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每月培训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72707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店每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药店每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药店每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药店每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药店每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店每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店每月培训资料(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请大家刚好补写2013.5-2014.6月分的培训,培训人写各店质量负责人,地点:(各自门店)。资料:质管部 。目的:(依据培训内容填写),对象:本店全体员工另外,培训档案也要随培训走,补:培训行业学问 培训人: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须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自然物质。食品添加剂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肯定有养分价值,但必需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既不影响食品的养分价值,又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增加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且必需是肯定剂量内对人体无害的。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自然食品添加剂

2、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自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纳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运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运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养分强化剂;其他添加剂。参与人员:(写各店人员)考核:合格日期:2

3、013.6.6 培训人:几种药品概念的区分1. 生物制品与生化药品 生物制品一般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主克次体)、微生物和动物毒素、人和动物的血液及组织等所制成的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用的制品。依据生物制品的性质和用法不同有菌苗(死、活)、疫苗(死、活)、类毒素、免疫血清诊断用品等。生化药品一般是利用生物体组织、器官等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取、精制或者用化工合成方法制成的生物活性成分,如ATP、辅酶、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从中药材中提取的药物一般都归类于中药制剂。在实际工作操作中,区分产品就可以看批准文号:生物制品会是国药准字S开头。而生化药品归属于化学药品,批准文号以国药准字H开头。在

4、新药申报时按上述定义仍不知道如何区分时就麻烦了,因为生物制品的申报要比化学药品困难,而企业如有机会申报成化学药品就轻松很多。2. 麻醉药与麻醉药品麻醉药是指能产生感觉消逝,特殊是痛觉消逝以利于进行手术的药物。临床应用的有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能产生广泛的抑制,此类药物有麻醉乙醚、氟烷等。局部麻醉药能阻断各种神经冲动的传导,此类药物有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地卡因等。 麻醉药品是指能产生欣快感,连续运用极易成瘾的毒、剧药品。此类药物有:阿片类、吗啡类、可待因类、福尔可定类、可卡因类、全阿片素类、大麻类;合成药类如度冷丁制剂等。定义不同:麻醉药系指能产生感觉消逝,特殊是痛觉消逝,以利于进行手术的药物

5、。麻醉药品则是指连续运用后易产生身体依靠性和精神成瘾性的一大类药物,包括毒品。来源不同:麻醉药大都属于合成类,如乙醚、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和氯乙烷等。麻醉药品主要是从罂粟、大麻或可可豆等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如阿片类、吗啡类、可卡因、海洛因等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冰毒、摇头丸等。麻醉药属一般性剧药,在管理上无特殊要求;而麻醉药品属国家重点管制药,从种植、生产、运输到销售、运用等各个环节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 两者的本质区分:药理学学问认为,麻醉药产生的是“神经麻醉”,麻醉的是意识和感觉的反射(在肯定意义上讲是“肉体麻醉”),一般而言,多次应用后不会成瘾。而麻醉药品产生的是“精神麻醉”,一旦成瘾停

6、药后就会产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精神萎靡、头晕乏力、流涎、流涕和全身的不适和极度难过等,不但危害机体,产生剧烈的接着用药的欲望,以求摆脱上述种种全身的不适。3.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精神药品是指干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或抑制,连续运用可能产生依靠性的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产生依靠性的程度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将其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比其次类更易于产生依靠性,且毒性和成瘾性更强。一类精神药品常用的有咖啡因、利他林、强痛定等;二类精神药品常用的有安定类和巴比妥类。由于精神药品可产生依靠性,形成所谓“药瘾”,既损害人体健康,也扰乱社会治安,导致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因此,将其列为特殊管理

7、的药品类别之一,对其生产、供应和运用均实行严格的管理。精神失常是由多种缘由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抗精神病药。依据临床用途分为三类:即抗精神病药、抗躁狂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利培酮等;抗抑郁药近年来发展较快,品种也不断增加,常用的有:丙米嗪、氯丙米嗪、多虑平、等;抗躁狂药种类较少,常用的有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抗焦虑药常用的有安定类、巴比妥类,这一类药品属于精神药品范围,要按精神药品管理和运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按一般药品管理和运用。应留意的是有的抗精神病药的常用量(剂量)与中毒量特别接近,如碳酸锂,在运用时要留意并定期检

8、查血锂浓度,确保患者用药有效、平安。4. 毒品与毒性药品 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依靠性、非法性和危害性。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运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假如为着非正常须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成瘾性药品主要有两大类,即麻醉

9、药品和精神药物,前者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后者包括冷静催眠药、抗焦虑药、中枢兴奋剂等。参与人:考核:2013.7.6 培训人:食品添加剂是否对健康有害长期以来,加工食品中的添加成分究竟是否平安,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通过检测手段来预防哪个企业在食品中添加了不该添加的东西,仍有比较大的难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消费者自己完全可以尽量少去消费那些添加剂含量较大的食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食用风险。人工合成色素 目前人工合成色素多用于红绿丝、罐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等食品。摄入人造色素的食用风险是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儿童是最应当避开摄入人工色素

