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755740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高职高专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一、专业建设概要3二、专业建设的基础3(一)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雄厚3(二)教改成果显著,团队结构优良4(三)依靠集团优势,发展矿山机电4三、专业建设思路4四、专业建设目标5(一)专业发展目标5(二)人才培养目标5(三)教学质量目标6五、专业建设内容6(一)推进校企对接6(二)探索系统培养7(三)强化实践育人8(四)转变培养方式10(五)建设教学团队11(六)实施第三方评价11六、改革举措11(一)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采取的主要办法11(二)专业建设措施保障12(三)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13(四)政策保障14(五)专业建设的经费保障15(六)专业建设的质量控制15七、专业建设进度与绩

2、效考核指标15八、专业建设预算20九、专业建设的亮点与创新21一、专业建设概要煤炭是国家重要能源之一,随着年产量的不断提高,煤矿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现,为此,国家高度重视煤炭生产的安全问题,把煤矿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本项目以矿山机电专业(矿山防爆方向)为核心,带动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群的建设,创建本专业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与职业对接、专业主干课程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开发建设适应改革要求的一系列教学标准文件、教学管理文件,建设完成涵盖虚拟资源、网络资源的教学资源库,全面落

3、实以行动导向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社会机构、国际院校等之间的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建设、资源共享、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学生考核与评价、师资实践培训、聘请教师、员工培训、应用技术研发、教育理念方法创新、学历继续教育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合作,构建专业建设体系运行效果的自我评价机制,建设一支具有专业带头人引领的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实践教学能力突出并能深入贯彻落实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平台,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教育目标,使毕业生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本项目建设总投入资金680.2409万元,其

4、中中央财政投入213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26万元,企业投入241.2409万元。 二、专业建设的基础(一)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雄厚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黑龙江省双鸭山矿务局职工工学院,1949年建校,独立办学,隶属双鸭山矿务局,2004年晋升为高职院校,有着近62年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经验。学院现有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9万元。现有专职教师185人,副高职90人,省级骨干教师3名,硕士以上学历28人。现设有采矿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等8个教学系部,22个招生专业,今年招生15个专业。学院紧密结合黑龙江省建设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依托行业与区域优势,

5、凸显学院 “学生第一、实践第一、就业第一”办学理念,拥有数控技术中心等5个校企共管的校内实训中心,校企共建流动学校、流动课堂,建立了4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与实施了“学中做、做中学”课程体系, 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80,就业率达95。我院毕业生遍布于东北、西北等许多省份,并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二)教改成果显著,团队结构优良学院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机电工程系组建四个教学团队,其中矿山机电专业有两个教学团队,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色、院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机电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

6、授、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共10人,讲师8人。硕士学位6人,本科20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名师4个,专业带头人4名, 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教学团队2个。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成电工与电子实验室、单片机与PLC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钳工实训室、矿井运输实训室、采机实训室等及煤电化职教集团60个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创建“校中厂(矿)、厂(矿)中校”,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生中级工证书获得率8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5。已经有部分学生在企业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开展技术服务2项,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812人次。(三)依靠集团优势,发展矿山机电 2011年7月,以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7、为主体组建了黑龙江煤电化职业教育集团,合作的学校15所,企业30家。职教集团极大地促进了矿山机电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不但给矿山机电专业的教学、科研、实训、带来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大大增强矿山机电专业办学综合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作用。三、专业建设思路利用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契机,开发创新适应矿山机电专业(矿山防爆方向)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以教育新模式为中心,完成专业项目建设的各项内容。同时,特别注重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工学结合的教材建设、配套教学文件的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学生技能大赛、拓宽多方合作、组织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师资队伍建设

8、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建设、狠抓项目建设的质量,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一)通过创建全新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实现项目建设的全部内涵。1.深入企业深度调研,探知企业所需人才类型,以毕业生职业生涯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确定课程体系框架。2.以矿山机电专业(矿山防爆方向)为依托,以职业典型活动事件构建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项目载体,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培养矿山防爆方向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贯穿渗透教育的全过程。4.多元主体合作,体现教育的开放性,使学生职业能力升华,并保持专业建设的先进性;5.设计职业教育模式运行效果的自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价机制。(

9、二)突出解决好专业教学目标与职业对接、专业主干课程与岗位技能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等,使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要求。(三)突出多元主体合作、多维合作、多角度合作、深层次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办学,保持专业建设的先进性和永久性。(四)在落实好课程开发、落实行动导向教学、强化教学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同时,突出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形成目标系统,有机融合在课程体系之中。(五)立足于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为社会提供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六)开展职业技能的社会培训服务工作,提高社会人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机会,减轻社会压力。四、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煤炭是

10、我国的能源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在我国是很重要的能源工业,我国在煤炭工业上的人力投入、成本投入居世界之首。目前在我国统配煤矿中,煤炭产量中的2/3以上是依靠综采机械化,因此我们在发展机械化的同时,充分发挥煤矿大型机电防爆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以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实现安全高产高效。矿山机电设备发展迅速,目前,液压技术已经普及,电子技术已开始应用,将来的发展趋势将向遥控智能防爆型方向发展。(二)人才培养目标利用黑龙江省煤电化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制造业及国家的12个振兴产业对矿山机电紧缺型人才的需求,矿山机电专业(矿山防爆方向)将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良好工作态度、

11、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创新发展能力;具备较强的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具备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的设计选型、运行、检修、维护、管理及技术改造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获得煤矿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三)教学质量目标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专业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以及顶岗实践等教学环节,使职业岗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划分的三级教育目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实际效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并在后期的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

12、建设目标,创建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全面地实现专业建设的五个对接,促进专业教学目标与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保持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引领同类专业,提升办学水平。五、专业建设内容(一)推进校企对接1.校企合作本专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上,做了更为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准备,立足双鸭山,着眼黑龙江,放眼全国煤炭行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煤炭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和黑龙江煤电化职业教育集团双鸭山地区八大煤炭企业和中国矿大成教院、辽宁工程大学等院校合作,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院矿山机电专

13、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参与,实习场所的提供,学生就业的指导,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形成真正的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方面,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利用学校的智力资源,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对在职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规范校企合作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加强校企之间的文化融合,让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校园文化走进企业,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为学生的实习尤其是顶岗实习提供稳定的场所,同时还能够协助学校进行高质量全方面的管理,有助于保证实践教

14、学的质量。2.工学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大力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目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1)工学结合主要形式结合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矿山机电专业(矿山防爆方向)推行工学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特征是模块化教学,内容呈开放性和职业性;教学方法多为教、学、练结合,手把手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式;“双证”融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学校(教室)和企业(实训基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和外聘行业企业

15、专家为主体,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真实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以能力培养为主。(2)工学结合对课程体系的要求实施工学结合,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能力为主,注重技能培养,以实现岗位目标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学一体化教材编制,教材编写人员和教材编写的内容以及教材的选用要体现工学一体化。首先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有来自学校的教师,更要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其次,教材编写的内容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应取自于工,用之于学。要吸纳本专业领域的最前沿、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第三,教材的选用要听取用人单位、企业或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相关企业的意见,避免教材的内容滞后于现场实际。(3)推行工学结合的举措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大力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采取激励机制,设法调动教师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探索系统培养 1.课程体系设置通过分析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重构确定新的支撑课程。课程体系结构总体分为三大部分:基础性课程;核心能力课程;行业能力课程。(1)基础性课程:其目标是培养高职学生基本文化素养。 (2)核心能力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向本专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