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72549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案(十二)观察物体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个内容,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四年级下册第13页的例1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从例题到练习,通过摆一摆,学生动手拼搭出几何组合体,生成观察的资源;通过看一看,让学生获得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的表象;进而,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形状表象去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切实经历完整的观察

2、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学情分析: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学习前,学生已经通过二年级第5单元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感性经验,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入空间与图形的第二学段,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体会所观察的对象的空间特性。同时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直觉形象思维与与空间观念,并且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有序观察的完整过程,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变化促进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一)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四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二)借助观察、对比、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教学难点:能用正方形进行拼摆,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方格纸。教学过程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