10、的人群。但为了取悦儿童,很多儿童食品中都含多种人工色素,对此家长们应提高警惕,在选择儿童食品时,应尽量远离色调过于艳丽的产品。 高果糖玉米糖浆 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由玉米制成的糖浆,不仅运用在糖果中,在碳酸类饮料中更为常见。有一种观点认为,食用高果糖玉米糖浆会增加肥胖和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专家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高果糖玉米糖浆不能算作食品添加剂,其实它和蔗糖一样都是糖,都有热量,只是口味更清甜,还有保水性,喝了这种糖浆配制的饮料之后,人们几乎没有饱的感觉,不知不觉就会多喝,从而可能增加肥胖危急。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被作为增甜剂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面包等食品。有人曾担忧它会导

11、致癌症、癫痫、头疼以及影响智力等。但大规模的探讨显示,阿斯巴甜与上述疾病并没有干脆联系。阿斯巴甜的甜度是白糖的200倍,用在食品中的量微小,故而它不会像白糖那样增加膳食热量。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一般用于各种食品如酱油、酱菜、果酱、腐乳、果子露、汽水、罐头等,也用于医药工业各种药品的防腐及日用品牙膏、工业印泥及黏胶剂等的防腐。有食品专家认为,饮料同时含有苯甲酸钠与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生成苯,而苯是一种致癌物。但这种说法尚未得到化学专家们的一样认同。苯甲酸钠在人体内能自行代谢,通过尿液排出。其实,人们每天通过呼吸而进入体内的苯比喝饮料而摄入的苯要多。专家提示,苯甲酸钠

12、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是在肝脏部位,对于肝脏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少喝含苯甲酸钠的饮料。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在肉类加工中被广泛运用,香肠、肉罐头等食品中都含有这种添加剂。亚硝酸钠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繁殖,具有肯定的防腐作用。食用风险:有人认为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会导致胃癌。在我国,亚硝酸钠的运用有严格要求,在肉制品中它的最大用量为每千克加0.15克,在香肠中允许加0.03克。只要不常常大量地吃加工肉制品,就可削减亚硝酸钠的摄入量。专家表示,为追求感官享受和便利快捷,就难免会和食品添加剂密切接触,所以不必把它看成毒药或洪水猛兽。与其为了某些食品添加剂惶恐担心,不如多吃簇新的、自然的、保质期较短的、口味色泽朴实的

13、食物,这样自然会远离过多的添加剂,也能得到更多的养分成分。参与人:考核:2013.8.6 培训人:慎荐西布曲明类减肥药据报载,合肥女高校生邢某因近年身体渐渐发胖,就在药店买了减肥药吃。不料服药后,总感到口渴、厌食、睡不着觉。更可怕的是,第6天时,她突然看到室友的脸变得很长、牙齿外露、面目凶恶。此后,她总觉得同学们在用“异样”的眼光凝视自己,也无心读书。经医院检查,邢某因“分裂样精神病”被收入院。医生说,这类病例偶有发生,它有起病快、幻听、幻视、被人争论等症状,也有的表现为“吹牛、说大话”的躁狂症状。医生说,市场上有一类减肥药含有西布曲明的成分,一些不法厂家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中,西布曲明严峻超标

14、,导致患者精神担心、思维异样,从而出现急性精神障碍。西布曲明作用于中枢神经,能增加饱食感并加速能量消耗。该成分是澳曲轻、可秀、赛斯美、浦秀、亭立、奥丽那、新芬美琳、希青、申之花、衡韵、诺美亭等减肥药不行缺少的成分。依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显示,2004年1月1日至今年1月15日,共收到西布曲明相关不良反应报告298例,主要表现为心悸、便秘、口干、头晕、失眠等,主要累及系统为神经、胃肠道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等。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调查探讨显示,众多减肥药含有的西布曲明成分可能增加服用者患心脏病及中风的危急,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修改说明书,将已知的用药风险告知医生和患者

15、。据悉,由于后果严峻,今年1月26日,欧盟已全面禁售和运用全部含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药。参与人:考核:2013.9.7 培训人:如何识读医生的处方每日用药次数通常以分子式书写,如每日3次写作3/日,每4小时1次写作1/4小时等,或用拉丁文简写,其含义简介如下:g克,mg毫克,ug微克,ml毫升,u单位,qd 1日1次,bid1日2次,tid1日3次没,qid 1日4次,qod隔日1次,qw每周1次,biw 两周1次,qn每晚睡前1次,q2h 每2小时1次,q8h 每8小时1次,23次/d每日23次。皮下皮下注射,肌肉肌肉注射,静注静脉注射,静滴静脉滴注(即输液、打吊针、打点滴)。参与人:考核:2013.10.5 培训人: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 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很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关键”又不甚清晰,造成了很多无效用药甚至产生抗药性的状况,为此,当引起重视。假如你有下面几种常见的无效用药状况,不妨改进一下:流感患者运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运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效的,只有并发细菌感染时,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