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技术全攻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71647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技术全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LED技术全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LED技术全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LED技术全攻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LED技术全攻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ED技术全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技术全攻略(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ED技术全攻略-工程师必备手册目录一、LED发展史二、LED的分类三、LED驱动技术原理四、LED驱动设计技巧五、LED驱动设计参考案例及选型指导六、LED散热解决方案七、LED产业链厂商大全八、设计参考资料索引LED发展史1907年HenryJosephRound第一次在一块碳化硅里观察到电致发光现象。由于其发出的黄光太暗,不适合实际应用;更难处在于碳化硅与电致发光不能很好的适应,研究被摒弃了。二十年代晚期BernhardGudden和RobertWichard在德国使用从锌硫化物与铜中提炼的的黄磷发光。再一次因发光暗淡而停止。1936年,GeorgeDestiau出版了一个关于硫化锌粉

2、末发射光的报告。随着电流的应用和广泛的认识,最终出现了“电致发光”这个术语。二十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在电致发光的实验中使用半导体砷化镓发明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LED,并于60年代面世。据说在早期试验中,LED需要放置在液化氮里,更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与突破以便能高效率的在室温下工作。第一个商用LED仅仅只能发出不可视的红外光,但迅速应用于感应与光电领域。60年代末,在砷化镓基体上使用磷化物发明了第一个可见的红光LED。磷化镓的改变使得LED更高效、发出的红光更亮,甚至产生出橙色的光。到70年代中期,磷化镓被使用作为发光光源,随后就发出灰白绿光。LED采用双层磷化镓蕊片(一个红色另一个是绿色)

3、能够发出黄色光。就在此时,俄国科学家利用金刚砂制造出发出黄光的LED。尽管它不如欧洲的LED高效。但在70年代末,它能发出纯绿色的光。80年代早期到中期对砷化镓磷化铝的使用使得第一代高亮度的LED的诞生,先是红色,接着就是黄色,最后为绿色。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采用铟铝磷化镓生产出了桔红、橙、黄和绿光的LED。第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蓝光LED也出现在90年代早期,再一次利用金钢砂早期的半导体光源的障碍物。依当今的技术标准去衡量,它与俄国以前的黄光LED一样源暗淡。90年代中期,出现了超亮度的氮化镓LED,随即又制造出能产生高强度的绿光和蓝光铟氮镓Led。超亮度蓝光蕊片是白光LED的核心,在这个发

4、光蕊片上抹上荧光磷,然后荧光磷通过吸收来自蕊片上的蓝色光源再转化为白光。就是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出任何可见颜色的光。今天在LED市场上就能看到生产出来的新奇颜色,如浅绿色和粉红色。有科学思想的读者到现在可能会意识到LED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事实上,最近开发的LED不仅能发射出纯紫外光而且能发射出真实的“黑色”紫外光。那么LED发展史到低能走多远,不得而知。也许某天就能开发出能发X射线的LED。早期的LED只能应用于指示灯、早期的计算器显示屏和数码手表。而现在开始出现在超亮度的领域。将会在接下的一段时间继续下去。LED的分类常见LED的分类1.按发光管发光颜色分成红色、橙色、绿色(

5、又细分黄绿、标准绿和纯绿)、蓝光等。另外,有的发光二极管中包含二种或三种颜色的芯片。根据发光二极管出光处掺或不掺散射剂、有色还是无色,上述各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还可分成有色透明、无色透明、有色散射和无色散射四种类型。散射型发光二极管不适合做指示灯用。2.按发光管出光面特征分为圆灯、方灯、矩形、面发光管、侧向管、表面安装用微型管等。圆形灯按直径分为2mm、4.4mm、5mm、8mm、10mm及20mm等。国外通常把3mm的发光二极管记作T-1;把5mm的记作T-1(3/4);把4.4mm的记作T-1(1/4)6-8。由半值角大小可以估计圆形发光强度角分布情况。从发光强度角分布图来分有三类:1)高指

