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716861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一)发病原因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对血小板生物化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 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对血栓形成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目前认为血栓形成是复合因素所引起的,其中血管壁、血小板、血流速度、 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均有重要作用。近来对于血液蛋白酶抑制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先天性血栓性物质或先天性血栓倾向的病人,对血栓栓塞 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常见的病因如下:1. 血栓性素质(1) 抗凝物质缺乏:抗凝血酶III缺乏、异常抗凝血酶III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肝素辅助因子II缺乏

2、。(2) 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纤溶酶原缺乏、纤溶激活物质缺乏、纤溶抑制物增多、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2. 静脉血栓形成(1) 血流淤滞:妊娠、肥胖、创伤、外科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卧床过久。(2) 凝血亢进: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3) 其他:口服避孕药、溶血危象。3. 动脉血栓形成(1) 血管壁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2) 血液黏度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浆细胞病、烧伤(3) 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 微循环血栓形成(1) 栓塞:多见于动脉血栓。(2) 凝血活性增高:细菌性内毒素、病毒、溶血、坏死组织、肿瘤细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紧瘢、血清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3、(二)发病机制1. 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管腔表面由内皮细胞覆盖,其总面积超过1000m2,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栓特性,它通过表面负电荷,释放各 种物质,譬如ATP酶、ADP酶、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tpA)、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内皮衍生松弛因子(EDRF)、 PGI2等物质,防止了血小板黏附、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液凝固过程,增强抗凝作用而达到保持血液流动性,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当内皮细胞受到机械、感染、免疫、化学物和代谢产物等损伤时,内皮细胞脱落而导致内皮下组织暴露,或各种先天性疾病中的内皮细胞功能缺陷 时,血管壁丧失了这些抗栓作用,同时,血管壁

4、中存在的潜在促血栓形成机制产生了有利血栓形成的变化,如vWF、组织因子(TF)等。血管有利 于血栓形成的变化可能通过下列机制:(1) 促进血小板黏附与聚集:正常内皮细胞脱落后,内皮下组织即暴露于血液中,血小板黏附是导致血栓形成的最早反应之一,血小板黏附在 内皮下的成分包括胶原、层素、微纤维以及vWF。硫酸乙酰肝素在血管表面形成强大的负电荷,内皮细胞表面的ATP酶ADP酶以及PGI2形成是 正常血管防止血小板黏附与聚集的另一机制。ATP酶与ADP酶则促进内皮细胞损伤及血细胞损伤时释放的ADP降解成AMP而阻止了血小板聚集 作用,这些功能在内皮细胞受损或脱落时下降。(2) 血管收缩与痉挛:内皮细胞

5、能分泌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物质内皮素,能引起动脉、静脉血管收缩。内皮素的缩血管作用较血管紧张素强 10倍,且作用持久,另一种血管收缩剂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内皮细胞损伤时的一种产物,这种物质也是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促使血小板在 局部损伤处发生聚集。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I2及EDRF(其本质为NO),在内皮细胞损伤时,其释放量也下降,从而失去调节正常血管舒张的功 能。许多物质可以刺激内皮细胞生成PGI2,如ATP、ADP、PAF、凝血酶,内皮素及NO等。PGI2通过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栓作 用。血管壁合成PGI2的能力大小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管壁的内层中层外层,上肢血管下肢血管

6、,这些差异也许与不同部位血栓形成 的发生率不同有关。(3) 纤溶活性: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两种重要的生理性纤溶酶原活化剂,即t-PA和尿激酶纤溶酶原活化剂(u-PA),以清除正常血液循环中形 成的少量纤维蛋白,是体内重要的纤溶系统。内皮细胞释放的t-PA约95%被过量的纤溶酶原抑制物(PAI)快速结合而失去活性,也同时失去与纤 维蛋白结合的能力。许多因子可以在基因转录水平刺激内皮细胞合成PAI-1,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凝血酶、内毒素、脂蛋白a、糖皮质激 素。而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则是通过基因转录后的调节,促使PAI-1生成。在血栓性疾病中,患者血浆的t-PA活性下降。可能与PAI增高

