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746683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第一节 生物药剂学 概述1、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不包括 ( 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2、以下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 药物的包装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是 ( 分布 ) 、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的过程是 ( 代谢 ) 、药物在机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及由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 消除 )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 ( 吸收 ) 、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由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 排泄 )口服药物的吸收 1、 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 ( 小肠的有效面积大 )2、 下列不属于影响药物溶出有效面积因素的是 ( 药物的多晶

2、型 )3、 关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叙述正确的是 ( 弱酸性条件下药物吸收增多 )4、 内容物在胃肠的运行速度正确的是 (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 5、 食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的是 ( 维生素B2 )6、 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 ( 药物的理化性质 )7、 首过效应主要发生于下列哪种给药方式 ( 口服给药 )8、 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为 ( 被动扩散 )9、 以下转运机制中药物从生物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的是 ( B和C选项均是 )10、 对药物胃肠道吸收无影响的是 ( 药物的旋光度 )11、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

3、12、 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的是 ( 小肠可能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吸收较理想的部位 )13、 主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 不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14、 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15、 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16、 可作为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的部位是 ( 结肠 )17、 对一些弱酸性药物有较好吸收的部位是 ( 胃 )18、 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是 ( 小肠 )19、 栓剂吸收的良好部位是 ( 直肠 )20、 大多数药物透过生物膜是属于 ( 被动扩散 )21、 逆浓度梯度转运是属于

4、( 主动转运 )22、 药物在载体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是属于 ( 促进扩散)23、 单糖透过生物膜是属于 ( 主动转运 )24、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 血脑屏障 )25、 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 ( 胃排空与胃肠蠕动 )26、 药物的分布 ( 血脑屏障 )27、 药物的代谢 ( 首过效应 )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1、 下列关于直肠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 距肛门口6cm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2、 静脉注射的缩写是 ( iv )3、 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从片剂改成静脉注射剂,其剂量应 ( 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 )4、 下列关于药物注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所有的注射给药都没有吸收过

5、程 )5、 不涉及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 静脉注射 )6、 有首过效应的是 ( 口服给药 )7、 没有吸收过程的是 ( 静脉注射给药 )8、 控制释药的是 ( 经皮全身给药 )9、 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的是 ( 肺部吸入给药 )10、 210m的粒子 ( 支气管与细支气管 )11、 大于10m的粒子 ( 气管 )12、 23m的粒 ( 肺部 ) 药物的分布1、 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 主动转运 )2、 关于药物血管通透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低分子量非水溶性药物易透过肠道和肾部毛细血管壁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药物血药浓度与药效成正比关系 )4、 一般

6、来说,容易向脑脊液转运的药物是 ( 弱碱性 )5、 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低,说明 ( 表观分布容积小 )6、 安替比林在体内的分布特征是 (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相等 ) 7、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 ( 血浆蛋白结合 )8、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 ( 给药途径 )药物的代谢 1、下列关于影响药物代谢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酶抑制剂可以促进药物的代谢 )2、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通过肝脏时有一大部分药物被代谢掉,此过程叫做 ( 首关效应 )3、下列不适用于非微粒体酶系代谢的药物是 ( 小分子药物 )4、肝脏代谢以哪种反应为主 ( 氧化反应 )

7、5、下列影响药物代谢因素错误的是 ( 生产厂家 )6、混合功能氧化酶主要存在于 ( 肝脏、肾脏、胃肠道、皮肤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药物原来的体内过程,组织对药物的感受性,药物的理化性质等发生变化而引起药效学和药动学变化 (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使体内药酶活性、数量升高 ( 酶诱导作用 )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导入功能团 ( 第一相反应 )药物连续使用后在组织中浓度逐渐上升的现象 ( 蓄积 )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率 ( 生物利用度 ) 药物排泄 1、 以下选项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含有药物的血浆体积的是 ( 清除率 )2、 V下列过程中哪一种过程

8、一般不存在竞争性抑制 ( 肾小球过滤 )3、 药物排泄最主要的器官是 ( 肾 )4、 关于肠肝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肠肝循环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缩短 )5、 尿液呈酸性时,弱碱性性药物经尿排泄的情况正确的是 ( 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药动学概述 1、 关于药物动力学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 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路要走 )2、 通常情况下药动学中经常作为观察指标的是 ( 血药浓度 )3、 关于药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4、 对于一级过程消除的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与生物半衰期的关系是 ( t 1/

9、2=0.693/k )5、 对于清除率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 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6、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 2.0h ) 通过公式t 1/2=0.693k既可计算。7、 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效应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 t 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8、 以下可决定半衰期长短的是 ( 消除速率常数 )9、 下列药动学参数具有加和性的是 ( 消除速度常数 )10、 某药物的t 1/2为1h,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度常数kb约为 ( 0.42h -1 )11、 静脉注射某药100mg,立即测出

10、血药浓度为1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 100L ) 12、 静脉注射某药物,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容积是 ( 4L ) 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X0,本题X0=60mg=60000g。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C0表示。本题C0=15g/ml。V=X/C0=60000g/(15g/ml)=4000ml=4L。13、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14、 静脉注射某药物6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5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容积是 ( 40L ) 对于一室模型药物的

11、静脉注射,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X0与血药初浓度C0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 X0/ C0。 15、 多数药物在常规给药剂量时的体内过程通常符合 ( 一级速率过程 )16、 体内药物的变化速率与该部位药量或血药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 ( 零级速率过程 ) 17、 米氏方程用来描述 ( 非线性速率过程 )18、 生物半衰期 ( t 1/2=0.693k 19、 药时曲线下的面积 ( AUC )20、 表观分布容积 ( V=X0C0 )21、 清除率 ( A.Cl=kV )22、 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的药物 ( 单室模型药物 ) 23、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

12、( 肠肝循环 )24、 服用药物后,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 生物利用度 )25、 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 ( 表观分布容积 )26、 升段坡度 ( 吸收速度 )27、 降段坡度 ( 消除速度 )28、 达峰时间 ( 吸收与消除 )29、 曲线下面积 ( 吸收药量多少 )药物应用的药动学基础1、 下列不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是 ( 血药浓度不能预测药理作用强度的药物 )2、 可以采用首次给药负荷剂量的药物类型是 ( 中速消除类药物 )3、 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药物半衰期保持不变 )4、 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中,用于反映酶或载体系统的催化或转运能力的参数是 (

13、 Km )5、 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清除该药99需要的时间是 ( 23h ) 已知k=0.2h、C=1C0,带入公式C=C0*e-kt,得t=23h 6、 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在一个剂量间隔内(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所得的商 )7、 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 18 )8、 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是 ( Km,Vm )9、 本题主要考查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dCdt=VmC(Km+C)式中:-dCdt是物质在t时间的浓度下降速度,Km为米氏常数,Vm为该过程的理论最大

14、下降速度。其中Km和Vm是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故本题答案应选E。 10、 但是模型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 4L) 本题主要考查静脉注射时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方法。本题X0=60mg=60000g。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C0表示,本题C0=15gml。V=X0C0 =60000g(15g/ml)=4000ml=4L。故本题答案应选D。11、 关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的错误表述是 ( 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99,需滴注3.32个半衰期 )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药代动力学特征。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时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关系式为C=k0(1-e -kt )Vk。式中:k0为零级滴注速度,稳态血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