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73214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运用综合题【2018 东城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初中三年是一首难忘的歌,那悦耳动听的歌声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纯洁真挚的友情。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难忘的时刻。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1(1)书法课上,我们欣赏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右图就是这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它属于_ (字体)。(1分)(2)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波三折,绵里藏针,有“浓墨宰相”之感。B肥硕丰润,内紧外松,于平正中见险绝之势。C气势奔腾,内力充溢,有满纸烟云之意。D行笔流畅,变化微妙,整齐而不显得呆板。2激烈的篮球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听到校广播台报道稿中连用5个“战胜”时,你不禁皱眉:行文太单

2、调了!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战胜”的近义词替代文中画线的词语,使之用词恰当又富有变化。(4分) 在今天我校进行的初三男篮预赛中,一班以20:15战胜5班,八班以28:6战胜4班,二班以28:22战胜十班,三班以38:37战胜七班,六班以40:38战胜上届冠军九班。 A力挫 B轻取 C险胜 D击败_ _ _ _3央视天下足球栏目曾将世界足坛巨星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一一对应,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判断以下选项对应的人物。(4分)球星皮尔洛吉格斯埃托奥贝克汉姆特点球队大脑,坐镇后场,运筹帷幄经典突袭,对手只闻其声,难觅踪影速度与力量结合的非洲选手,射门如雷霆,性情急躁独门绝技任意球“圆月弯刀”,百步穿

3、杨,帅气逼人对应水浒人物A小李广花荣 B黑旋风李逵 C神行太保戴宗 D智多星吴用4去年,小王同学因身体不好,没能参加中考。今年,随着中考临近,他精神压力很大,还写下一幅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情: “年年失望年年望,时时难熬时时熬。”请你保留上联,巧改下联,以达到劝勉的目的。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日日更新日日新 B天天悲伤天天伤C事事难成事事成 D月月难过月月过5同窗三年,情深难舍,临近毕业,同学们互赠留言。请你在横线处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写一句话。(2分)亲爱的朋友,毕业是友谊的起点,愿未来彼此挂牵,互相惦念。让我们肩并肩站成勇敢,心贴心生出温暖,_。答案:1(1)行书(1分)(2)D(2分)

4、2. B D CA(共4分,每小题1分)3. D C B A(共4分,每小题1分)4. 选C得2分,选A得1分。5. 答案示例:手挽手连成团结(2分)【2018 西城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6分)学校开展“建设班级文化 营造和谐校园”系列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征集班训,有同学提出以“jng”为训,并写出一段解说词。请你参与完善,完成1-3题。以“jng”为训,我们能联想到“静”,它提醒我们保持安静,内心沉静;我们能联想到“敬”,它提醒我们尊敬师长,敬重知识;我们还能联想到“径”,“书山有路勤为径”提醒我们以勤为径,肯于登攀总之,以“jng”为训, 可以想到不同的字,留给人以联想的空间,能在多方

5、面给同学们以教益。希望这个班训能够zhng( )显出我们的班级文化,把我们凝聚成一支团结奋进的劲旅。1 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彰)显 劲旅(jng) B(张)显 劲旅(jng) C(彰)显 劲旅(jn) D.(张)显 劲旅(jn)2在解说词的横线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只要 就 B如果那么C不仅 而且 D虽然但是3以“jng”为训,你还能联想到哪个字?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个字写在田字格内,并进行解说。(2分)我还能联想到:解说:4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易经,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甲图

6、是清华校园碑刻作品,乙图是书法作品。请你从书体和内容两方面,任选一幅进行点评。(2分)甲图 乙图选:点评: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载”与“厚德载物”的“载”,意思最接近的是(2分) A千载难逢 B风雪载途 C满载而归 D载歌载舞6对“载”字的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4笔是 B第6笔是 C第7笔是 D第9笔是7. 谜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解谜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方法是根据谜面中的提示,减去有关字的偏旁、部首或笔画,从而解开谜题。请运用这种方法猜谜语,并作出解析。(2分)例:雾散之后冰消融 (打一节气)谜底:雨水解析:“雾”字散去下半部分,剩

7、下“雨”;“冰”消融之后即为“水”。人离其位心别愁 (打一节气)谜底:解析:8.请从下列诗歌题目中选取一个,与上联相对,写出下联。(2分)游山西村过零丁洋上联:登飞来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下联:答案:1答案:A(2分)2.答案:C(2分)3答案示例: 境 解说:提醒我们学无止境,做人做学问都要不断提高境界。(共2分,字写正确规范1分,解说合理1分) 4答案示例:选甲:隶书方劲厚重,古拙雄浑,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表现的坚毅厚重的内涵相切合。选乙:行书飘逸率性,行云流水,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包容万物,气势磅礴的内涵相切合。(共2分,书体判断1分,与

8、内容结合1分)5C(2分)6B(2分)7谜底:立秋(1分)解析示例:“位”字离了“人”是“立”,“愁”字别了“心”即为“秋”。(1分)(共2分,谜底1分,解说1分)8答案示例一:游山西村,陆放翁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示例二:过零丁洋,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共2分,选择题目不得分,写出与题目对应的作者和诗句,各1分,对联形式不工整扣1分)【2018 海淀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1分)(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B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

9、着稳重。C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D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n);“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

10、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起的希望。作为校园主人,我们应当遵守文明礼仪,弘扬诚实守信之风;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相互尊重,谦和恭谨;注重仪容,衣着整洁;心平气和,沉稳专注;彬彬有礼,端庄大方。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

11、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2018年6月2日(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彬彬有礼(bng) 底蕴 “弘”字是6画B.彬彬有礼(bn) 底蕴 “弘”字是5画C.彬彬有礼(bn) 底韵 “弘”字是6画D.彬彬有礼(bng) 底韵 “弘”字是5画(2)有人根据倡议书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对“礼”的内涵依次作了高度概括。下列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雅 净 静 敬 B. 敬 净 静 雅C. 静 敬 净 雅 D. 雅 静 净 敬(3)第二段两处画线句,有一句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句子序号: 修改: 3

12、.在学生会的号召下,各学生社团积极响应,纷纷行动起来。请你走进话剧社、文学社参与他们的活动。(4分)(1)话剧社的同学针对“知礼守信”这一活动主题,精心编排了一场话剧曾子避席。下面是该话剧剧本中的一个选段,台词中有一处表达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抄写在答题纸上。(2分)孔子和众弟子坐于席上论道,曾子坐在孔子身边。孔子 (侧身面向曾子)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人们,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这德行和理论是什么吗?曾子立刻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 曾子 (恭敬地说)我不够聪明,还没有领悟到。先生,您有什么愚见请不吝赐教。答: (2)文学社同学想拟写一副宣传“知礼守信”的对联

13、,请你根据上面的剧本、下面的文字与图片,协助他们完成下面这副对联。(2分)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上联: 尊从师礼,曾子 下联: ,商鞅立木示诚A.避席问道 信守诺言 B.避席问道 一诺千金C.避席之礼 一诺千金 D.避席之礼 信守诺言 4.在学校德育处的主导下,学生会准备在期末考试时设置“诚信考场”。这一举措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许多班级决定积极践行“守信”之道,向德育处递交了申请。你所在的班级被批准为首批“诚信考场”试点班,请你帮助宣传委员写一则宣传语,在考试时张贴在墙上。(2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