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71534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2010年安徽省考试说明(政治)安徽2010年考试说明文科综合部分与2009年的考试说明相比,是稳中有变 考试性质 删掉“三个有助于”,强调“高考应该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考试时间、科目分值:这三部分与09年一样,没有变化。不过这里要注意这样一句话: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我个人理解:这里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就是说2010年文科综合试题没有跨学科综合的试题。试卷结构与题型:这部分的内容与2009年的考试说明相比,作了一些修改,把原来的:单项选择题共计约130分改为128分,那就明确了文科综合选择题是32题;

2、非选择题由原来共计约170分改为172分。同时明确了思想政治学科考试范围是必修内容(含时事政治)的分值占100,即思想政治学科,只考必修,选修不考。组卷:这部分也作了一些修改,明确了文科综合试题的排列的顺序,(2009年的考试说明就不明确,当时引起种种猜测,)选择题按政、史、地三科依次排列,非选择题按地、史、政依次排列,文科综合试卷的头尾都是政治学科。考试内容与题型示列这部分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部分与09年相比没有变化,题型示列部分题量上没有变,选择题仍然是22题,非选择题还是9题。但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例题大部分都换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部分在开始的思想政治中有三段说明,与09年相

3、比,实质内容没有变化,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最后一句话“时事政治部分渗透于以上四个必修课程的相关考试内容之中”,那也就是说政治学科高考不会有单纯的时政题。(有的省高考政治单科试题就有单纯的时政题,根据这句话我省应该不会有单纯的时政题)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第一个研读重点)1、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获取和解读信息” 具体要求包括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是对获取信息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具备从各种不同形式的材料中,包括文字、图型、表格、漫画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获取信息要快、准、全(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不仅要掌握试题的显性信息,还要注意挖掘其隐含的信息。第三层次是对解读信息的要求,解读

4、信息一要准确,二要全面、完整,三要学会整合信息,即对所获取的信息按照其内在关系尤其是与试题立意、设问要求的关系加以系统化、综合化甚至由此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的过程。例如第09年安徽卷第38题第(1)小问,38、(28分)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二(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第(1)小问:同学们就网络给经济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请结合信息一谈谈你的认识。(8分)此题属于体现类材料题,要求我们通过对材料分析,从材料中找出网络发展的经济意义(积极影响),能够快速

5、、全面、准确地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不仅要掌握试题的显性信息,还要注意挖掘其隐含的信息,对所获取的信息按照其内在关系尤其是与试题立意、设问要求的关系加以系统化、综合化,并由此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那就主要针对三个主体进行表述:对国家、企业、消费者三个主体的经济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附评分参考答案:政府利用网络能够更好地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以便对经济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企业通过网络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消费者通过网络改变了消费方式,使生活消费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 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调动和运用知识” 这种能力要求有三个

6、层次(概括起来即两个方面):一是调动和运用的知识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政治和相关信息、学生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的知识、基本技能。二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建立储备知识与试题信息的联系,“检索和选用”即有针对性地调动并运用。 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复习备考中不仅要落实好教材内容,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达到熟练记忆、准确理解,以便能够正确地建立与试题信息的联系。而且还要关注时政,注重日常积累,提高综合素质。3、 如何正确理解、把握“描述和阐释事物” 这种能力要求有三个层次:一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语言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二是“描述和阐释事物”应从现象到本质,观点和方法要科学。即

7、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三是 “描述和阐释事物”要从整体入手、全面分析、综合把握。既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获信息,又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以上要求就是要我们的学生做到简洁表达、科学分析、综合评价。4、 如何正确理解、把握“论证和探讨问题”这种能力要求有三个层次:一是“发现或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但提出的问题必须依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紧扣材料主题。二是“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鼓励和倡导考生在论证和探讨问题时,对问题要力求做出自己的独立评判,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三是要求清晰、正确地“表达出认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语言顺畅、分析层

8、次清晰、观点方法科学。二、考试范围(第二个研读重点)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有79个知识点1、明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关新要求。2、在复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时,要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3、在复习中要关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等知识点。4、注重反映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有关经济方面的内容的复习。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

9、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第二部分、政治生活-有51个知识点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进一步明确党的基本路线的新提法。3、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注重反映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有关要求。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可以联系两会,联系两会的一些改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复习。6、在复习当代国际社会问题时,要关注中美关系,大国关系,联合国的作用,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问题、我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等。第三部分、文化生活-有42个知识点1、进一步明确文化建设的意义。2、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

10、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要求。3、说明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4、明确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和要求。可借春节、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理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理解把一些传统节日确立为法定假日的意义。5、阐述推进文化创新的意义。在文化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复习中,明确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要求、途径和意义。6、在复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要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要关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有78个知识点 在复习时除了识记、理解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唯物史观等基本概念、基本原

11、理,学会运用这些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外,在复习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2、理解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解放思想是一大法宝;在复习创新与社会发展时,要结合解放思想来复习。3、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在复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时,应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时,应联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

1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4、关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值得关注的几个时政热点)热点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加强党的建设热点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7年来连续7个中央“一号文件”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热点三:建国60周年热点四: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热点五:危机之中惠民生、2009民生大账热点六: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热点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热点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热点九: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热点十: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热点十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热点十二:两会热点:关注民生问题,关注就业问题,抑制房价过快增长问题,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问题,促进教育公平等问题热点十三:积极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三、题型示例 (第三个研读重点) 考试说明下发后,要特别关注这一部分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是考试说明中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具体化,是这些抽象规定的外显。2010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占考试说明篇幅的一大半,对考试说明中典型题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直接和更感性

14、的把握考试说明,提高对高考命题预测的准确性。(一)选择题【例1 】(2009年浙江文综卷)民营经济在建设浙江经济大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D.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答案:B 说明: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第一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是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就本题而言,主要考查政府落实经经济建设新要求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抓住关键信息,即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

15、以及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由此推断解决问题的措施应当是推动结构调整和加强科技创新,故B项符合题意。A、C、D各项所表述的并不是解决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的措施,故应予以排除。【例6】(2009年四川文综卷)小张按l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卜,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心币损失1600元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答案:A 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汇率转换的理解,旨在考查考生通过计算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分步骤运算。根据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可以推算出他为换得1000美元外汇实际支付了10008=8000元人民币;而根据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又不难得出现在1000美元可换人民币10008(1-20)=6400元。因此,同两年前相比,小张损失了8000-6400=1600元人民币,故选A。【例17】(2009年江苏卷)下面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