7、 有关。(4) 血管壁的促凝作用:正常血管壁参与止血作用是与其促凝作用有关,在病理状态下,这种作用则成为促成血栓形成的一个因素。这种促凝 作用包括:内皮细胞在受凝血酶、内毒素刺激后,细胞表面能表达组织因子(TF),这种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与因子即/即a结合形成的复 合物,导致因子区与因子X的活化,始动凝血瀑布。内皮细胞具有结合凝血因子区a的功能,在因子即存在下,促使因子活化,后者与因子Va、 Ca2构成凝血酶原,促进凝血过程。内皮细胞表面含有激活因子刈的功能,促使因子刈活化。(5) 血管壁的抗凝作用:在保护血管内血液流动状态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强大抗凝作用起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存在血管内皮表面

8、的蛋白多糖、 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等因子的抗凝作用,防止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硫酸乙酰肝素是葡萄糖胺多糖中最主要的一种,有 浓集AT-III等内皮表面的作用,在内皮表面构成硫酸乙酰肝素-AT-III的抗凝系统,迅速灭活血管内活化的凝血因子。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TM是 加速凝血酶活化蛋白C的主要辅助因子,此外TM也能增强因子Xa激活蛋白C的作用,减少凝血酶形成。近年来对TFPI进行了广泛研究,TFPI 合成部位在内皮细胞和肝脏,是TF的强大抑制剂。它能阻断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活化过程。当内皮细胞损伤或脱落时,上述抗凝作用就明显降低或 丢失,造成了有利于血液凝固的变化。2.

9、 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在止血与血栓形成中,通过下面两种机制发挥作用:血小板是栓子中的主要组成成分,特别是在动脉血栓形成中、以 及在微小血管的微血栓子形成中。通过它的促栓作用及释放产物,有利于血小板聚集,栓子形成,刺激伽胞以及损伤内皮细胞,促进血液凝固, 有利于血栓形成。在血栓性疾病中,血小板活化与血栓形成存在密切关系。在冠心病中,血小板外形变化为刺激型(血小板伪足形成)增多,血小板黏附性和血小 板对各种聚集诱导剂(ADP、肾上腺素、胶原或花生四烯酸)的聚集反应增强,血浆中血小板释放产物(ADP、5-HT、p-TG. TXA2等)浓度增高, 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在血小板表面及血浆中浓

10、度增强,表明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导致血小板活化的原因基本 有两点:特殊流场下导致血小板活化。各种刺激物,包括药物、生物活性物、化学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在临床研究中已报道了导致血小板活 化的原因。3. 白细胞及红细胞因素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白细胞数与心血管病存在一定关系。一些研究显示白细胞计数在预测心肌梗死上是一 项类似血压、血清胆固醇一样有价值指标,是独立危险因子。(1) 白细胞是血栓中的一个成分,下列作用可能是白细胞参与血栓形成的机制: 白细胞的黏附作用:人们很早就发现白细胞具有黏附血管壁的功能,这种黏附作用在正常状态下是很轻微的,在血流缓慢的静脉中较为多见, 当

11、静脉发生淤滞或者小动脉被压迫闭塞时,白细胞黏附作用主要取决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受体功能。它表面的黏附受体可受白三烯B4、 胶原、5-HT、肾上腺素、激肽、CSA、TNF等物质刺激,而在数分钟内上调,从而增加其在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 毒性氧化等物质的释放:活化的和黏附在血管表面的单核细胞释放反应性超氧代谢物,这些O2-能使EDRF灭活而降低内皮细胞功能。活 化的单核细胞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TNF以及蛋白水解酶,阳离子蛋白原、胶原酶,损伤内皮细胞,损伤血管扩张功能,并使血小 板与中性粒细胞黏附、聚集及激活。 白细胞的流变特性:白细胞直径约为8pm,而小的毛细血管直径才56pm

