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73260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 概念课(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概念课 一、 教学设计二、案例分析案例1: 概念生成课的案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第一阶段的探究:找到核心师:我们在爬山的时候,会感觉到有的山坡陡,有的平坦些。怎么来刻画这种区别呢?生1:角。师:说具体些。生1:山坡和水平线所成的角。师:如果把山坡看成直线,水平线看成横轴,那么生1:直线和x轴的夹角。师:对,我们把这个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不过我只是给了个模糊的说法,试给倾斜角下个数学定义好吗?生2:直线和x轴所成的角。生3:(反驳)直线和x轴所成的角有4个,应为: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生4:(反驳)应改为:直线向上方向和x轴师:很好!我们给出了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直线的向上方向和x轴的

2、正方向所成的角叫该直线的倾斜角。(板书)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5:建筑工人在观察所砌的墙壁是不是垂直于地面时,是用一根线吊起来,看墙壁和吊线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也可以衡量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师:很好!真聪明。实际上是研究直线和y轴的夹角你怎么看?。第二阶段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师:让我们回到和x轴的夹角。在三角里,我们已经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了,这样的说法可不可以改进一下?生6:应该说最小角。生7:应该确定角的旋转方向。师:(得出定义,板书)请大家看书。划出关键词。评:尽管我们不要求背定义,但是定义的词语分析是很值得重视的。生8:逆时针,最小正角。师:以后,为了统一起见,我们以这个作为直线倾斜角的

3、定义。第三阶段的探究:细节特例补充师: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定义中似乎还有什么情况被遗漏了生9:当直线和x轴不相交时。师:这个时候规定它是几度较为合理?生9:0度。(得出完整的定义)评:有些概念常会有几个特殊情况,需要强调。譬如绝对值,定义是这样的: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其中的“零”的情形,就是特殊情况。它是整个定义的组成部分,又是学生容易忽视的。第四阶段:对概念进行练习师:倾斜角的大小可以使任意的吗?生9:应该在0到之间。师:能够等于0吗?能够等于吗?生:能够等于0,不能等于。接着,教师出了一些练习题:1、 如图1,直线l是第一、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能够

4、说l的倾斜角是45、405、/4、225吗?2、 如图2,直线l是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能够说l的倾斜角是315、-/4、135、n360+315吗?3、 如图3,直线l是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能够说l的倾斜角是315、-3/4、135、n360+315吗?师:要注意区分两个概念。借用图2,对于“直线l倾斜角”,和“始边是x轴正方向、终边位置在l的角”,有谁能够说清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生10:前面的一个概念时对直线而言的,而后面的概念时对射线说的。直线l的倾斜角只有一个,而且范围是0;而始边是x轴正方向、终边位置在l的角,有无数多个,可正可负,一般表达式是k360+(kZ)。师:好,大致说清楚了。

5、评:相似概念的辨别比较落实。第五阶段:引出斜率师:刚才得出了倾斜角来反映直线的倾斜程度,还有同学用吊线和y轴的夹角来刻画倾斜程度,得到了倾斜角的定义。除了用角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外,还可以用别的什么数量吗?生11:取倾斜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这些都是数,都可以反映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师:选哪个好?生12:正弦不好,因为在0,)内角和正弦不是一一对应。在正弦和余弦之间,好像选正切好。评:又是在展现概念的生成过程,但又不过分。师:好的,我们把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叫做直线的斜率,即斜率k=tan。注意,这里要求/2,即当=/2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这是一个特殊情况。第六阶段:总结扩展师:到现在为止,我们有哪

6、些确定直线方向的方法?生13:方向向量,法向量,倾斜角,斜率。师:这四者如何转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议:D老师的这节概念课,一个特点是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倾斜角也好,概念也好,原来都是为了反映某类食物,或者某种性质的。反映某类事物或某种性质,有时可以用多种办法来刻画,经过适当的取舍之后,才有了书上的定义。另一个特点是概念的分析比较到位。为了理解一个概念,一般说,一是正反举例;二是扣住定义的关键词语;三是注意特殊情况;四是与有关概念进行比较,找出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概念教学,教改之后更为强调概念的生成,这是正确的。但不能忽视对概念本身的分析,这可是基本功。要懂得种属定义的基本结构是“属+种

