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77856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考试答题技巧与方法一、 课内/课外现代文、记叙/小说/散文 表层语境义(结合情节写,如情节题目带有修辞手法,还要解释基本义) 含义 深层主旨、感情、心理 贯穿全文的线索;1.题目 象征寄托了情感; 作用 概括了重要情节; 揭示文章主题;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或对的思考; 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富有表现力的词(形容词、动词、叠音词)格式:“”写出了,表达了情词 感/主旨. 加点词:基本义+语境义+表达效果(心理形象、其他艺术效果等). 修辞手法:格式:运用了修辞手法,通过词(把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写出了(情景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表达了情感.2.赏析 句子 表现

2、手法(5种人物描写、正侧面描写、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句式特点(例:反问句:句式整齐等).注:赏析句子之人物描写:格式:运用了人物的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情绪,表现了情感. 语言风格(如朴实、口语化等) 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兴趣、思考;点题(题目).结构 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 结尾:首尾呼应与上文呼应;总结全文;篇末点题(主旨或题目); 句子 下空白(含蓄、回味无穷、想象空间). 作用 开头:引出下文.3、 中间:承上讲,启下讲.内容 结尾:点明中心,(突出)揭示主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形象/心理. 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又叫景物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3、为下文做铺垫(先)/推动情节发展(后)4、突出/深化主题. B:社会环境: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修辞手法: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 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 夸张:突出强调了/引起共鸣,增强感染力 排比:突出强调了,增强语势3、作用 反复:突出强调了,增强语势(如是间隔反复:首尾呼应) 对比:把与作对比,突出强调了/侧面烘托特点/中心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兴趣/设置了悬念(要注意结构上是否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引用:引用了,

4、更好地说明了,增强说服力/情趣 反问:加强语气 插叙: 补充交代情节/为情节做铺垫 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突出了中心 内容情节的作用 某情节/词语在文章中(常出现)的作用 主旨方面的作用、说明文 举例子:举_为例(或列举_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说明了_(事物)的_特点,便于读者理解,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作比较:通过_与_的对比(比较),突出强调的说明了_(事物)的_特点,更增强了表现效果(增强了说服力). 列数字:包括确数和约数用表示_(准确、估计、推测)的数字,准确直观地说明了_(事物)的_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人信服). 打比方:把_(本体)比作_(喻体)或用喻体比喻本体,生动形象

5、地说明了_(事物)的_特点,化抽象为具体,更易使人理解.4.说明方法及作用 分类别:用分类说明的方法,解释了_(事物)的_特点,便于读者区分、理解,增强了说服力. 下定义:通过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从本质上揭示了_.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_(事物)的_特点,使说明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易于读者理解. 摹状貌:对_事物的_特征进行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事物)的_特点. 作诠释: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_(事物)的_特征加以具体解释,深入浅出,使说明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 引用:(1)注意事项:a.引用名人的话,可能是表现_(事物)的_特点,是为了点出_;b.放在开篇引用古诗词,增强文章的感

6、染力(诗情画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回味的空间;c.引用俗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格式:引用_,具体有力地说明了_(事物)的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增强了说服力.此外还要注意它是否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例如在开篇引出下文或中间过渡) 总结:说明文的一般作用格式:字面含义+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一般作用(“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生动/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5.说明文特点:准确、简明、周密、科学.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 按描写对象分 事理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6.说明

7、文类型 一般说明文 按语言特色分 生动说明文7.结构形式:1、总分式 2、并列式 3、递进式8.说明文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a.从主要到次要 b.从现象到本质 c.从整体到结局 d.从概括到具体 e.从原因到结果 f.从一般到特别 g.由浅入深 9.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当时”等表时间。(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10

8、.指示代词“这”“此”的作用方法提示:带着问题顺藤摸瓜向前找,直接或概括摘录,务必要替换代词,代入检验。(“此”指代内容一般在“此”字上文的几层或几句中。) 二、其他、联词成句1、审清题目要求(哪几个词,什么关联词,什么修辞,主题是什么,是描述还是议论)所写内容一般要出现主题词一次以上,描写主题的文字要占大部分的篇幅;2、创设一个合理的情境,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注意内容、逻辑、修辞是否合理,字数限制;3、检查一遍(错别字;字数;是否通顺;修辞是否合理)、病句病因(1)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介词短语在句前,要看清楚句子是否缺少主语) (3)语序不当(4)不合事(常)理 (5

9、)成分多余 (6)用词不当 (7)并列或分类不当 (8)否定不当(“避免”“防止”“忌”与“不”同时使用)、补写心理活动的技巧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1.第一人称(不打双引) 2.与上下文衔接(上文情节+题干情节+下文情节) 3.符合主旨、材料题概括1、一段文字: 明确共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筛选重点词语,明确主要意思; 根据字数限制,组织答题.2、几段文字:要看每段说什么,段与段是什么关系,找出导语,再补充导语没有的其他信息(如主语)、拟标题的方法:简洁、什么人什么物,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从导语中浓缩. 一句话新闻:要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表现手

10、法1、对比 2、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4、伏笔 5、铺垫 6、悬念 7、象征 8、动静结合 9、以动写静 10、虚实结合 11、前后照应 12、欲扬先抑 13、托物言志 14、借景抒情、名著阅读1.“请结合选文情节,概括的性格特点”这类问题怎么答?现代文同样使用 A性格举例+评价A性格一句话总评:(几大性格)+逐一分评 B性格举例+评价B性格 C性格举例+评价C性格2.艺术特色:总评+举例+分析评价(总评要换一种表述)病句小练:请在第一小题错误选项后的横线上写出病因,并在第一、二小题的原句上进行修改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

11、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_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_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_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_2、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A主语残缺 B谓语残缺 C宾语残缺 D主谓搭配不当E动宾搭配不当 F语序不当 G不合书理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 )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 )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 )听了姜素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 )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 )知 识 检 验一、病句(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