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71513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论语演讲稿3篇演讲稿以发表看法,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打算好的文稿。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演讲稿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论语演讲稿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论语演讲稿 篇1敬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刚刚学习了论语六则,其中有这样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这一句话,不长,却涵盖了我们的人生。年幼时便要立志于学,稍长些就要学有所成,立家立业。但学成不是志向的结束,它开启着闪耀才智光线的四十岁。五十岁, 我们已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仍要努力作为,即使

2、已不再像年轻时一样舍命追求最终的结果。六十岁,我们已经可以虚怀若谷,淡然面对他人的指责与斥责。等到了七十岁,人生的境界已变的自由而又合理,专属于自己的最高境界,须要我们用一生去磨练,去追求。而孔子宏大的品行,也便可以由这句话得知。他一生都在追求一个更加完备的人生。他为之奋斗不止的,就是这样一种云淡风轻,就是这样一种按部就班,就是这样一种圣人的品行而不是事业。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样一种不行逾越的时间界限,对于我们,也是如此。 即使下一秒有再多繁花盛开,我们也得先将这一秒的小草采摘;即使下一秒是无边黑暗,我们也不行能跨越它去找寻光明彼岸。人生,自然不能违反了发展轨迹。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

3、,才能根据客观规律,一步一步走下去。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是否功成名就,不在于你是否为社会作出了震天动地的贡献;更不在于你的经验是否轰轰烈烈;而在于你是否在应当做某件事的时候,用完了全力去做好它;在于你是否遵循着规律,没有让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在最美的岁月里,在于你是否做到了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无愧于心,因为他们被安放在时间的模子里是那样的恰到好处。换句话说,一个人,假如年轻时不学习,不努力,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大的失败。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不进步,莫非要等到四五十岁了才捡起志向,期盼奇迹发生么?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说:“生活的目标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规律。”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什么是自然规律?孔子已给了我

4、们答案。遵循规律生活,并不是不求创新,只知道一味的根据既定的程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走;也不是看破红尘,抱着无所谓的看法听天由命,而是启发着我们在某段特定的时间内,除了做特定的事去推动人生的车轮向前走以外,别无选择。你还是要锐意进取,还是要不懈努力。命运为每个人支配好了相同的轨迹,但绝没有两个人的人生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走法,上天拓的路很宽,走着走着,人和人就有了差别,但只要你遵守了生命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每一种活法终点都是一个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世界。但假如你在某一时间,做了这段路上不该出现的事,等待你的,只能是深渊。这,才是孔子告知我们的,如何坚决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中,

5、让每一步都踏实且井然有序。人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它更是一个美到极致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必需是一个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想要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我们就要注意脚下踏上的每一步。这,求不得别人,更急不得自己,语言无法描述的境界,还得要等到时间的洗礼,那么,就让我们,从志于学做起。我的演讲完毕,感谢大家。论语演讲稿 篇2敬爱的老师、同学们: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语录,它流传了2500多年,始终被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影响着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 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让现代教化越来越重视经典教化,越来越

6、留意到古代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意义,所以,我们小学生从小读 论语,意义重大。论语,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代表,它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化、文艺等很多方面,虽然是一问一答、零零碎碎的片语,似乎没有什么逻辑性,但是仔细研 读,深刻领悟,其内容特别丰富,言简意顺,无所不包,博大精深,也是教学最重要的经典。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 的历史地位,论语之真理穿越千古、深化人心。诵读论语原文,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讲,由于文言相隔久远,有些困难,一时难以弄懂。但是,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也让我们感受很深,有所启迪 ,有所受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正如于丹把

7、论语比做温泉,她说,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有一口问病泉,据说 任何人舒适地泡进去,就能悉知自己身体的病,有关节炎的,有胃病的,有皮肤病的洗掉一层,如蝉蜕皮一般人的一生是从学习起先的。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出孔 子一生学而不厌,注意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见。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许多不行知部分,但是学问可以增长才能,才智可以变更命运,因此,常常学习新知 识,温习老学问是一件让我们感觉开心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宏大的话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啊。学问从学习中来

8、,实力从实践中来。学而常习,习而常学,便可以海阔天空般事事无碍。而今日观看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更是令自己开见识大长。不仅如此, 其实在以前,孔子与孔丘始终在争论并流传着一个字:“仁”这虽是一个字,但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疑问哟。人们最终解决了这个“迷”。“仁”可 以想为一个人心如大海的慈善之心;也可以认为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可以作为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渴望之情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就越留意学习修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 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

9、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 所欲不越规则“。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 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为所欲为,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 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也使我们懂得了宏大来至与平凡的道理。通过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讲解,使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出事的道理,仿佛达到了进入到了书中的境界。直到现在,论语中的内容还让我难以忘怀。论语的内容真丰富啊!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多看看。身为小学生的我们,细致阅读论语肯定

10、会让我们向往的童年变得跟论语一样丰富多彩!论语演讲稿 篇3敬爱的老师、同学们:论语这一本书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论语中我最喜爱的一句话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假如没有许久的准备,就确定会有现在麻烦。那一次,我是切身体会到了。那天下午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趁下课的时间赶快把刚刚课堂上讲的练习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页写完,而且必需在下午的第三节课之前交给老师。说完 ,老师快速走出了教室。我拿出数学练习册正打算写,籍展鹏拍一下我的肩膀,说:”走,咱们去操场上打篮球。人都叫好了,就差你了。

11、“我说:”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没写完呢 ,你写完了吗?“”写什么写,老师不是说第三节的时候才让交的吗。现在才第一节课,其次节下课不是还有四非常钟的活动时间吗,那时候再写也能跟上。“我一 听,也是,四非常钟足够能写完的。于是便和籍展鹏下去打篮球了。其次节是英语课,下课铃响起的时候还有一些练习题没讲完,老师没让下课,拖堂接着讲。这一讲就是几非常钟,一下子讲到了第三节上课。结果可想而知了,因为我没有完成作业被数学老师严厉地大批特批了一顿。都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考虑好,现在麻烦了。从那以后,每天下课我就抛开一切杂念,立即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假如没有作业,我就自己先向后预习。再也不敢拖沓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中的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受益无穷。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