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78251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关键词 艺术 情感投入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高尚的品格 艺术鉴赏能力 内在驱动力 论文提要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落实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练,获得英语知识和为交际初步锻炼运用英语能力的根本途径。要提高英语课堂分钟效率,就要正确把握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把“教”的规律建立在“学”的规律之上。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如何“教好”,更应该重视如何去帮助学生“学好”。 应尽力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把英语课搞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保持对英语课的浓厚兴趣。兴趣促进成功,成功促进兴趣,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班主任工作是一

2、种艺术活动。班主任工作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许多共性,比如表达的情感性、习得的领悟性、表现的综合性等。班主任工作艺术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在表达过程中必定有大量的情感投入。小说家是这样,诗人是这样,演员是这样,画家也是这样,教师更是这样。据说,法国伟大的小说家福楼拜在写到小说的主人公中毒身亡之时,作者全身竟也出现了中毒现象。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他(她)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乃至整个生活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的,学生的欢乐是教师的欢乐,学生的悲伤是教师的悲伤,学生的成功便是教师的成功。 一、粗与细的艺术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

3、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是使其改正缺点,优点得以充分发展的保证。如:一天数学老师对我说我班有学生完全照抄数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我就私下里调查了一下,原来是我班一名女同学书包里面有数学练习题的答案,我就

4、直接把她找来询问,出乎我意料的回答是:“我没有。”尽管我苦口婆心告诉她:答案是用来参考的,而不是照搬的,以后有不会的题目可以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你把答案交给老师,先替你保管,等放假时再还给你。可她就一口咬定她没有。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女孩子,因为妈妈早逝缺少母爱而有些偏执,身上的坏毛病很多,每天洗脸按时洗澡都要老师提醒,稍有不如意就大声吵嚷,同学们都很宽容她,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已经不再象一只离群的孤雁了。然而正是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宽容和帮助让她有点恃宠而骄。正当我明知道她在说谎却无从下手的时候,她主动说,老师*也有答案,你可以检查他的书包,我说,那我也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检查你的书包吗?我

5、这样说本来是想敲山震虎,又一次让我意外的是她仍斩钉截铁地说:“可以。”我连续两招都没奏效,不禁怀疑是否同学们给我的信息不属实?她真的没有。不管怎样,最后只好去检查她的书包了,我希望的结果是:书包里面根本没有,就可以说明她根本没有答案,说明她没有说谎,我还可以用这件事情教育同学们,一箭双雕。然后就出现了下面的场景:两名小组长检查她的书包,真的没有。但是突然一名小组长说,老师,她凳子下面有一张纸,打开一看,正是我要寻找的那份答案。这时我用严厉的口吻问:“这是怎么回事?”她急忙结巴着说,“老师我不知道,那不是我的。”我说,“那好,把它给我吧,不管是谁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们要记得学习要自己动脑,

6、谁思考地多谁就会越聪明。这件事情到此为止。类似的事情我不希望再在班级里面发生。”然后我就若无其事地拿着那份答案走了。然后我悄悄从观察窗里面观察那位女同学,发现她好半天都在愣神,若有所思。下课后我又把她单独叫到办公室里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隐藏答案的,可能只是想参考一下,没想到正好有人照抄答案,发生了这样的巧合。”她立刻说,“老师我没抄,真的没抄。”我说,“老师相信你,不过这份答案怎么会跑到你的座位下面呢?而且皱巴巴,脏兮兮的。是谁这么不知道爱惜学习资料啊?”她立刻接口说道“就是啊,我的那份比这份干净多了。”说完她立刻就用手去堵嘴,不过已经来不及了,她的口误已经道出了实情。就这样为了教育她

7、不说谎我分别用了启发诱导法、坦白从宽法、敲山震虎法、细心观察法、单独谈心法、欲擒故纵法、混淆视听法、请君如瓮法等多种教育艺术,该粗的地方粗,该细的地方洗,最后她主动向我交了一份检查,而且说一定以诚实为荣,以说谎为耻,永远改掉自己说谎的坏毛病。 二、想与干的艺术 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像根据后进生特长大胆使用后进生等,都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想对头了之后就要做,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当然,做的过程也同时要思考原方案的利弊,随时调整、丰富和完善。比如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我针对他们的娇惯任

8、性、意志薄弱等弱点,从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了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进行树立远大理想、人生观教育;坚持日常生活规律化要求,培养自我约束力。可是,实践一段后,我发现这些活动对另外一部分学生缺乏吸引力,难于把他们完全凝聚在班集体之中。于是又补充了另一种方案,创造磨练意志品格的机会,如利用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如拔河、踢毽子比赛、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困难中锻炼,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严与活的艺术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要严要求,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指教师提出要求时要有严厉的面孔,而是指要求应严格,

9、并做到切实可行,坚持不渝地贯彻到底,而且要严在理中,严中有爱。用任小艾的话说:“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不会“不变速”前进。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四、缓与急,虚与实的艺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劝延长教育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如果

10、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他迫切想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不够理想。例如:教师拟对学生严格要求,但是如果一开始就马上实施,有一些学生可能就会把自己的真面目隐藏起来。教师不妨先放松要求,把自己严格的一面掩盖起来,以仔细观察学生的变化。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便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学生状况,一些习惯不良、规范不好的学生也会逐渐露出马脚,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可显现出自己真实意图,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此所谓“欲擒故纵”之法。放松是“虚”,收紧乃“实”。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好的班主任犹如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而要能出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珍品,艺术家本身就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艺术鉴赏能力及超强的艺术表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