6、向性。一般为尖头环氧封装,或是带金属反射腔封装,且不加散射剂。半值角为520或更小,具有很高的指向性,可作局部照明光源用,或与光检出器联用以组成自动检测系统。2)标准型。通常作指示灯用,其半值角为2045。3)散射型。这是视角较大的指示灯,半值角为4590或更大,散射剂的量较大。3.按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分有全环氧包封、金属底座环氧封装、陶瓷底座环氧封装及玻璃封装等结构。4.按发光强度和工作电流分有普通亮度的LED(发光强度小于10mcd);超高亮度的LED(发光强度大于100mcd);把发光强度在10100mcd间的叫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一般LED的工作电流在十几mA至几十mA,而低电流LED的工

7、作电流在2mA以下(亮度与普通发光管相同)。白光LED介绍白光LED的合成途径大体上有2条路可以走,第一条是RGB,也就是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LED走RGB合成白光的这种办法主要的问题是绿光的转换效率底,现在红绿蓝LED转换效率分别达到30%,10%和25%,白光流明效率可以达到60lm/w。通过进一步提高蓝绿光LED的流明效率,则白光流明效率可达到200lm/w。由于合成白光所要求的色温和显色指数不同,对合成白光的各色LED流明效率有不同的。随着白光LED的深配色、白平衡:入发展,人们希望用作照明光源的白光LED的光谱、色品坐标、显色性及相关色温等均能满足国际CIE和我国的有

8、关标准,否则应认为不合格。我们对相关色温80004000K白光LED的光色特性及其与正向电流的关系进行了总结。长期以来,低色温(4000K)、高显色性的白光LED按照当前主流方案InGaN蓝色LED芯片和ce“激活的稀土石榴石黄色荧光体组合的方案实现难度大,成为人们攻关的难题。因为黄色荧光体的发射光谱中缺少红成份。故目前大多数报告限于有关5000K以上的高色温白光LED的工作。尽管白光LED已有商品,但缺少低色温白光LED。5000K以上的高色温商品,显色性差,难以满足市场,目前,由蓝色芯片和荧光体组合的低色温白光LED的报告极少。因此,无论从学术上研究,还是应用需要,发展低色温(4000K)

9、高显色性白光LED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条路是LED+不同色光荧光粉:第一个方法是用紫外或紫光LED+RGB荧光粉来合成LED,这种工作原理和日光灯是类似的,但是比日光灯的性能要优越,其中紫光LED的转换系数可达80%,各色荧光粉的量子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0%,还有一个办法是用蓝光LED+红绿荧光粉,蓝光LED效率60%,荧光粉效率70%;还有是蓝光LED+黄色荧光粉来构成白光。两种途径相比较之下,RGB三色LED合成白光综合性能好,在高显色指数下,流明效率有可能高到200lm/w,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是提高绿光LED的电光转换效率,目前只有13%左右,同时成本高。R、G、B三基色组成白色是红绿蓝三

10、基色按亮度比例混合而成,当光线中绿色的亮度为69%,红色的亮度为21,蓝色的亮度为10时,混色后人眼感觉到的是纯白色。但LED红绿蓝三色的色品坐标因工艺过程等原因无法达到全色谱的效果,而控制原色包括有偏差的原色的亮度得到白色光,称为配色。当为全彩色LED显示屏进行配色前,为了达到最佳亮度和最低的成本,应尽量选择三原色发光强度成大致为3:6:1比例的LED器件组成像素。白平衡要求三种原色在相同的调配值下合成的仍旧为纯正的白色。原色、基色:原色指能合成各种颜色的基本颜色。色光中的原色为红、绿、蓝,色度图中的三个顶点为理想的原色波长。如果原色有偏差,则可合成颜色的区域会减小,光谱表中的三角形会缩小,

11、从视觉角度来看,色彩不仅会有偏差,丰富程度减少,见下图。LED发出的红、绿、蓝光线根据其不同波长特性可大致分为紫红、纯红、橙红、橙、橙黄、黄、黄绿、纯绿、翠绿、蓝绿、纯蓝、蓝紫等,橙红、黄绿、蓝紫色较纯红、纯绿、纯蓝价格上便宜很多。三个原色中绿色最为重要,因为绿色占据了白色中69的亮度,且处于色彩横向排列表的中心。因此在权衡颜色的纯度和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时,绿色是着重考虑的对象。大功率LED封装结构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封装工艺的提高,LED的光通量和出光效率逐渐提高,从而使固体光源成为可能,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灯、汽车照明、广告牌等特殊照明领域,并且逐渐向普通照明领域过渡,被公认为有望取代白炽灯、荧光

