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州桥[2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71744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赵州桥[2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1 赵州桥[2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1 赵州桥[2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1 赵州桥[2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1 赵州桥[2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赵州桥[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赵州桥[2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赵州桥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能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历史悠久、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3.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4.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会简要地有一定条理地介绍赵州桥。5.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6.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做导游,向游客介绍赵州桥。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课文条理性强、用语精确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

2、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赵州桥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齐读)2.从课题看,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物的文章。如果让你来介绍一座桥,你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呢?3.赵州桥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走一走,看一看。二、看图议桥1.课件展示赵

3、州桥图片。2.引导观察: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3.教师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2.检查反馈。(1)出示词语:赵县 石匠 设

4、计 横跨 历史 河北省前爪 爪子 智慧 创举 而且 安济桥准字音,区别“县”、“且”在字型上差异。区分多音字“爪”的读音。(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3)理解词语。交流理解。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冲毁:冲破。创举: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以上词语的句子读两遍。3.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4.指导写字。(1)读一读课后要求书写的生字。(2)同

5、桌提醒书写时的注意点。(3)结合学生提出的书写难点,教师进行集中指导。重点指导:县:中间不能写成三横,倒数第二笔为撇折,不能写成竖折。“设”字的右上角,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慧”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要多写或少写了笔画。“举”字的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且上短下长。注意结构布局,是把字写美观的关键所在,要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1.看拼音,写词语。zho xin shng sh( ) ( )l sh chung j( ) ( )zh hu( )2.多音字注音组词。爪(zho): 爪(zhu): 3.比一比,组词语。县( )且( )设( )没( )巨(

6、 )匠( )计( )汁( )4. 选词填空。名贵宝贵珍贵(1)赵州桥是我国()的历史遗产。(2)大森林里有许多()的药材。(3)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十分()。创造创举创新(4)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5)新时代需要有()能力的人才。(6)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了美丽的宇宙。雄伟雄壮(7)()的歌声在校园上空回荡。(8)()的天安门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怎样介绍赵州桥?每个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方面?(指导学生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出每段要点。)3.总结:一段话中,有些词句跟整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

7、密切。阅读时,抓住这些词句,能帮我们更快、更正确地理解课文。五、学习第一自然段。1. 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2. 小组讨论交流。3.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桥的形状,还写了赵州桥世界闻名)。4. 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四、作业: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问题激趣。1.板书课题。2.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举

8、世闻名)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6句话)这六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赵州桥非常雄伟。)板书:雄伟(2)再读前两句,思考: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五十多米 九米多宽 三十七米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3)读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3

9、)小组交流: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练习用“既又”说话。(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4)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5)教师小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2深刻理解语言。(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10、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创举”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的特点?(桥很坚固)板书:坚固远在一千四百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交流想象:一种

11、建筑物能在世上存留几百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赵州桥却存留了一千四百多年。想像一下,这一千四百多年的岁月里,赵州桥会经历哪些磨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教师总结:据统计,这一千四百多年,赵州桥经历了10次大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1963年的特大洪水已经淹到拱桥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人们担心拱桥会毁,然而它依然安稳地横卧在洨河上。赵州桥如此坚固,这都得归功于它巧妙的设计啊!读到这里,你除了感叹桥的坚固,还在感叹什么?(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让我们怀着对桥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12、,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3.指导朗读: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4.朗读训练。1.学生任选一例,围绕一句话写具体。“校园的花坛真美啊!”“课间十分钟真是丰富多彩呀!”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板书:美观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美观”。“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

13、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这就把“坚固”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像这样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的句子叫过渡句。指导学生练习用上“不但而且”说句子。(菊花不但能供人观赏,而且能用来泡茶。)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4.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5

14、.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6.课件出示: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的?(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课件展示图案,让学生欣赏图案,说说图案上龙的样子,想象龙的动作。抓住三种龙的独特之处。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通过重点词语“相互缠绕,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想象他们的样子、动作,在朗读中把龙的形态表现出来,从而体会雕刻的图案是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多姿多彩。 指导学生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说话。(公园里面人真是不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打太极拳。所有的人都很高兴。)(2)怎样理解“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