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73282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2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单选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2.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3.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

2、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4.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5.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6.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

3、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D.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7.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8.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

4、散作用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A、B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移动B蜡烛寻找点燃的A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10.人笔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_m。 11.小芳站在平面镜前,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m。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_(填“能”或

5、“不能”)承接到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_(填“偏高”或“偏低”)。14.暑假里,小丽跟妈妈去德州动植物园游玩。如图所示,植物园区鲜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动物园里黑天鹅在水中嬉戏,黑天鹅与水中倒影的大小_。1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实验时应选_(“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填“实”或“虚”)像。 16.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

6、的像与他相距_m当该同学走近镜面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5m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_m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_。18.小芳照镜子时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于是她后退了几步,在后退的过程中 (1)小芳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小芳发现平面镜中的像变模糊了,戴上近视眼镜后像又变的清晰,这是利用近视眼镜对光有_作用,使眼睛中的像再一次移到视网膜上 19.如图所示,是小顺同学利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透明

7、玻璃板、木板、白纸和铅笔等器材”探究平面成像特点”的装置。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关系。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镜所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 20.用敲击后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此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一位身高是1.7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此时他在镜中的像跟他的距离是_。 三、实验探究题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较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

8、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像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22.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对图中的两支蜡烛的要求是 _; (2)图中,_的机械效率高; (3)图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_的关系; (4)图中的_ (填“铁屑”或“小磁针”)能更好的显示磁场的分布。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

9、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_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_。 (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 (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

10、的简化图,图丙中_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24.如图是利用平板玻璃,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选用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对实验环境有什么要求? (3)简述确定记录像位置的方法步骤; (4)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操作,总是观察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其原因是什么? 25.小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成象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

11、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_(选填“像更清晰”或“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不变”或“变小”)。 27.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请将摆放器材的过程补充完整:白纸平

12、铺在水平桌面上,蜡烛A符合题意放在白纸上,_。(器材如图甲) (2)徐丽摆好器材后,点燃蜡烛A,另拿一个和A相同的蜡烛B替代A去找像,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并像点燃了一样,由此可以分析出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 (3)回家后,徐丽照镜子(如图乙),她认为当她离镜子越远时,自己的像越小,想要证明她的观点是否正确,请写出你需要收集的证据。 2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他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 (2)在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距离玻璃板30cm处,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_cm,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3)小明走近实验楼的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

13、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2)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 (3)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选填“A1”、“A2”或“A3”)。 3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