12、灯的第四代光源。不同应用领域对LED光源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对LED出光效率、光色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对出光角度、光强分布有不同的要求。这不但需要上游芯片厂开发新半导体材料,提高芯片制作工艺,设计出满足要求的芯片,而且对下游封装厂提出更高要求,设计出满足一定光强分的封装结构,提高LED外部的光利用率。目前封装多种多样,封装将随着今后的发展,不断改进和迎合实际需要,为LED今后在各个领域应用奠定基础。LED驱动技术原理超高亮LED的特性下图为正向压降(VF)和正向电流的(IF)关系曲线,由曲线可知,当正向电压超过某个阈值(约2V),即通常所说的导通电压之后,可近似认为,IF与VF成正比。见表是当前主

13、要超高亮LED的电气特性。由表可知,当前超高亮LED的最高IF可达1A,而VF通常为24V。由于LED的光特性通常都描述为电流的函数,而不是电压的函数,光通量(V)与IF的关系曲线,因此,采用恒流源驱动可以更好地控制亮度。此外,LED的正向压降变化范围比较大(最大可达1V以上),而由上图中的VF-IF曲线可知,VF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较大的,IF变化,从而引起亮度的较大变化。所以,采用恒压源驱动不能保证LED亮度的一致性,并且影响LED的可靠性、寿命和光衰。因此,超高亮LED通常采用恒流源驱动。下图是LED的温度与光通量(V)关系曲线,由下图可知光通量与温度成反比,85时的光通量是25时的一半,而

14、一40时光输出是25时的18倍。温度的变化对LFD的波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散热是LED保持恒定亮度的保证。下图是LED的温度与光通量关系曲线。一般LED驱动电路介绍由于受到LED功率水平的限制,通常需同时驱动多个LED以满足亮度需求,因此,需要专门的驱动电路来点亮LED。下面简要介绍LED概念型驱动电路。阻限流电路如下图所示,电阻限流驱动电路是最简单的驱动电路,限流电阻按下式计算。式中:Vin为电路的输入电压:IF为IED的正向电流;VF为LED在正向电流为,IF时的压降;VD为防反二极管的压降(可选);y为每串LED的数目;x为并联LED的串数。由上图可得LED的线性化数学模型为式

15、中:Vo为单个LED的开通压降;Rs为单个LED的线性化等效串联电阻。则上式限流电阻的计算可写为当电阻选定后,电阻限流电路的IF与VF的关系为由上式可知电阻限流电路简单,但是,在输入电压波动时,通过LED的电流也会跟随变化,因此调节性能差。另外,由于电阻R的接人损失的功率为xRIF,因此效率低。线性调节器介绍线性调节器的核心是利用工作于线性区的功率三极管或MOSFFET作为一动态可调电阻来控制负载。线性调节器有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下图a所示为并联型线性调节器又称为分流调节器(图中仅画出了一个LED,实际上负载可以是多个LED串联,下同),它与LED并联,当输入电压增大或者LED减少时,通过分流

16、调节器的电流将会增大,这将会增大限流电阻上的压降,以使通过LED的电流保持恒定。由于分流调节器需要串联一个电阻,所以效率不高,并且在输入电压变化范围比较宽的情况下很难做到恒定的调节。下图b所示为串联型调节器,当输入电压增大时,调节动态电阻增大,以保持LED上的电压(电流)恒定。由于功率三极管或MOSFET管都有一个饱和导通电压,因此,输入的最小电压必须大于该饱和电压与负载电压之和,电路才能正确地工作。开关调节器介绍上述驱动技术不但受输入电压范围的限制,而且效率低。在用于低功率的普通LED驱动时,由于电流只有几个mA,因此损耗不明显,当用作电流有几百mA甚至更高的高亮LED的驱动时,功率电路的损耗就成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开关电源是目前能量变换中效率最高的,可以达到90以上。Bue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