7、差”(这是主要定义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归纳定义),就是上位概念加上一个或几个限制词。有时候这种结构很清楚,有时候又比较含糊。有些学生定义背的很熟,却不知道某个概念的上位概念时什么。譬如,“数列的极限时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是无限趋近,有的说是N事实数学的极限时实数(上位概念),是一个数列无限趋近的(限制词,即属差)实数。复数的模是什么?也是弄不清楚,只知道复数的模|a+bi|= ,其实复数的模式正实数(上位概念),是等于的正实数。除了知道上位概念之外,对定义里的限制词也要一个一个弄清楚。要正反举例。概念时抽象的,词语是枯萎的,而例子是具体的,容易理解。在举正面例子的时候,要尽

8、量考虑足够的代表性。否则会有有意无意地使学生把概念的范围理解窄了。譬如将无理数,老师如果只举、这样的例子,学生无意中会把无理数理解成“不尽根”。在举正面例子的时候,对一些特殊情形和后面引进情形要给予充分的注意。譬如,零的绝对值是零,这就是特殊情形;幂的意义常常忘了负指数幂、分数指数幂的情形,这是因为原先学的是正整数指数幂,负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都是后面再学习的缘故。举反例,要指出违背了定义中的哪个要求。要注意分辨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些概念的提法不同,含义是一样的,譬如正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的提法相同,含义却是不同,譬如“距离”,有两点间的距离,有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等;“圆柱”和“直圆柱”本事两回事

9、,但常常把“直圆柱”简称为“圆柱”。有的是提法相近,含义不同,譬如最大值和极大值。要注意概念间的联系。两个概念,有事是从属关系,譬如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时是并列关系,譬如正整数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有时是交叉的,譬如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有时甚至是不在同一个系统之内的,譬如本节课里的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的斜率,一个是角,一个事比值,但他们有联系。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概念的生成,又善于对概念本身进行分析,同时,在引进概念的时候,又不拖泥带水地“作秀”;在对概念本身进行分析时又不在非基本的地方故意制造吗“麻烦”,那么这节概念课肯定是成功的。案例2: 概念解析课的案例(零指数幂陈永明评议数学课P29

10、-31)多年前,G老师执教了一节“零指数幂”概念课.师:过去我们学过的次幂(是正整数),请大家回答一下,的次幂是什么意义?生1:的次幂就是个的乘积.师:(板书)现在我再问个问题:的0次幂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想一想.(板书):(全场活跃)生2:师:为什么呢?生2:因为所以中的0也可以省略(自己感到错了)生3:,因为是0个相乘.师:0个怎么能相乘呢?生3:生4:(支支吾吾)我觉得老师你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来,因为没有0次方,是没有的.因为我们没有学过,所以,我无法回答是多少.师:生4回答得对不对?(没有反应)师:生4说得对,在数学学习上,我们应该坚持科学态度,说话要有根据.我们没有学过,目前当然就没

11、有办法判断我们说实质上是对符号“”的意义作了一个规定(这里的,并且是正整数). “”是个新符号,也要对它的意义加以规定,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天,我们规定:(板书) (全场安静)同学们一定感到奇怪,为什么规定而不规定为别的值呢?生5:应该等于1,因为师:生5说得正确,如果规定,那么与的计算结果就一致了.这说明规定是合理的.过去学过的性质:是在的条件成立的,如果,这个性质就不能套用,因为当时不知道的意义,即的意义.现在规定了,那么在这个规定下,时这个性质就有效了.例如,一方面,(相同两个数的商等于1).另一方面,如果套用公式,根据刚刚学过的的规定,它等于1.可见,两种算法结果一致.这说明这种规定是合理的. 但如果规定,我们来看看合理不合理?一方面,(相同两个数的商等于1).另一方面,如果套用公式,有,因为刚才规定了,所以.这两种计算结果不同,说明这种规定是不合理的.所以,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在数学中对新出现的记号(概念)必须规定它的意义,不能想当然;第二,规定有必须是合理的,譬如说,张家的第二个孩子被起名为“张三”,就不合常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