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720533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槐树店小学 熊冬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调动主动阅读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学生会不会因为兴趣而读书,喜不喜欢找一些好书看,重不重视阅读,这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习惯。兴趣是

2、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机,也是人产生活动行为的意 识源、学生会不会去自动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接触一定量的课外有益读物,归根结底他们有没有一种原始的阅读动机,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意识,这正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哪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第一、教师本身要的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开展多种相关的班级或学校大型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第三、多表扬,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肯定他们的付出。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阅读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阅读过

3、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以文本为中心的情意对话,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它伴随着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每个学生由于文化修养,生活经验以及思想境界等方面的不同,面对同一读物,往往产生的心理过程会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这种在语文学习理解上的差异,正是他们个性自由发展的表现;这些独到的见解正是学生创新的结果。教师应该小心呵护,并给予积极地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能体会到 :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差异性,常蕴含着学习主体的特殊性乃至创新性,那些无法为统一标准所“整合”的学生往往可能是很有创新能力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心胸,主动接纳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

4、受。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定会迸发出智慧和创造的火花。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把时间交给学生,把阅读

5、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活跃的阅读氛围中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四、进行序列训练,促进认知策略发展小学生掌握了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地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步;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积累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时,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例如在划分段落的教学中,学生因运用分段方法不同而产生分歧时,教师不要简单地裁判谁对谁错,或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展示各自的思路及理由,借助讨论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使学生领悟如何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