12、,因此通过微血管时,白细胞的变形能力决定了它在血管中的 流通程度,当白细胞活化后,出现伪足突起,细胞质硬度增加,白细胞极易被扣留在微血管内,引起流动迟缓。 白细胞的促凝作用:在急性白血病中,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存在着严重的止凝血功能紊乱,并发DIC。在早年的研究中,已认识到并发 DIC的原因存在白血病细胞释放促凝物质。白血病细胞的促凝物质可分成两类:一类为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另一类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但两类 促凝物质均是通过激活因子X起促凝作用。(2) 红细胞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红细胞聚集:在心肌梗死,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肿瘤等疾病中,血液循环中可见巨大的成堆红细胞聚集体,

13、它们在微循环中起到 类似血小板聚集体的作用,影响微循环的正常血液灌注。 全血黏度增高:全血黏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红细胞数量的增高以及可变形能力的下降均可使全血黏度增高。血液黏度增高时,致使血流阻 力增高,流动速度缓慢,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使组织中各种代谢产物蓄积。 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红细胞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有利于止血和血栓形成,其促进作用通过下列机制:A.物理作用:即红细胞 与血小板的碰撞,加强了血小板向血管内壁的输送速度与频率。红细胞数量增多,可变形能力下降时,这种作用就越大。B.化学作用:即红细胞释 放ADP引起血小板聚集,这种机制主要是在高切应力下发挥作用。最近有人提出

14、,红细胞释放的少量血红蛋白,通过自由基的形成而诱导血小板 聚集。红细胞的存在,也能加强血小板释放反应。4. 凝血因子在血栓形成中的因素(1)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性凝血因子刈缺乏症:本病由OD Rathoff等于1955年首先描述,并以该患者姓名命名所缺乏的因子为Hagemam因子,患者有APTT 延长,但无出血,因子刈缺乏症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两型:1型交叉反应物质阴性(CRM-),其因子刈含量与 活性平行减少;II型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 ),为分子结构异常所致。在纯合子中因子刈活性低于1%,抗原测不到,APTT120s;在杂合子中, 因子刈活性为25%50%,

15、抗原含量为35%65%,而APTT延长5%20%。因子刈缺乏导致血栓形成机制与内源性纤溶活性下降有关。高分子激肽原缺乏症:尚未见血栓栓塞症的报道,但在先天性激肽释放酶原缺乏症中,有血栓栓塞症的报道,在35例已报道的患者中,有 3例(8.6%)发生血栓形成。(2) 凝血因子增高: 纤维蛋白原增高:在血栓性疾病中,存在着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原因尚不清除,已发现许多相关的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吸烟、脂质增 高、血压增高等。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有利于血栓形成的机制,包括增高血浆和全血黏度,改变血液流动及增高对血管内皮的切变应力,与LDL 结合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凝血酶的底物和血小板聚集中的基本成分,为

16、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的趋化成分。 因子即活性增高:因子即活性增高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意义由英国的Northwick Park心脏研究中心提出的,他们发现因心肌梗死或肿瘤而病 死者的因子即活性明显高于存活者(P0.01),糖尿病或微血管疾病患者的因子即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吸烟、饮酒、服避孕药均可使因 子即活性增高,在口服避孕药中尚有因子V、*X等升高的报道。年龄,种族和血型也与因子即活性相关。(3) 凝血因子分子结构异常: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目前至少已报道有250例本症患者,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已报道的病例中,在临床上约20%患者有反复血 栓栓塞症,25%有出血,7%同时发生出血和血栓形成,而半数患者无症状。纤维蛋白原功能缺陷包括下列4种:A.纤维蛋白肽链释放异常。B.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或因子XUa介导的交联异常。C.对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