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734837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调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参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报告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11级 4班 2011417614颜辉一 引言又该一年毕业时,对于许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而言, 这个春天显得有点寒冷。 有的大学生当得知自己应聘的单位共收到成千上万份报名简历的时候, 在心头笼 罩已久的就业阴影, 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压力。 产业结构、教育培养质量, 包括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公认的现状, “僧多粥 少”,这也是目前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很多大学生与社会处于“半隔离”状态,对社会,特别是对弱势群体 的了解有限,一旦委以重任就暴露出不善于与人沟通、不能很快融入工作团队、 甚至连基本的为人处

2、世都不会等诸多问题。 加之一些营利性机构没有为志愿者提 供必要的岗前培训, 导致志愿者工作绩效甚微, 难以胜任委派的工作。 工作中的 挫败感不仅使他们的自信心倍受打击, 而且影响能力的发挥和继续提供志愿服务 的热情。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 许多大学生都在大学阶段积极投入社会实践, 为日后工作积累经验, 而志愿者服务占了选择的大部分。 随着志愿服务在中国的 迅速发展, 志愿者在我国所贡献的力量已不容小视,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志愿 服务活动。为此,我们开展了关于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调查。 二调查概况A. 调查时间:2012年2月17日至2011年2月21日,历时五天。B. 调查对象:附

3、近大学在读和毕业大学生。C.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旨在抓住近年来志愿者服务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数量层 层攀升,从志愿者服务这一个方面探讨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为大学生提供 一些经验和方法, 使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有更多的了解, 增加大学生对就 业需求的认知度, 从而提前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 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及未来规划 提供更广的选择空间。 另一方面, 目前志愿服务活动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 通过 调查使更加深入地发现不足,探讨解决措施等。D. 调查方式:采用网络问卷和街头问卷两种方式,共发出3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275份有效调查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 91.7%。注:调查问卷详见附录三调

4、查分析结合调查的相关内容以及查阅所得的相关资料,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调查 数据的分析(一)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的了解程度你对志愿者服务了解多少59%4%11%-I非常清楚L比较清楚I听说过但了解不 多匚了解的很少此次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其中有59%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表 示对志愿者认识比较清楚,有11%的人对志愿者了解非常清楚。26%的人表示对 志愿者了解不多,只有4%的人对志愿者了解很少,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志 愿者服务都有一定的了解,随着志愿服务意识的深化以及志愿服务的宣传, 人们 对志愿者的认识以及服务意识将会更加明确、清楚。你眼中的志愿服务18.10%67.00%匚倡导志

5、愿精神,传递服务文化厂参与社会,锻炼自 我I援助社会弱势群体I流于形式,缺乏实 际意义同时也了解到,有78.4%的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倡导志愿精神,传 递服务文化”,有67.0%的人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锻炼自身 能力”的好机会,也有48.3%的人认为是“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好形式, 但也有18.1%的人认为这类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在谈(二)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情况分析及志愿服务的前景的看法时,大部分人持“看好”的态度,这也反映了志愿服务 活动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6、, 尤其是受到未来社会主力大学生 的看好。以上图表反映了超过半数的青年学生从事过志愿者活动。大学新生一般都愿 意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一般以各类社团为依托,参与各种志愿者服务。 其中有39%被调查的大学生表示,虽然对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兴趣,但还没有充裕 时间和精力参加。有7%的大学生表示参与过很多次志愿活动,这其中毕业大学 生居多,主要原因是毕业大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实习实践机会参与,这样他们觉得能更好得融入社会和体验社会生活。但是也有 4%的同学对志愿服务活动表示不 感兴趣也不想参与。由此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志愿者活动有浓厚的兴趣而且积极参加,未亲身经历过的同学也对此产生兴趣且表示若有机会将投

7、入实践。根据调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志愿者参与就业服务工作, 并组成团队积极探 索“让学生受益、让企业满意”的就业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使就业服务工作的道 路越来越宽。一直以来,大学生与企业之间总隔着一层若隐若现的神秘面纱,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就业中心志愿者团队, 不仅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而且为有效解 决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摸索出可行的途径。 学校通过对就业志愿者进 行的特殊就业指导,让就业志愿者首先建立平和的心态、拥有良好的分析能力、 坚持务实的求职态度,通过志愿者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传帮带,感染和影响 周围更多的大学生多关注就业实质,加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大大缓解了金融危机 外部影响对大学生

8、产生的心理压力。(三)学生对志愿者活动选择情况分析你愿意参与哪一方面的志愿者活动通过调查发现,有38.5%的人选择参与“公益爱心活动”,有22.7%的人选 择“为大型社会活动(如奥运会)提供服务”,有19.5%的人选择参与“日常社 会服务”,只有18.8%的人选择参与与本专业有关的志愿活动。参与爱心活动的 人数比例较高,一方面表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公益心强,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之所以选择为大型社会活动(如奥运会)提供服务的比例较 少,主要是因为高校处的位置,难以接触到层次较高的社会活动。由于最近几年中国承办的大型赛事增多, 志愿者需求不断增长,志愿者在比 赛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

