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721279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屋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 考试具有导向和诊断的功能。通过本试题分析,了解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了解命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有助与反思自己的教学,查找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1.试题分析指标 (1)题型比例分析题型基础知识阅读分析写话分值801010比例801010 通过题型分析可以看出,对学生的知识考查较全面,同时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题型全面,分值分配合理。 (2)内容比例分析 本试题涵盖了一年级第二册中的重点内容,考察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从每题内容看,第1题涉及多课,考查了学生对会写字中重点字的掌握,第2题涉及多个单元,考查了学生对会写字中一

2、些易混生字的掌握。如同音字和形似字的考查。第3题考查了学生对一些易混字在不同词不同句子中的运用。涉及第58单元。第4题也涉及多个单元,考查了学生对字形变化的掌握。使学生认识到一些生字间的联系。第5题涉及语文园地四14课和27课,考查了学生对一些修饰词的掌握。第6题涉及11课17课30课24课26课和识字7等多篇课文,考查了学生对反义词等多种词的掌握。第7题涉及19课21课23课24课26课等课的有关句子,考查了学生的造句能力。第8题涉及4课9课19课和25课的有关内容,考查了学生对背诵课文的掌握。第9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多音字,量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掌握。第10题很好的

3、考查了学生的写话能力。考察全面,紧扣每单元的重点内容,重视语文的生活性、人文性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试题难度分析 本套试题难易适度,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既注重了对学生双基的考查,也兼顾了考查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4)试题与新课程理念的对应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人文兼养的提高及“双基”知识,本套试题注重了知识的运用,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语文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体现了新课程观念:即关注学生的发展性、探究性、互动性、社会性,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和生活,达到对人的培养和塑造。2.试题质量评价 (1)试题题型全

4、面,难易比例较当,知识覆盖面广,能充分体现对技能的运用,质量较高,对今后教学具有导向性。 (2)注重了双基,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突出了能力考查。 (3)本试题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如第10题,既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写话能力。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3.对命题的建议 题量稍大些。 二、试卷分析 1、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1591399888.0496.9%54.7% 本年级成绩相比上学期而言,成绩有所退步,原因诸多,首先,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家庭作业不认真完成,影响了整体成绩的提高;其次,学生书写较差,考试习惯较差,审

5、题不认真,等等,都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2、教学班成绩统计与分析班级总分平均分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1284486.181751.5%3193.9%2287487.11339.4%3296.9%3274488.521651.6%31100%4278992.972273.330100%5274785.841959.3%3093.8% 3、教与学中成功不足的分析 从学生答卷看,学生掌握较好的是基础知识,如字、词、句的积累,默写背诵也不错,学生做的不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综合能力薄弱。 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的整合的处理,由于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知新旧识的归类与整理及知识前后渗透

6、的训练相对少一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2)、书写不够认真、规范。(3)、少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欠牢固不扎实。(4)、部分学生做题习惯较差,审题不仔细。(5)、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写话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不够。(6)、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指导上欠全面。三、教学整改建议及措施。1、要继续重视识字。从考试可以看出,识字的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今后继续重视这方面的教学。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度渗透学法的指导,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教学思维。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 5、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6、关注学生发展,建构新型课堂,提高课堂质量。7、加强对学生的书写的指导与训练。8、加强教师间的协调合作,浓化教研氛围,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