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716845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解读钢筋新标准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王丽敏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钢筋新标准主要起草人概述我国钢产量由2001年的15103万t增加到2006年的41878万t,年增长5433万t,年均增长率22.8%。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是重要的钢铁产品,应用范围广,生产量大。据粗略的统计:2006年我国钢筋实际产量已达8792万t左右,约占我国钢产量的20.8%。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日前我国建筑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钢筋的生产与消费量增长很快(如图1)。我国建筑用钢占钢材的消费比例约为53.3%,其中长材的消费占76%以上

2、,其中钢筋占长材的比例为61%。钢筋涉及的钢铁企业多,分布的范围广。钢筋用于国家各类的工程建设,小到民用建筑,大到三峡工程。钢筋标准日前仍是强制性的,属于技术法规的范畴,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目前,钢筋还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国家发证企业有300多家。为了提高钢筋的利用率,我国政府从六五、七五、八五都设立了国家课题,组织人力与物力进行攻关,也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近年来,一大批企业也引进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强度在400MPa以上钢筋的应用,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应用的范围比较小,用量也比较少,一直在占钢筋总量20%左右徘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高强钢筋的推广任务还很艰巨,有待于我们各方加强合作,共

3、同积极努力,争取在一两年内有实质性进展,达到40%以上。1国内外钢筋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1.1国内情况1.1.1 钢筋的发展演变我国钢筋生产与应用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历程。在这半个世纪中,钢筋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成长,其品种不断扩大,工艺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我国快速发展的建筑业需要。我国热轧钢筋从50年代的碳素光圆钢筋(3号钢,5号钢),发展到60年代的低合金钢螺旋肋钢筋(16Mn),发展到70年代的低合金钢螺旋肋钢筋(20MnSi,25MnSi),又发展到80年代的微合金钢月牙肋钢筋(20MnSiV,20MnTi,等),又演变为90年代微合金月牙肋(HRB400、HKB50

4、0)与此同时又开发了控扎控冷钢筋(HRR400);到了21世纪我们又开发了细晶粒钢筋(HRBF400)。1.1.2 钢筋生产设备情况钢筋主要是由棒材轧机生产。棒材轧机除生产钢筋外,还生产圆钢、方钢、扁钢等。按历年比例看,棒材轧机的70%产能用于钢筋生产。我国棒材轧机数量是世界最多的国家。据钢铁协会统计,到2006年为止,我国共连轧机。许多钢铁企业,特别是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多数都把棒材作为其主要的钢材品种,大量上马棒材轧机,使我国棒材产能急剧增加。但过快的产能增长对国内市场造成较大压力;可以说棒材产能是目前我国供求压力最大的品种。目前国内钢筋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其中河北(11.8%,)

5、、江苏(11.6%)和山东(10.5%,)三省棒材轧机产能最高。而目前国内最大的钢筋生产企业是唐钢集团,年产能在600万t,其次是沙钢、首钢、济钢、莱钢、萍钢等企业,产能都在300万t以上。另外,由于近些年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新上项日以板材居多,新建棒材项日较少,部分企业还淘汰了原有的棒线材轧机。而与此同时,新近发展起来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则以长材项目为主,近些年国内新建棒材轧机产能主要来自民营企业,使得我国棒线材生产企业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民营企业的棒材产能在全国总产能中的比例不断升高,目前国内棒材产能的40%为民营企业所有。这些民营企业生产灵活性相对较强,会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对

6、生产进行调整,这相对有利于建材市场的稳定。而今后随着国企从这一品种领域中逐步退出,民营企业的比例会继续提高。但从长期形势看,从2005年开始,随着国内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国内棒材轧机产能增长明显低于板材品种产能增长,2005-2006年两年里,国内新增钢材产能为1.2多亿t,其中新增棒材产能只有2000多万t。以此可见,未来钢筋产能在我国钢材产能中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1.1.3 钢筋的贸易情况作为主要建筑钢材的钢筋,主要以内销为主。由于制造成本与受到销售半径的制约,给大量的进出口带来较大的制约。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钢铁制造业转移过程中,把大量的长材制造转向了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他们

7、建筑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些长材,但需求量不大。多年来,我国钢筋进出口量占钢筋总量的份额很小。2006年中国钢筋出口373.9万t,预计2007年中国钢筋出口量将达到584.7万t。从图2看到,中国钢筋出口量这几年呈上升态势,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呈较大的增长,这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景气度提高,且国外大型钢厂消减了低附加值钢产品,转型生产高附加值钢产品造成的。近年来,我国钢筋的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是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其中,韩国是我国钢筋出口最主要国家之一。据调查,钢筋的出口标准主要采用英国的BS4449标准。1.1.4钢筋的价格变化从图3可以看到,2006年初到2007年11月

8、中旬钢筋价格一路盘升,这主要是钢筋原料涨价造成的成本增加所致一路盘升,这主要是钢筋原料涨价造成的成本增加所致。1.1.5钢筋的应用情况在建筑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相互作用,在结构中承载着各种载荷,如拉、压应力和应变,高周或低周疲劳效应了高温或冷脆效应,物理与化学腐蚀,钢筋再加工效应(焊接、机械连接、弯曲或调直)等。为此,在各国混凝土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中,均对上述各种承载效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做出规定,提出质量要求,并对规定进行细化。我国这方面的规定是由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GB500010的修订工作已于2007年初正式启动,修订组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修订工作