9、重要,大学生在选择参与志愿者活动时也对运动比赛有 更多青睐。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其它方面人们不愿意选择,随着志愿者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未来的志愿者行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2008年奥运会已经在中国成功举办,合理的利用奥运会的影响力,开发奥运志愿者品牌效应,可以推动公众 对志愿者服务的认知、带动公民参加志愿者行动、促进完善志愿者法律法规。而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贯 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推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四)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分析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目的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

10、.00%5.00%自我取向,着重个 人学习与成长,获 取个人内在的满足 感厂人际取向,着重他 人和团体的影响, 结识朋友,获得他 人的肯定。I-情境取向,为了回 应社会责任,并获 得社会的认可。未来取向,为了获 得经验,为毕业工 作准备筹码。0.00%一般而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其积极动机可以分为责任感和个人需求两 类;而在消极动机方面,则主要表现响应权力部门的号召或者有从追随的行为。 根据调查发现,个人需求中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是推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参与 志愿服务的重要原因。以上第一张表中数据显示,22.6%的人着重自我取向,着重个人学习与成长,获取个人内在的满足感;29%着重人际取向,着

11、重他人和团 体的影响,结识朋友,获得他人的肯定;12.9%的人着重情境取向,为了回应社 会责任,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另有36%的人为了获得经验,为毕业工作准备筹码。 由此更多的人相信志愿者活动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增加经验和筹码,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和谐统愿者活动以其庞大的社会规模和崇高的价值理念恰好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赢得社会尊重、获得荣誉、愉悦身心、挖掘潜在能力、获得自我满足等多样的心理需求。 同时它的公益性和志愿性的宗旨也唤起了广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同和积极参与。(五)对志愿者服务时间或次数的调查你愿意从事志愿者活动的时间据调查,有78.7%的大学生是在“双休日

12、”开展志愿服务的,说明大学生志愿服务无时间的集中性,一方面由于各级组织的沟通不畅导致活动冲突,活动意义大大降低。在“活动持续的时间”方面,比例最大的是1.5 3小时,达到了66.8%,位居第二的是35小时,而5小时以上的时间是很少的。 原因主要是因 为各高校要求每次志愿服务时间在 2小时以上的才予以记载和作为评优依据。另外,超过半数的人表示若有机会就参与志愿者服务,因为这项活动不仅仅为未来就业提供实践的机会,更能锻炼人的能力。在责任感和个人需求的驱使下, 也有较多人乐意终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这部分人中多是大学生或是毕业生, 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乐趣,因此更有热情和信念坚持这项他

13、们 引以为豪的爱心活动。据调查总结,参与过多的志愿者活动也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这期间可能 出现他人的不理解或误会。对于正值学习黄金阶段的青年学生, 我们应合理地分 配时间,使 “志愿”与“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双赢。(六)参与志愿者服务于己于人的利弊情况分析你认为志愿者对自身的帮助和对社会的帮助大吗?对自身的帮助对社会的帮助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志愿者活动对自身和社会的帮助都是很大的, 这个问题基 本已经得到共识,这其中更多的人认为志愿者活动对社会的帮助要比对自身的帮 助还要大。我们可以看到, 对自身而言,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们获得一个 深入接触社会实际、 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的机会

14、, 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阅历,还增强了我们的感性认识; 志愿者活动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对 改善社会风气, 确立敬业精神起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培训和实际工作, 增强了协 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 使我们学会与人团结合作, 依靠团队力 量去共同完成任务。对社会而言,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道德氛围的形成, 节约 人力资本, 提高赛会服务业效率, 解决社会活动暂时性服务的需要, 促进城市文 明建设。以上海为例,每年都开展各种旅游节、动漫节等大型活动,还有 2010 年的世博会,都需要大量临时工作人员从事宣传介绍会场布置秩序维护礼仪服务 等工作。但是由于这些活动是

15、阶段性开展的, 组织单位不可能长期雇用一批这样 的人员,志愿者的加入恰恰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而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因其时 间充裕规模较大素质较高便于管理的特点, 成为志愿服务主力军之一, 切实解决 了社会需要,也起到了弘扬全社会的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文明新风发扬 “助人 为乐”的传统美德促进城市文明建设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志愿者人数与日俱增, 志愿者管 理却缺乏相应的发展, 呈现出很多问题。 例 如: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够、 政府对志愿服务的关注不够、 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服务理念的落后、 服务队伍的 能力培养以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 (尤其是资金, 根据实际经验来看, 资金缺乏 一直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 )。 青年志愿者活动在中国 还是一项新兴的社会公益活动 ,它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心呵护 ,整个社会都要 为志愿者的成长培育合适的土壤 ,而不能仅仅依赖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 的觉悟。从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外部阻力看, 存在的阻力主要有 “社 会缺乏志愿服务氛围” 、“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缺乏正确认识” 、“志愿活动经费不 足”等,同时其中的“高校不重视”作为一个隐性原因,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出现 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从经费方面看, 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来源 主要是“学校拨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