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72140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易性金融资产考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一、概念及三个账户资料:1月1日10元买入,1月31日公允价值15元,2月20日收到股利2元,2月28日公允价值14元,3月25日以17元发售。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10成本+4价值变动)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公司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5元1元)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借方:(未实现损失)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贷方:(未实现收益)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3.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实收的股利

2、、发售时实现的收益(损失)2+4+(17-14)核算:“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内获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实现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例题判断题】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账户余额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获得成本。()对的答案【例题判断题】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投资收益账户。()对的答案考点二、获得核算 (一)入账价值1.获得成本:按照该金融资产获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2.交易费用:支付给代理机构、征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她必要支出获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有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

3、“投资收益”。3.垫支股利或垫支利息:获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涉及了己宣布但尚未发放的钞票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觉得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二)核算【例题计算题】1月20日,甲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并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笔股票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另支付有关交易费用金额为2.5万元。对的答案(1)1月20日,购买A上市公司股票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贷:其她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 000(2)支付有关交易费用时:借:投资收益2.5贷:其她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4、2.5提示:考试时如说以银行存款支付,则贷记银行存款账户。【例题计算题】1月8日,甲公司购入丙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该笔债券于7月1日发行,面值为2 500万元,票面利率为4%。甲公司支付价款为2 600万元(其中涉及已宣布发放的债券利息5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0万元。对的答案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550应收利息50投资收益30贷:银行存款 2 630【例题单选题】()某公司购入W上市公司股票180万股,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2 830万元,其中涉及已宣布但尚未发放的钞票股利126万元。此外,支付有关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2 700 B

5、.2 704 C.2 830 D.2 834对的答案B【例题判断题】获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涉及了已宣布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对的答案【例题判断题】()公司为获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对的答案考点三、持有期间股利利息 1.确认投资收益的时间:股利:宣布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时应当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并记入“投资收益”。2.区别收到两种收益的核算:【例题计算题】2月5日,收到购买价款中涉及的已宣布发放的债券利息50万元时:对的答案借:银行存款 50贷:应收利息5012月31日,确认丙公司的公司债券利息

6、收入100万元时:借:应收利息 100贷:投资收益 100初,收到持有丙公司的公司债券利息100万元时:借:银行存款 100贷:应收利息 100结论:收到钱时是不确认收益的,只有在应收到股利或应收到利息时才会确认收益。考点四、期末价值变动 结论: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例题计算题】假定6月30日,甲公司购买的某笔债券的市价为2 58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2 550万元),12月31日,甲公司购买的该笔债券的市价为2 560万元。对的答案(1)6月30日,确认该笔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借:交易性

7、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2)12月31日,确认该笔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考点五、处置核算注意:一定要做两笔分录。1.发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发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觉得投资收益。2.同步调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例题计算题】假定1月15日,甲公司发售了所持有的丙公司债券,售价为2 565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明细账2 5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借方余额为10万元)对的答案借:银行存款 2 565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 550公允价值变动10投资收益 5同步:借:公允价

8、值变动损益 10贷:投资收益 10结论:调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影响当期利润的增减。图示:(-的公允价值变动)结论:掌握处置日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15)掌握处置日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掌握投资期间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30,100,10,5;合计85)简便算法:流出2630,流入150+2 565,差额=85(万元)。【例题判断题】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余额转入投资收益账户。()对的答案答案解析应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发售时,将未实现收益转为投资收益。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例题单选题】某公司于3月5日从证券市场购入甲公司股票150 000股,每股价格为11元,支付交易

9、费用10 000元。3月31日,甲公司股票收盘价格为12元,该公司决定继续持有,但持有时间不超过半年。3月31日该公司对的的会计解决是()A.借:应收股利 150 000贷:投资收益 150 000B.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40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 000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贷:投资收益 150 000D.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对的答案D【例题单选题】209年5月10日以830万元(含已宣布但尚未领取的钞票股利3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2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支付手续费4

10、万元。5月30日,甲公司收到钞票股利30万元。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3.6元。 7月20日,甲公司以920万元发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步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为()万元。A.111B.115C.151D.155对的答案A答案解析甲公司因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影响损益的金额为(920-5)+30 -(830+4)=111(万元)。【例题单选题】()甲公司7月1日购入乙公司1月1日发行的债券,支付价款为2 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4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票面利率等于

11、实际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A.25 B.40C.65 D.80对的答案A答案解析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 0004%/21525(万元)。【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有发售,售价为3 000万元;发售前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800万元(其中成本2 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她因素,甲公司对该交易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A.200B.-200C.500D.-500对的答案C答案解析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 000-2 800

12、+300=500(万元),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3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500公允价值变动 300投资收益 2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贷:投资收益 300【例题计算题】()3月至5月,甲上市公司发生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如下:(1)3月1日,向D证券公司划出投资款1 000万元,款项已通过开户行转入D证券公司银行账户。(2)3月2日,委托D证券公司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8元,另发生有关的交易费用2万元,并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3)3月31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7.70元。(4)4月30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7.80元。(5)5月10日,将所持有的该股票所有发售,所得价款825万元,已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有关税费。规定:逐笔编制甲上市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公录。(会计科目规定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