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补泻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722390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补泻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呼吸补泻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吸补泻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补泻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补泻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感染后咳嗽(PIC)是当代常见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 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后,咳嗽很难在短期内好转, 这类现象在近些年逐渐增多。虽然PIC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严 重影响。目前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在感染后咳嗽中的治疗优势,现为明确 呼吸补泻法中呼吸补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通过观察受试者在试验过程 中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以探究针灸临床治疗感染后咳嗽 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感染后咳嗽患者纳入治疗,随机分为试验 组(n=30)及对照组(n

2、=30)。试验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取足太阳经肺俞;手太阳经天容;手太阴经中府,列 缺,太渊。试验组得气后,嘱患者做均匀、舒缓且能耐受的呼吸动作,吸气时将针 退至皮下,呼气时将针徐徐刺入,继续行呼吸补法9数,太渊穴直刺,但得气后不 行针;对照组取穴与试验组相同,以肺俞、天容、列缺、中府平补平泻,太渊穴不 行针。留针20分钟。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8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 结束后两个时间点收集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 况,对治疗的最终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以呼吸补法针 刺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未用呼吸补法治疗的对照组总

3、有效率为 73.3%,两种方法对PIC均有治疗作用。观察组咳嗽总评分由治疗前的3.93 + 1.14下降为0.83 + 1.05;咳嗽视觉模 拟评分(VAS)由治疗前的5.74+1.82下降为0.77 + 1.12;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 问卷(LCQ)评分由治疗前的10.912.07上升为18.92 + 1.71。对照组的咳嗽总 评分由治疗前的3.80 + 0.97下降为1.87 + 1.54;咳嗽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由治疗 前的5.68 + 1.84下降至1.81 + 1.91;LCQ评分由治疗前的9.59 + 8.79上升至 15.91 + 3.82。经统计后,评价疗效的三组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

4、照组。咳嗽症状评分比较 P=0.02<0.05;VAS 评分比较:P=0.012<0.05;L QC P=0.000<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及 意义本课题试验组针刺选用足太阳经肺俞穴、手太阳经天容穴、手太阴经中府穴, 列缺穴,太渊穴,除太渊穴外均使用呼吸补法,对照组针刺同样的穴位后,除太渊 穴外均采用平补平泻。分析数据后,结果提示呼吸补法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令人满意,该 方法可明显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并改善咳嗽对患者生命 质量的影响。本试验为今后临床治疗感染后咳嗽以及多种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提供 一定的依据。该理论在今后更加完善、全面的研究后,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