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730673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数学上册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随机事件教学时间课题随机事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过程和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与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教学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问题情境如下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1)太阳从西边下山;(2)某人的

2、体温是100;(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5)酸和碱反响生成盐和水;(6)三个人性别各不一样;(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2引发思考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一样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

3、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提出问题,探索概念1上述两个活动中的两个事件3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别在哪里?2怎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呢?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练

4、习:指出如下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X翔再次打破110米栏的世界纪录;3打靶命中靶心;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一样;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8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9抛掷一千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四、小结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拟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

5、,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表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抽签这个活动是学生容易理解或亲身经历过的,操作简单省时,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最主要的是活动中含有丰富的随机事件,事件3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它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随机事件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它不同于其他数学概念,因此要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由学生来描述随机事件的概念,进展活动2很有必要,便于学生透过随机事件的表象,概括出随机事件的本质特性,从而自主描述随机事件这一概念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补充,相互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建构随机事件的定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6、动性。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131:1选做教学反思教学时间课题25.1.1 随机事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过程和方法历经“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处理验证结果,与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以与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结论。需经过大量重复的试验,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的探究态度。教学重点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

7、分析教学难点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摸球试验: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一样,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2、提出问题: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提问:1事件A和事件B是随机事件吗?2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二、分组试验、收集数据,验证结果1、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其中一人把球搅均匀,另一人摸球并把结果记录在表1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事件B发生的次数结果指哪个事件发生的次数多10次摸球20次摸球2、小组汇报试验结果,教师统计结

8、果填于表2。得到结果1的组数得到结果2的组数10次摸球20次摸球注:结果1指事件A发生的次数多,结果2指事件B发生的次数多。3、提出问题1“10次摸球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的有几组?“20次摸球的试验中呢?2你认为哪种试验更能获得较正确结论呢?3为了能够更大可能地获得正确结论,我们应该怎样做?4、进展大量重复试验,验证猜测的正确性。教师请同学们进展400次重复的“摸球试验,教师提问:如果把刚刚各小组的20次“摸球合并在一起是否等同于400次“摸球?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试验的正确性?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把结果统计在表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事件B发生的次数400次摸球5、对表中的数据进展分析,得出

9、结论。提问:通过上述试验,你认为,要判断同一试验中哪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较大,必须怎么做?先让学生回答,回答时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不准确的用语,最后由教师总结:要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必须经过大量重复试验。6、对试验结果作定性分析。在经过大量重复摸球以后,我们可以确定,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于事件B发生的可能性,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其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反响1、一个袋子里装有20个形状、质地、大小一样的球,其中4个白球,2个红球,3个黑球,其它都是黄球,从中任摸一个,摸中哪种球的可能性最大?2、一个人随意翻书三次,三次都翻到了偶数页,我们能否说翻到偶数页的可能性就大?3、袋子里装有红、白两种颜色

10、的小球,质地、大小、形状一样,小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如果小明5次摸到红球,能否断定袋子里红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怎样做才能判断哪种颜色的球数量较多?4、地球外表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均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落在海洋里与“落在陆地上哪个可能性更大?四、小结“摸球试验操作方便、简单且可重复,又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做起来感觉亲切,有趣,并且容易依据生活经验猜到正确结论,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10次摸球和“20次摸球,意在引起结果的变化。对“10次摸球得到正确结论的组数和“20次摸球得到的正确结论的组数进展比拟,使学生明白,增加摸球次数更宜于接近正确结论,本小

11、节也可以让学生再进展“40次摸球试验。让学生养成动脑筋,想方法的学习习惯,明白小组合作的优势。本小节是教学难点,这个结论由学生得出,表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展。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本节课的出发点,也是本节课的归宿,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也是表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理念。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132:2选做教学反思概率教学时间课题 概率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

12、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教学准备教师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教师手中只有一X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方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追问,为什么要用抓

13、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一下.说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某某和谐的气氛,也为下一步引导

14、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根底.二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1明确规如此.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展.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 的频数与 “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注意: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制困难.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测有出入.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猜测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在学生充分讨论的根底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