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722316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傲慢与偏见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傲慢与偏见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傲慢与偏见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傲慢与偏见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傲慢与偏见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傲慢与偏见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作者 秦 晓 清 指导老师 学科专业 班级 提交日期 简析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奥斯汀的爱情观摘要:每一个有钱的单身汉,都得娶一位太太,这就像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句话源自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一句话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了。傲慢与偏见这部在当时风靡一时的小说,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从这部小说中,我们能够看到简奥斯汀的爱情观。关键词:爱情观 物质与金钱 傲慢与偏见正文:1简奥斯汀的爱情观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简奥斯汀描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与婚姻,分别是,达西与伊莉莎白、宾利与简、威克姆与莉迪亚、柯林斯与夏洛特。而这几对男女的爱情也代表了几种不

2、同的爱情观。(1)威克姆与莉迪亚威克姆与莉迪亚之间的婚姻无疑是最不让人看好的,威克姆的品行不正与莉迪亚的浮躁造成的私奔,这种在当时让家族蒙羞的行为在简奥斯汀看来这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简单的情欲。莉迪亚即使知道跟着威克姆必须要四处奔波,躲避逃债,并且会让家族蒙羞,可她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刺激却依旧选择了跟随着威克姆。而威克姆愿意带着莉迪亚也只是因为他需要一个人陪伴身边,即使不是莉迪亚也可以,只不过当时正好有个像莉迪亚这样的傻瓜愿意跟在自己身边,何乐而不为?由此可见,他们之间显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后来纵使达西用金钱使他们稳定下来,结了婚,不再四处逃债,但是如果他们不知道珍惜,毫无醒悟,依旧是以前那样轻

3、率浮躁的作风,只是为了追求精神刺激上的他们的婚姻绝对是不美满的。(2)夏洛特与柯斯林夏洛特与柯斯林的婚姻是当时社会的产物。要说莉迪亚与威克姆在一起是为了刺激,那么夏洛特愿意嫁给柯斯林纯粹是为了金钱。夏洛特是伊丽莎白的闺中好友,理应不应该品格低下,那她为什么选择了像柯斯林那样愚蠢、狭隘、呆板、目光短浅的人结婚呢?这正是夏洛特的聪明之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夏洛特也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她不能拖下去,因为她没有像伊丽莎白那样姣好的容貌作为资本,深知自己无法得到像达西那样上流社会人的垂青;其次,柯斯林除了人品差了些,但经济上也比较宽裕,与他结婚也不算失了体面。因此,她与柯斯林结婚后,不仅有了舒适的生活,

4、而且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柯斯林娶了一位聪明的太太,正好弥补了他的不足之处。那么如此看来,也不能对他们的婚姻一味地持有批判的态度,其实他们的婚姻是理性地从现实角度出发的。(3)简与宾利、伊丽莎白与达西让人觉得美满幸福的婚姻就是简与宾利以及伊丽莎白与达西这两对了。虽然之前简与宾利两人之间遇到点小挫折,但是这种真正的爱情是能够经历任何考验的,而他们两人能走在一起也必定是命运的安排。在伊莉莎白对达西的偏见消除之后,原先的讨厌逐渐变为互相吸引,这种精神上的喜欢是必须的。到后来伊莉莎白的姐姐简问她什么时候爱上达西时,伊莉莎白说了一句:“应该是从看到他那美丽的花园时。”由此看来,伊莉莎白不仅追求精神上的爱

5、情,也追求能保障物质生活的爱情。而这正是简奥斯汀的爱情观。2简奥斯汀形成这种爱情观的原因(1)作者生活时代傲慢与偏见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所风行的感伤、哥特式小说的矫揉造作,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在简奥斯汀生活的年代,英国贵族阶层与中产阶层间存在着有经济条件而引起的社会隔阂,英国人虽然思想上开放,但其行为上比较约束。他们的婚姻也讲究着门当户对。在英国的上流社会,女性接受着高等教育。虽然思想上开放,但当时英国的法律还受到一定的封建影响,女性在家族中没有继承权。如果一个家庭中没有男性继承人,那只能从家

6、族中选择一名继承人,那到这时,原本在家中生存了二十几年的女儿是去还是留,就全看那位继承人的意思了。因此这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了像傲慢与偏见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只有找到个好丈夫,下半辈子才有依靠。这也是伯纳特太太到处打听,希望能帮女儿们找个有钱丈夫的原因。(2)作者的自身经历其实傲慢与偏见从一定程度上说可以看成是带有理想色彩的简奥斯汀的自传,而文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则可以说是简奥斯汀的化身。伊丽莎白与简奥斯汀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样出身在中产阶级家庭,家里同样有着许多女儿,没有男性继承人。因此,简奥斯汀的父亲与伊丽莎白的母亲一样,执意要将女儿嫁给有钱人。因此,当简奥斯汀看上一位还没有

7、多少资产的年轻律师时,父亲竭力反对,并且要求那位年轻律师返回自己的故乡。那位律师后来如他家人所愿,与一位大家闺秀结婚了。而简奥斯汀由于初恋以被迫分手而终结,选择了终身不嫁。将傲慢与偏见说成是简奥斯汀的自传,但又不完全是。最起码伊丽莎白由最初失去继承权的女性上升为彭伯里庄园的女主人。而简奥斯汀却是怀着对初恋的思忆孤独地度过了一生。所以简奥斯汀的爱情的失败可以说是成为了物质的牺牲品的典型代表。或许是由于初恋的影响,因此在傲慢与偏见一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简奥斯汀对金钱的执着。无论是像莉迪亚与威克姆那样不被世人看好的婚姻,还是像伊丽莎白与达西那样为世人羡慕的婚姻,都少不了金钱的关系。简奥斯汀岁终身未嫁,但对于爱情与婚姻是同样渴求的。她在作品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即借伊莉莎白之口说出的那段话:真正的婚姻应该是既能有物质上的保障又有精神上的满足,只有爱情没有金钱或者是只有金钱没有爱情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显而易见,简奥斯汀所认为的美满婚姻应当是金钱与爱情的完美结合。既要有物质上的,又要有精神上的。参考文献:1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2淡豹子,奥斯汀可以教给你认识的一切知识.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