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719193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1年高中化学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试题【基础知识】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组成,其中“一核”概括回答的是( )A.“考谁”的问题B.“为什么考”的问题C.“考什么”的问题D.“怎么考”的问题2.中国高考的核心功能概括为( )A.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B.以考促学、引导教学C.为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合格人才D.为高中教育提供评价依据3.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核心价值”是“四层”重要内容之一,起到方向引领作用,主要包含三个一级指标,以下不

2、在其列的是( )A.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B.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C.世界观和方法论D.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4.以下不属于“学科素养”体系一级指标的是( )A.学习掌握B.实践探索C.思维方法D.语言表达5.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关键能力”涵盖“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三个方面能力群。以下属于“实践操作能力”群范畴的是( )A.实验设计能力B.信息整理能力C.阅读理解能力D.归纳概括能力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从价值层面、实践层面、思维层面反映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貌。其中能体现实践层面的核心素养是( )A.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B.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C.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D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7.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下列哪项基本理念能使每个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A.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B.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C.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D.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8.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下列课程内容不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是( )A. 化学反应原理B.物质结构与性质C. 有机化学基础D.化学与社会9.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及核心素养内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设置5个教学模块B.在必修课程阶段,突出化学基本概念(大概念)的统领作用C.选修课程既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

4、养的多样性内涵,又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管理D.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10.关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学分设置和选课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B.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C.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可以不修习完选择性必修课程所有模块的内容D.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修习二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是将所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提炼为“核心价值、_、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内容。12.教育的根本问题

5、概括为“培养什么人、_、_”的问题。1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翼”是素质教育评价维度在高考中考查要求的体现,即“基础性、综合性、_、_”。14.高考评价体系是系统的评价体系,其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整体性、_、稳定性、适应性四个方面。15.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行学分制,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_课时为1学分。16.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中,_是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反映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17.化学学习评价包括化学日常学习评价和化学学业成就评价。化学日常学习评价是化学学习评价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实施_教学的重要链条。18.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

6、的灵魂。因为达成不同类型教学目标的教学和评价方式不相同,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_、态度层面区分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19.学业质量水平是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4则是_的命题依据。20.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必须坚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素养”、“_”、“问题”、“知识”四个要素在命题中的定位及相互联系,构建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框架。三解答题(共4个小题,满分60分)【阅读理解】21.(本题满分10分)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于高考核心功能表述中,有下面一段话:高考必须坚持引导教学。作为大规模高利害考试,高考客观

7、上对高中教学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高考结果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和将来的发展,甚至影响对地方教育发展的成效评价和资源投入。因此,高考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引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动能和深厚的社会根基。请你谈谈对上述这段话的理解。【案例分析】22. (本题满分15分)以下是改编的一道高三化学试题:【试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它的使用在全世界“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科学家研究确认青蒿素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青蒿素属于内酯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羟基,二者脱水结

8、合而成的产物),请用笔在图1中将青蒿素分子里的内酯基标示出来;根据酯的性质推断青蒿素可能具有的某种化学性质和反应条件,并给予解释。 (2)研究团队先后经历了用水、乙醇、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探究过程,最终确认只有采用低温、乙醚冷浸等方法才能成功提取青蒿素;研究发现这是因为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在提取过程中对热不稳定。实验证明,该基团还能与碘化钠作用生成碘单质。试对图1中的各种基团进行分析,推测写出该基团的结构式,并说明理由。 (3)科学家在青蒿素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一定条件下硼氢化钠(NaBH4)能将青 蒿素选择性地还原生成双氢青蒿素,其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水溶性好,所以治疗疟疾

9、的效果更好。试从分子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角度推测双氢青蒿素水溶性增强、疗效更好的主要原因。图1图2请从测试宗旨(核心素养)、测试载体(真实情境)、测试任务(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化学知识)等方面分析该题的命制特点。23.(本题满分15分)臧老师在执教化学必修课程中的“醛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时,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1、先复习化学必修2中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的知识;2、然后根据教材要求进行乙醛还原性的两个分组实验,教师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待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接着补充乙醛可与氢气加成生成乙醇的性质,梳理乙醛与乙醇

10、、乙酸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运用转化关系进行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能将化学知识按部就班地呈现出来,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科学探究性不足,不利于问题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请您定位于学生学的层面来考虑、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科学探究之美,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聚焦在问题的解决上,制定出能直接用于指导教、学、评的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原创设计】24. (本题满分20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培育必须根植于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及情境的认知冲突点、可探究点。钠的几种化合物就是基于对比实验和创新实验来制造认知冲突,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请以“

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例设计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业务知识与能力专题测试卷评分标准(化学)一 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DABCDAC二 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学科素养12.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3.应用型,创新型14.层次性15.181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7. 教、学、评一体化18. 能力19. 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20. 情境三解答题(共4个小题,满分60分)21.(本题满分10分)参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P15-19关于高考“引导教学”核心功能的说

12、明。22.(15分)答题要点:(1)测试宗旨(核心素养)本试题测试宗旨主要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该试题所提出的三个实际问题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上述测试宗旨的要求。具体的测试目标包括:要求学生从构成物质的微粒、官能团等方面说明物质的主要性质(学业质量水平2,试题第一问);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的结构等说明或预测物质的性质,评估所做说明或预测的合理性(学业质量水平4,试题第二、三问)。-3分(2)测试载体(真实情境)本试题以屠呦呦成功提取青

13、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背景,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围绕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研制和分子结构确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创设了真实、有意义的测试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该试题的测试任务,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推理和判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7分(3)测试任务(实际问题)本试题依据测试宗旨与目标,基于真实、有意义的测试情境向学生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涉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方面,要求学生在观察和分析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分子结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化学知识与方法进行解答。试题充分体现了测试任务与真实情境之间紧密的联系。-11分(4)解决问题的工具(化学知

14、识)本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及从试题中领悟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这些知识包括:对青蒿素分子结构中内酯基的辨识及酯的主要性质与变化条件(试题第一问);过氧基的热稳定性与氧化性(试题第二问);分子中羰基转变成羟基,分子的极性增强,导致物质性质和应用价值的变化(试题第三问)等。-15分23.(15分)答题要点:知识目标:1.认识醛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2.能够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特点和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5分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学习的流程及其作用,学会从实际生产生活中典型物质性质的研究,提炼出完整的结构分析模型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