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中国之道 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72504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道——中国之道 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孝道——中国之道 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道——中国之道 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道——中国之道 阅读附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孝道中国之道 阅读附答案 孝道中国之道有人说“百善孝为先,也有人认为孝道是封建糟粕,不该继承,必须剔除。对这些说法,应从理论上给予分析。如何理解儒家孝道的根本精神?儒家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孝道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大恩。?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说,青少年时期要爱护好身体,减少父母担心,是孝的开始。“教字一边就是“孝,表明教育是从孝道开始的,对少儿教育应从孝道开始。由此看来,“百善孝为先是对的。但如果把孝理解为压倒一切善的最高道德,那就可能偏离儒家的根本精神。认为孝是最高道德,同时将孝道理解为一切都顺从父母,这是后辈文人将孝单向化、绝对化的结果。“五四

2、时期,我国一些学者批判儒家孝道,主要就是批判此类被歪曲了的孝。其实,?论语?孝经都提到“几谏,即当父母做了不义的事,子女要对其进行委婉的劝谏。?论语中还有“子为父隐的说法。“几与“隐均有隐私之意,相当于家丑不可外扬。儒家也有“大义灭亲的说法,是大义高于孝的意思。义有小、中、大,小义那么隐,中义那么几谏,大义那么灭亲,这些与孝并行不悖。对于今天我们如何尽孝道,可根据?孝经的精神来探讨。青少年时应爱护好身体,珍惜生命,尽可能地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开展准备条件。这是“始于事亲。成年后,不能只守在家,应出去做事。要做事,就得跟他人打交道,有上级、有同事,都要搞好关系,对长辈也应像对父

3、母那般尊敬。这是“中于事君。最后是“终于立身,即孝是一辈子的事,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做出奉献,留下好的名声,为父母争光。从理论上了解儒家孝道并不难,难在对儒家孝道的融会贯穿。可探讨两个现实的问题,如儒家讲孝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有人问,如果父之道是坏的,也不能改吗?父活着时不合义的行为还要“几谏,死后怎么会不能改!又如?论语上说,“父母在,不远游。则,当今我们许多人都要出国留学,还非要等父母不在了吗?事实上,孔子同时强调“游必有方,即远游当然是可以的,但应告诉父母到哪儿游,以便有事时能找到我们。孙中山说:“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特点,也是优点。在尽孝的问题上,我们要尊重

4、自己的传统,同时把握孝文化的要义,遵循自身情感和理性的指引,把孝文化发扬光大。25、作者在选文第段中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26、选出以下名言中最适合充当第4段论据的一项 3分A.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B.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C.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D.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27、阅读选文第段,简要答复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尽孝道。3分28、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办法?阐明了什么道理?3分29、中国古代孝道中有跪拜的习俗,当今社会有没有必要继续提倡?谈谈你的看法。3分25、“百善孝为先是对的。26、B27、“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8、举例论证1分,阐明了对儒家孝道应融会贯穿的道理2分。29、例如:有的地方给老人祝寿时,晚辈给老人跪拜,也很自然,没有人觉得不适宜。这属于各民族的风俗,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各民族也会选择自己认为适宜的方式,因此不必按某种模式搞一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