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735902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经济实践论文: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清洁资源,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根据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状况,从低碳经济的起源、发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出发,对低碳经济的典型实践与推进策略以及基本趋势、制约因素和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短述评。关键词:低碳经济;制度环境;低碳技术;气候变化;碳减排;碳排放;新能源;清洁能源一、低碳经济的起源与内涵1低碳经济的起源及发展“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

2、济,其总体目标是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1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8年,联合国环

3、境规划署确定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低碳经济的内涵剖析英国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诠释。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但至今还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现列举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描述:梅森纳(2007)认为,人类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实

4、际是政治和体制上的。3中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4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谢进认为,低碳经济是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5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分析,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政府领导下,以不影响经济发

5、展为前提,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总体来讲,学者们主要是从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层次结构、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评价指标体系等几方面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和探讨。1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孟德凯(2007)指出我国尚未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但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符合我国的当前和长远利益。6宋德勇等人(2009)指出:(1)发展低碳经济,是作

6、为负责的大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顺乎世界潮流、合乎中国国情;(2)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应看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3)继续走高碳工业化的道路,我国极有可能被“锁定”或“固化”在高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之中,成为发达国家转移高碳产业的基地。7金乐琴(2009)在谈到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现实中指出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低碳经济有着一定潜在优势:(1)减排空间大,(2)减排成本低,(3)技术合作潜力大。8黄栋等人(2009)指出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有其内在的动力:首先,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消费会大幅度增加

7、;其次,从国际政治角度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也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最后,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92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了分析。付允等人(2008)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0孟德凯(2007)认为低碳经济模式在实施中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二是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三是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

8、相结合。6金乐琴等人(2009)则强调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一要坚持国家利益;二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积极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113低碳经济的特征林诠(2009)认为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2009)研究认为低碳经济应有以下特征:(1)经济性,(2)

9、技术性,(3)目标性。13杜飞轮(2009)通过研究认为低碳经济应该表现为:(1)低碳的生产方式,(2)低碳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3)低碳的生活方式。14章宁(2007)则通过对丹麦的能源模式进行研究归纳出低碳经济具有如下特征:(1)低碳经济内涵源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低碳的经济也意味着高技术、高投入和高成本的经济),(2)低碳经济代表了部分工业化国家的未来期望,(3)低碳经济的技术基础是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154推进低碳经济的层次结构毛玉如等人(2008)研究认为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可以从4个层面来考虑:(1)区域层面,(2)产业层面,(3)机制层面,(4)技术层面。16万宇艳等

10、人(2009)在运用物质流理论研究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认为可以分别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研究低碳经济,并且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175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向丁丁等人(2008)总结出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并指出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

11、,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18王文军(2009)从内在机制作用上对低碳经济的运行进行研究,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即实施“立体式”控制的经济发展模式。19多位学者分别撰文,从物质流角度对低碳经济进行研究。毛玉如(2008)提出要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建立物质流分析账户,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16。万宇艳(2009)提出物质流分析法可以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

12、象,研究和分析产业能耗与环境负荷变化的关系,对相关物质利用效率特征进行识别,建立物质流管理指标,为企业监测污染、优化流程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并且他们都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176低碳经济的技术支撑王文军(2009)研究指出当前的低碳经济技术开发有:废旧产品与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再生利用以及无害化技术开发,资源效率最大化的技术开发,替代高碳能源的技术开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物质循环减量化技术开发,环保产业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19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2001) 认为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研发规模和速度将决定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规模。20

13、任奔等人(2008)综合研究了国际上低碳技术发展,指出当前低碳经济技术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节约能源技术,二是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碳捕获和埋存技术(CCS)。21付允等人(2008)对碳中和技术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二是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三是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10姬振海(2009)通过研究指出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部门的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227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刘传江等人(2009)依据生态足迹理论,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来论证低碳经济发展的合理性;运

14、用脱钩发展理论来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并论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依据“过山车”理论(EKC假说),通过对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来论证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势。23到目前为止,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衡量和评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理论,更多集中于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碳排放限制等的研究。日本的Yoichi kaya教授(1989)提出了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Kaya恒等式,根据恒等式可直观分析碳排放的4个推动因素: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源(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碳强度)。24同时冯相昭等人(2008)在研究过程中对Kaya恒等式进行了修改,舍

15、弃了残差部分。25施小妹(2009)提出基于能源能阱总组合曲线的图形方法来求解零碳/低碳能源的最小化问题。26徐国泉等人(2006)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weight Divisiamethod,LMD),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27邹秀萍等人(2009)借助EKC(经验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经济水平、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对各地区碳排放的影响趋势,探讨各地区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间的演化规律和可能态势。28三、“低碳经济”的典型实践与推进策略1世界低碳经济的典型实践与推进策略为了应对全

16、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张的形势,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制定了以低碳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张秋明(2005)分析了英国政府为将生物燃料和氢确定为未来低碳运输燃料最有前景的备用燃料,实施的一整套生物燃料鼓励政策,包括燃料税、投入税收、资本补助金、资本减税及可再生运输燃料义务。Treffers(2005)指出,挪威减排温室气体的国家目标是到2050年减排2/3,要通过四步措施来实现:一是各个行业提高能效,如建筑、交通节能等;二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学能源;三是投资碳捕捉和储存;四是减少砍伐森林。29综观各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策略,主要有:法国考虑增设二氧化碳排放税,大幅度增加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