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72146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县职业中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 告 书(2009年12月16日)2008年8月-2009年8月是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 “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创建工作,成立了区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学校创建工作列入区政府议事日程,举全区之力,狠抓贯彻落实。在区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围绕“创建”这一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提高学校职业能力培养水平和效率,圆满并超额完成了年度规划的各项指标和任务。一年来,学校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项,新建

2、实习实训室7间,添置设施设备260台(件),引进当地企业生产车间1所;全年累计完成建设项目投资415.8万元,占年度预算投资的105.1 %,各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现将一年来的建设情况具体报告如下:一、年度建设规划概述(一)办学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立足郴州,辐射全国,对接产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在校生稳定在3000人以上规模。(二)专业建设1、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符合市场要求,岗位指向明确的专业结构体系。2、加

3、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3、打造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申报1个省级精品专业,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开发2本校本教材。(三)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未来发展、充满活力、结构优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富有创新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年度内推选5名教师进修提升学历,培养8名双师型教师,申报4名校级专业带头人、 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选派20名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四)教研教改与应用技术研究、推广服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3篇以上;开发2个校级以上科研课题;选择1-2家电子公司进行维修与服务方面的合作。(五)德育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和网络;开展形式灵活

4、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四是办好校园刊物新星杂志。(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校园改水工程;新建一栋图书馆;添置实习实训设施设备:购买1台数控车床,建设1个电子阅览室、1个模具实训室、2个50座以上的语音室。新购纸质图书1万册,补充一批体育器材等。(七)常规管理建设完善健全学校常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形成教学内容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的教学管理机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与职业教育规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教师管

5、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开支占学费收入的30%以上,确保贫困生救助专项经费达到年学费5%的比例。确保学校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八)职业指导建设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备职业指导人员;加强职业指导理论研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指导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职业指导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九)质量效益与特色建设通过实施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把学校建成“示范性、创新性、效益性、共享性”的中等职业学校。(十)事业发展与经费投入加强与区政府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监督机制与责任追究制,营造良好的职

6、业教育发展环境。争取政府各部门对学校创建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年度建设经费预算为395.6万元。二、年度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概述及取得的效果1、办学定位(1)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确立了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办学思路和办学方针,形成了以中职学历教育为主、短期培训和成人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办学成效显著。(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学校结合人才培养的岗位特点,紧贴就业市场,进一步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电子、机电、会计等部分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保证了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一致。(

7、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突破一是加强了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如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制作、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与相关企业实行了联合办学。本年度,先后与郴州南苑大酒店、郴州厚尔大酒店、深圳三星科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伟创力、浙江锦都大酒店、郴州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学校主体专业“订单”培养比例达到了31.5%,酒管专业订单培养率达到了100%。二是积极实行了工学交替。本年度,先后安排2批共424名加工制造类和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到郴州工业园区的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了2个月、107名学生到郴州台达实习。现已全部返校学习,得到了家长和学

8、生的好评。2、专业建设(1)进一步调整专业定位本年度,学校组织对会计、计算机等专业进行了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压缩了对口就业率较低的财会专业的招生规模,停办了文秘专业,对开设有色金属冶炼专业进行了可行性调研。(2)加大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力度学校采用“送出去”、“放下去”的办法,着力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本年度,一是重点培养了26名校级专业带头人,选派侯付军、雷隆兴、许艳菊、李梦等11位教师参加了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其中有4人参加了国家级培训。二是严格按照要求,加强了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邓满元、侯付军的培养;三是成功申报了雷隆兴为2009年度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四是加强了校级专业带

9、头的建设,通过考核评定,明确了李友兰等5位教师为校级专业带头人培训对象。校级专业带头人许艳菊老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后,又承担了学校省级课题 “基于工作任务的模块式课程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侯付军老师主编出版了中职教材机械基础,同时承担了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工作。许艳菊、李友兰两位教师参加2008年度省中职教师说课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3)突出专业的地方骨干特色学校基本形成了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制作为主干的加工制造和以计算机及应用、电算会计为主干的信息服务两大专业大类。其中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10、被评为2009年度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成功入围国家级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目前,加工制造大类专业的毕业学生在当地都能找到立足、发展的空间,形成了培养一批人才,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效应。(4)强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本位特点本年度,学校在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和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对数家大型企业进行了调研,初步建立起了以技能提升为主题,以生产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培训模块,形成了以企业标准确定课程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内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学校着力将电子技术基础、维修电工、会计基础等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开发了电子技术与训练、机械基础

11、(已出版)、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已出版)和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已出版)等4本教材。(5)深化改革专业教学方法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专业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做合一”原则,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各专业不仅推行了模块式教学方法,还全面推行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电子、机电专业推广了现场教学和项目教学;服装设计和制作专业推广了项目教学,会计专业推广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广泛使用探究式教学、项目教学等。(6)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完善实习管理制度。编写了13门课程的实训大纲,制订了各专业技能考核方案。学校按照各专业实习实训室现有的工位,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周的校内实

12、习工作。有效整合现有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学校保证了实践课教学的耗材和设施设备维修检测的费用按时足额拨付。各专业实习实训室配齐了负责实习指导和安全管理的专、兼职实践教辅人员。进一步调整主体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了在校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参加工学交替的专业达100%。二年级电子、计算机、模具等专业课周实践教学课时已超过专业课授课时数的一半。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各专业与对口企业的联系,实行顶岗实习的专业达100%,顶岗实习的学生达86.5%。增加了聘请企业骨干来校授课的人次和时间。(7)进一步改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本年度,学校新建了数控机床实训室、电子

13、琴训练室各1个;添置模具教学模型1套(25件)、电钢琴25台、电动缝纫机5台,购买了交流电焊机、半自动切割机等价值16万元。实习实训项目达标率达90%以上、开出率达100%,设施设备价值达标率达85%,设备完好率达93%。学校建立了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郴州华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台达电子有限公司、郴州丰华制衣有限公司、郴州广顺驾校。3、教师队伍建设(1)创新管理机制制订和完善了教师聘任制度、教师教学工作量津贴发放办法、教师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年终考评制度、教师职聘细则、教研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处室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制度,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合同管理。本年度,学校高薪聘请2名兼职教师,解聘了8

14、名不合格的教师。(2)强化教师培训 “双师型”教师培养:按计划选派了11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培训,其中9位教师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师岗位能力培养:本年度有22名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学习,时间1至2个月不等。另有10多名教师参加了普通话、高级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试。学历进修:有23名教师正在进修本科,其中6人已取得本科文凭。校本培训:80%的教师参加了学校课件制作培训,能独立制作课件;4名参加过国家、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回校后举办了专题汇报会;经常组织教师利用校企合作企业来校现场授课的机会听课,学习先进授课方法。(3)优化教师结构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15、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和中、高级职称教师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上年度与本年度教师结构情况对照表师生比专任教师情况实习指导教师外聘教师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师生比专任教师数及比例专业课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数占专业课教师比例本科教师数及比例具有高级职称数占教师比例高级职业资格数中级职称数外聘教师数占专业课教师比例33352691:12.419371.9%10855.9%4039.2%15680.8%4623.8%3103027.7%32562521:12.517871%10257.3%4847%16291%5229.2%7153128.3%(4)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对教师的“德、勤、能、绩”进行全面考评。一年来,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我校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罗谦老师评为省级优秀班主任,马志华校长评为郴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唐亮明、李泽芬等7位老师评为北湖区“百佳教师”,胡思华等10位老师评为学校“十佳教师”,陈四旺等四位同志评为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4、教研教改与应用技术研究推广服务(1)教研管理学校设立了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