、再现和再认能力。对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的贡献要能正确的辨析。A项是文学家巴金的贡献,B项的成就由数学家陈景润取得;C项是袁隆平的成就,D项在课文中有所表述,是邓稼先。答案:C 12.识图回答:右图是江泽民总书记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左)和袁隆平(右)的合影。请回答:(1)袁隆平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你所知道的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3)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思路解析:了解我国著名科学家的事迹,学习这些科学家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精神。答案:(1)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8、和质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钱学森、邓稼先等。(3)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13.阅读下列材料:“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能增产20%30%。现在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已推广到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请回答:(1)“籼型杂交水稻”技术是谁最早培育成功的?他因此获得了怎样的称号?(2)“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及其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了解“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对世界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答案:(1)“籼型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2)“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说明了我国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也进一步说明了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