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提灌站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754499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提灌站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十二五”提灌站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十二五”提灌站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十二五”提灌站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十二五”提灌站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五”提灌站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提灌站规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工程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 年)四川省农业厅机电提灌处农村机电提灌设施是我省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 业的主要标志之一。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是关系四川农业与农民 根本利益的重要公益性事业和重大民生问题;是提高我省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基础性工程。,十二五”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也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加 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工程建设,十二 五”规划,对于积极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新机遇, 强化农

2、业基础地位,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十 二”期间发展战略部署,指导全省机电提灌科学发展。根据中 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 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共 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 定、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规划,结合我省机电提灌建设实际,编制本规划。一、我省农村机电提灌工程建设基本现状(一)基本情况1. 机电提灌工程成为四川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

3、 分。全省农村机电提灌总动力达 56 万台,424 万千瓦。其中, 固定提灌站 5万多处,装机 11万台,163万千瓦,灌溉面积 1200 万亩。在固定提灌站中,93%装机容量在 11至55千瓦之间。一 级提水的固定提灌站有 4.695 万处,占总处数93.9%,装机145 万千瓦;二级提水的固定提灌站 3000多处,占总处数6%,装机 15万千瓦;三级以上(含三级)提水的固定提灌站不到 100处, 占总处数 0.1%,装机 2.25万千瓦。此外,全省建成了一批公共 抗旱救灾服务队和一批效益显著的机械化节水灌溉工程。2. 机电提灌工程成为四川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我省农业 普遍为水旱轮作,常年

4、发生春、夏旱和伏旱,机电灌溉工程设 施已成为我省农业春季,双抢”保栽插、夏季抗旱保粮、冬春 提蓄水以及丘陵山区农村人畜饮水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机电 灌溉工程设施是以机电工程为手段对江河等自然水源及水库、 堰、塘和渠系等工程水源进行提水输水,以实现对高于水源的农 田尤其是水稻田的灌溉,发挥着为水库、堰、塘和渠系调水冲 蓄、解决人畜饮水、移动提水输水、机械化节水灌溉、抗旱排 涝救灾等重要作用。目前,全省机电提灌常年提水量35 亿立方 米以上,提灌总面积达 2078万亩(其中 800万亩灌面与蓄水、 引水工程灌面交叉统计),占耕地面积的 30%。3机电提灌工程成为丘陵地区解决,水”问题的根本出路 之

5、一。我省农业的主体在丘陵,难点也在丘陵。丘陵地区水低 田高,降雨不均,虽江河纵横却“十年九旱”,需要依靠机电灌 溉工程设施“提水到田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 目前丘陵地区机电提灌动力和灌溉面积占全省总量的 65%以上。 丘陵地区除沟坝区域可以实行自流灌溉外,较高的那天几乎都 需要依靠提水灌溉;许多旱山村、旱坡地及乡村人畜饮水也需 要积淀提灌解决。二)主要问题1. 农村提灌设施普遍严重老化,改造维修任务重,新建缺 口大,历史欠账多。 我省现有提灌设施 70%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遍严重老化失修,不堪重负。全省带病运行的提灌 设施超过 65%,瘫痪、半瘫痪状态的占10%-15%左右,

6、大部分设备是依靠艰难的维修勉强支撑,老化失修和新建匮乏的问题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紧迫。这种状况如不根本改变,历史欠账 将积重难返。2. 农村提灌设施运行困难,严重危及四川农业,阻碍现代 农业发展。提灌设施老化失修造成设备运行困难,突出表现在 设备故障频繁、效率下降、成本激增、维修困难、安全隐患突 出,全省 70%以上的提灌泵站装臵效率难以达标。同时,还造成 灌面缩减,部分农田由水田变旱地,甚至撂荒弃耕,严重影响 了我省农业生产,加剧了粮食产量波动和旱灾灾情。3.农村提灌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较长时间以来部分干部对农村提灌设施建设的 公益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7、不足。提灌设施是农村公益性农 田水利基础设施,但我省在提灌设施建设上仍存在政策措施不 够、资金渠道不畅、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不合理的问题。我省 公共财政对农村提灌设施建设的投入自上世纪 80年代后就一直 不足,目前全省农村提灌设施的修复改造资金缺口就超过 15 亿 元。4、灾害损失严重。“5.12”地震以及2010年全省局部地区 严重洪灾给我省农村机电提灌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失,致使机电 灌溉设施雪上加霜,严重制约我省农田灌溉和粮食生产安全及 农村稳定。二、农村机电提灌工程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 主要目标任务(一)机遇与挑战1、加快机电提灌工程设施建设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 展的迫切需要。

