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738495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在新教材的阅读教学中 ,每篇都有一定数量的课后练习需要处理。在处理过程中 ,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 ,即在练习过程中 ,很多教师还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依赖性和保守性 ,甚至有的教师至今还完全以传统的方法或模式来处理这些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并蕴含着创新意识的练习题。可见 ,优化处理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那么 ,如何优化处理新教材单篇课文后的练习题呢?笔者认为 ,这不仅要弄清练习的一般功能 ,更重要的是必须弄清新教材练习设计的各种从显性到隐性的意图。练习的一般功能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1诊断和反应这既包括教师对学生

2、的所学进行诊断和反应 ,也包括学生对自己的所学进行诊断和反应。教师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拾遗补缺 ,学生也可以依此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自我完善。2消化和稳固这主要指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消化自己所学的内容 ,并且使之强化、稳固。同时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记忆、理解的根底上进行有效地迁移 ,以到达内化的目的。3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 ,来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之后 ,常常会获得一种成功后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而这种感觉又是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内驱力之一 ,但这一点似乎常被人们所无视。练习设计的意图 ,之所以是优化处理所起材况后练习的最主要的依据 ,是因为新教材中的每一道练

3、习题 ,编者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意图十清楚确 ,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这“意图二字 ,才可以“有的放矢 ,百发百中。假设我们对新旧教材中相同课文的练习题作一比照和分析 ,那么可发现新教材练习设计的显性意图:减少练习的数量 ,强调和突出学生在练习中的主体性 ,并大大增强题目的可操作性。例如 ,?小橘灯?一文 ,旧教材8题 ,新教材只有4题。同时新教材中使用了许多表示行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动词 ,并且这些动词的动作还完全是由学生发出的。如新教材中的第三题;“画出文中提及到小橘灯的语句 ,说说小橘打与小姑娘的内在联系 ,文中以‘小橘灯’为标题的含义是什么?而旧教材中内容相似的第二

4、题:“课文用‘小橘灯’作标度 ,着重话写了小橘灯 ,小橘灯象征什么?这对表现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有什么作用?从这两道题的比照分析中 ,那么会很清楚地了解新教材练习设计的显性意图。假设我们再对新旧教材中所有的阅读课文 ,尤其是教读课文的课后练习作一番整体的比照和分析 ,那么又可发现新教材练习设计的隐性意图;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创新思维能力 ,并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旧教材中主要是教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而新教材中主要是教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一般分为四个层次:整体感悟文笔精华语言运用联想比拟。可见 ,新教材四个层次的练习设计 ,不仅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作业的一般功能和作用 ,而且还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有条理的形成和开展。总之 ,鉴于练习的一般功能和作用 ,尤其是新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 ,在优化处理课后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突破几十年来所形成的固定的处理方法或模式 ,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教材阅读教学规律的、有利于各种阅读能力培养的、行之有效的路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