9、,已明确纳入500MPa级钢筋。钢筋应用技术主要是钢筋的连接。目前我国钢筋主要采用两种连接方式。一是焊接,我国目前在建筑施工中主要的连接方式还是以焊接为主,其主要焊接工艺有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以及电弧焊三种,钢筋的焊接要符合JGJl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二是机械连接技术,它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工艺,被称为继绑扎、焊接之后的第三代钢筋接头。钢筋的机械连接应符性强,可用于垂直、水平、倾斜、高空、水下等各方位的钢筋连接,还特别适用于不可焊钢筋、进口钢筋的连接。国外大多采用这种连接方式。1.1.6存在的问题(1)建筑用钢的消费结构矛盾突出目前,国内工程中普遍使用的主力受力钢筋是HKB335,辅

10、助钢筋大多为HKB23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所用钢筋普遍低1-2个等级,国外大多使用的是400MPa、500MPa,还有向更高发展的趋势。多年来,为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我们适时地组织修订了标准与规范,开展了试点工程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总的应用状况看,高强钢筋在钢筋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20%左右,而且,使用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大跨度、超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可以节约钢材用量,降低工程成本,获得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收益。根据测算,如果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将钢筋混凝土的主导受力钢筋强度提高到400Nmm2,则可筋消耗总量将达到1.83亿t,这样通过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可节约钢材366

11、万t。比照我国2006年国内钢筋的平均价格约3039元t计算,2010年可节省资金约111亿元。同时,还要考虑使用高强钢筋可以大大降低钢筋维护成本和更新费用,对全社会节约的效益是巨大的。我国又开始推广强度更高的HKB500钢筋。HILl3500,钢筋比HR23400理论上可节约材料10%,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克服了因施工中配筋过密的问题,给施工带来了便利。(2)高强度钢筋推广受到了资源、成本与技术的制约目前,对于400MPa以上高强钢筋,建设部提倡走微合金化的技术路线,这是因为微合金化可以达到良好的综合性能。但是,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规模扩张,全球资源紧张带来微合金元素价格急剧飙升,钒

12、铁、铌铁等微合金化元素的价格在急剧增加的同时,也带来资源的紧俏。生产一吨400MPa微合金钢筋成本要增加400-500元,而市场所能承受的价格是200元左右。所以资源、价格都严重地制约了高强钢筋在我国的大量使用。余热处理是一种节约资源降、成本的工艺路线。由于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且震级较高,我国有87%城镇是地震的设防地区,余热处理钢筋所形成回火马氏体组织,在强度提高的同时带来了塑性降低,尤其是焊点强度降低较大,在我国仍然以焊接为主的连接方式时代,建设部对这种钢筋的使用做出种种限制。近来超细晶粒钢筋的开发、生产是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新途径。1.2国外钢筋生产消费情况当

13、今世界,热轧带肋钢筋的发展趋势要求钢筋不但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又具有较高的韧性及好的焊接性能,也就是要求钢筋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国外钢筋的强度级别大多在400MPa以上,欧盟各国基本上采用500MPa的钢筋,钢筋的连接大多采用机械连接。1.2.1近年来世界钢筋生产状况分析2006年世界钢筋产销量约为18882万t,其中亚洲产量为11705万t,占世界钢筋产量的62%。其中:中国钢筋产量为8198万t,同比增加0.6%,占世界钢筋产量的43.4%,居世界第一;日本钢产量为1120万t,同比降低4.8%,占世界钢筋产量的5.9%,居世界第二位;土耳其钢筋产量为1013万t,同比增加10.4%,

14、占,世界钢筋产量的14%,居世界第三位;韩国钢筋产量为1004万t,同比降低1.2%,占世界钢筋产量的5.3%,居世界第四位。中国台湾钢筋产量为了16万t,同比上升6.4%,占世界钢筋产量的3.8%。欧盟15国钢筋产量为1702万t,占世界钢筋产量的9%。北美钢筋产量由2005年的1038万t降到1010万t,占世界钢筋产量的5.3%;东欧钢筋产量由2005年的984万t下降到943万t,占世界钢筋产量的5.0%。1.2.2近年来世界钢筋消费状况分析2006年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约为18882万t,同比增加2.2%。其中亚洲钢筋表观消费量为11410万t,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60.4%。欧盟1

15、5国钢筋表观消费量为2033万t,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10.8%。北美钢筋表观消费量为1264万t,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6.7%,东欧钢筋表观消费量为655万t,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3.5%。2006年中国钢筋表观消费量为7831万t,同比增加0.6%,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41.5%;这是由于中国具有大量的建筑项目在施工。2006年日本钢筋表观消费量为1109万t,同比降低4;8%,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5.9%,产销基本平衡。2006年韩国钢表观消费量为1076万t,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5.7%,销略大于产,2006年美国钢筋表观消费量881万t,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4.7%。2

16、006年中国台湾钢筋表观消费量为691万t,同比上升9.9%,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3.7%。2006年土耳其钢筋表观消费量为440万t,同比增加55%,占世界钢筋表观消费量的2.3%,是钢筋出口量较大的国家之一。2GBl499标准的修订情况GBl499-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将于2008年2月1日贯彻实施。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l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作废,没有过渡期。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6.4.1.1(长度),7.3.5(A或Agt),7.4.2反弯试验,7.5疲劳性能,表3中a,b(纵肋款、横肋宽),附录c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本次标准修订从2002年立项,历时5年的时间,几议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