8、由于提灌设施建设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 不移民,运行成本低,且分布灵活,易于形成灌溉体系,抗旱 能力极强,尤其适应四川地貌特点,因此自上世纪60 年代起就 成为解决四川农业用水稳粮增收的主要选择之一。多年来农村 机电提灌站为保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立下汗马功劳。随着极端 气候增加,干旱加重,机电提灌工程设施在我省农业生产和抗 旱减灾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农民群众对兴修提灌设施充满了强 烈期盼,纷纷通过信访上书、村民一事一议、阳光政务”热线 等各种形式反映兴修提灌设施的要求。基层党委政府、各级人 大政协也从解决农业生产、民生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 发多层次地要求增加机电提灌工程设施建设的投入。2、

9、加快机电提灌工程设施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省委、 省政府有关决策的具体举措。201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 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 “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农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 和农田林网建设”。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2010年1号文件关于进 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的意 见指出“全面启动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认真实施大型机电 灌溉工程更新改造”;“实施以耕地质量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 建设工程,实现四网(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加大 机电灌溉工程建设是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支持三农,改善民生, 强化农业

10、基础设施建设”部署的必然选择。3、农村机电提灌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已成为我省加快发 展提灌设施的重要保障。自 1972 年省委、省政府决定恢复成立四 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后,农村机电提灌的行政管理职能一直由农业 农机管理部门负责。 1996 年 8 月 17 日,四川省第八次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 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 例明确规定:“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主管全省农村机电 提灌工作”。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 支持、关心下,农业农机部门励精图治,引导、组织社会资金和群 众积极参与机电提灌建设,我省农村机电提灌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农业生产

11、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农业农机 部门机构健全,体系完善,具有 30多年机电提灌工程建设管理经验, 有一支较强的技术管理队伍,完全具备实现机电灌溉加快发展、又 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 观,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四川省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及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四川省 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 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通 过机电提灌工程建设,实现灌区水资源合理配臵和有效利用,提高 农业

12、旱涝保收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将农村机电灌溉工程 设施建设作为四川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四川农业 和粮食生产安全、抗旱减灾的基本保障;作为四川省富民惠民的重 要民生工程。科学规划,大力投入,发挥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提供支持。(二)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科学建设的原则。立足省情、农情,因地制宜, 尊重农民意愿,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 生态,注重与其他水利工程措施的相互配套完善。规划统一部署, 实施分步推进,项目按轻重缓急,资金统筹协调。在机电灌溉老灌 区以技改为主、新建为辅。机电灌溉工程发展

13、的目标、速度、规模 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 实现。工程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可行、确保质量、达到标准。2、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始终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用 水难” “灌溉难”,提高抗旱减灾能力作为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要突出解决群众需求迫切、受益面宽、影响面大、项目效益显 著区域的农村机电灌溉问题;要以人为本,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 生活的民生问题;解决抗旱、排涝、救灾的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问 题;解决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特别注重投入产 出的经济性问题,通过科学优化的勘查设计建设和加强管理提高工程效益。3、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机电

14、提灌工程是公益性基础设施,按照公益事业和公共财政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实行财政分级负担,组织引导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建设和 管理维护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群众主人翁责任感,鼓励各种社会资 金投入农村机电提灌工程设施建设。4、建管并重、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加 强技术队伍培训,创新建管方式,强化监管职责,保证建设质量。 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总结、完善养护管理制度, 落实管护措施,巩固建设成果,实现机电提灌工程可持续利用和良 性循环发展。5、安全运行、节能高效的原则。以实现安全运行、节能高效、城乡防洪减灾安全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技

15、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机电提灌工程运行可靠性和装臵效率, 把水土资源的节约、保护和节能降耗放在突出位臵,实现节本增效,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主要任务与发展目标1、到 2015 年,完成机电提灌工程建设 3.09 万台/49.27 万千瓦;农村机电提灌常年提水量由 35 亿立方米提高到 40 亿 立方米;恢复改善提水灌面 246.6 万亩,新增提水灌面 208 万 亩;旱坡地的机械化节水灌溉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械化节水灌 溉面积实现 5.68 万亩以上;建设抗旱服务队648 个,抗旱服务 队普及到乡;新建机井新增农田灌面 16.89 万亩。2、到2015 年,基本完成省政府确定的80

16、个现代农业产业 基地强县特色产业的机电提灌工程设施建设。按照四川省农 业发展上台阶建设项目规划,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农 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重点,基本配套完善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重点项目需要的机电灌溉工程设施,改 变项目区基地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增强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实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目标。3、到 2015 年,全省农村机电提灌总面积达到 2200 万亩, 基本满足农村机电灌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群众用水基本需要, 奠定全省适宜区域基本实现农业灌溉机电化的坚实基础。4、年度目标任务规划(见下表)四川省机电提灌设施建设项目年度任务分解表(2011-2015)项目提灌站技改提灌站新建抗旱服务队节水灌溉机电井年度.(台/万千瓦)(台/万千瓦)(个)(万亩)(台/万千瓦)合计7719/2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