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715026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范本(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广能(集团)XX公司绿水洞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二一二年十二月 / 目 录第一章 监测监控系统1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网络运行管理制度3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5安全监控系统操作规程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10安全监测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11安全监控系统保障制度12监测监控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13系统显示异常应急处理办法14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值班、交接班制度15机房卫生管理规定16第二章 供水施救系统17技术管理规定:17供水施救系统管路安设、分工、撤卸回收规定18日常管理要求20罚则21供水施救系统检查检修制度22供水施救系统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23第三章 压风

2、自救系统24压风自救管理制度24压风管路管理制度28设备巡检工岗位责任制29空气压缩机岗位责任制30压风自救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32第四章 人员定位系统33人员定位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领导小组33人员定位系统值班、网管、操作维护人员配备、培训规定34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值班制度35人员定位系统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度36人员定位系统值班与交接班制度37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38系统故障报告制度39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岗位责任制度40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42机房卫生管理规定44第五章 通讯联络系统45通讯联络系统设施管理制度45通讯联络系统设备设施技术资料管理制度46通信联络系统运行管

3、理制度47通讯操作工岗位责任制48通讯联络系统定期维护制度49通讯联络系统值班员交接班制度50通讯联络系统值班制度51机房卫生管理规定52第六章 紧急避险系统53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办法53永久避难硐室应急响应组织流程60第七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61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的应急预案61一、监测监控系统61二、通信联络系统62三、人员定位系统62四、压风自救系统62五、供水施救系统63六、紧急避险系统64第八章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65第九章 发生瓦斯事故时“六大系统”联合应急预案66第一章 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 由信息中心负责搞好瓦斯监测系统维护,按规定配备有专

4、业知识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负责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2. 根据川煤集团颁发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安装各类传感器。未按规定安设瓦斯监测仪的采掘工作面不准生产。3. 凡应安设监测装置的地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对传感器的种类、数量、位置、主机、分站、动力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源线的敷设,控制区域,明确规定,并绘制系统图,建立维护人员的责任制。4. 应安设监控装置的采掘工作面与其它作业地点,开工前必须由根据开工通知单与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负责安排信息中心对监测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5. 装置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入井前,经过48小时通电运行,调试合

5、格后方可下井安装。严禁不合格的产品下井安装。6. 井下甲烷传感器要定期维护调校(每隔7天进行一次巡回检查调校);调校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调校时必须携带标准气样,空气样进行校正;调校完毕后,要认真填写调校记录。7. 如果装置监测与人工监测出现误差时,在测值的0.2%围,应以测值高的瓦斯浓度为准,以确保安全。如果人工监测平均值与监测装置值误差超过0.2%时,监测人员应与时下井进行校对。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停用装置。8. 监测设施在井下连续运行6个月以上,井下部分应按计划分批运到井上进行检修、清扫、调试、校正。9. 对需要经常移动的传感器与电缆,只许采掘队、班、组长在瓦检员的监护下,按规定进行

6、移动。严禁擅自移动或停用。停用监测设施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否则追究停用者责任。10. 凡发生使用单位故意停装置电源或破坏设施的,要严格按矿有关规定进行追查处理。11. 对损坏信号电缆与传感器和丢失装置的由使用单位负责赔偿,对故意破坏者,将追查分析并追究责任。12. 通维队应按实际需要配齐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保证下井人员中安全员、放炮员、班组长、队长和下井干部使用,不得以仪器不足为由不发仪器。13.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MA标志准用证”和“防爆合格证”。14. 安全监控设备的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15. 安全监控系统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严禁与调度线缆共用;传输线路的接头,必须采用

7、符合规定的防爆接线盒连接。16.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17.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18.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甲烷断电仪必须装备备用电池。当电网停电后,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小时。19. 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有防雷电保护。20. 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网络运行管理制度1. 绿水洞煤矿办公信息化通过联网,实现集团公司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安全监测集中管理,并通过宽带与互联网

8、连接,使科室与时获取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为规局域网管理,保障局域网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制订本管理制度。2. 局域网所有用户不得通过使用局域网从事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窃取或泄露他人秘密等活动。3. 局域网所有用户不得通过局域网制造或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也不得故意在网上发布、传播依附有计算机病毒的信息。4. 机房严禁无关人员入操作计算机,不得在服务器上任意安装和删除软件,不得随意更改服务器和交换机上的各项系统设置。5. 绿水洞煤矿局域网由信息中心负责技术管理、与日常维护工作。6. 局域网由信息中心负责网络中心设备的安全软件、硬件管理与更新、维护,保证局域网畅通无阻。

9、7. 每个机关科室由科长负责,根据工作情况将本科室信息与时收集整理上传股份公司有关部门。8. 信息中心负责局域网设备和线路的安装、维护、连接、设置。9. 科室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信息的安全工作应由部门负责人负责。10. 任何人不得占用、更换、损毁网络设备;科室与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网上计算机网络设置。11. 要与时升级防病毒软件的版本和病毒库。12. 网络用户应立即启动“实时监控”和“个人防火墙”,做好预防工作;使用光盘、U盘进行数据交换前,先对其进行病毒检查;做好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备份,以便能够在遭受病毒侵害后与时恢复。13. 对于已感染计算机病毒的用户,要与时利用防病毒软件或者专杀工具对病毒进行查

10、杀,本人无法完成的,要与时联系网络管理人员联系处理,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14. 局域网所有用户不得通过使用局域网从事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窃取或泄露他人秘密等活动,也不得通过局域网查阅、复制或在网上发布、传播含有容的信息。15. 局域网所有用户不得通过局域网制造或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也不得故意在网上发布、传播依附有计算机病毒的信息。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值班员,必须认真监视显示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故障状态,并与时报告给有关领导和井下现场值班人员,认真做好记录。2. 负责打印监测日报表,把当日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异

11、常情况要附有文字说明,对瓦斯超限地点要附有曲线图,报矿长、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签阅。3. 采区设计与掘进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应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4. 信息中心必须绘制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该图应按月绘制,按月修改。5.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技术资料均需定期保存,监测系统数据库应保证瓦斯历史数据保存1年以上,对井下事故记录应长期保存。安全监控系统操作规程第一条:基本要求1. 开机前必须检查各设备连接是否正常,若有掉线与时正确连接。2. 按照正确的顺序开机:电源UPS调制解调器交换机显示屏服务器工作站。3. 正确操作安全

12、监测软件,正确打印各种报表。4. 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改变参数与线路。5. 严禁将杂物堆放在工作台上,严禁机器无人运行。6. 按照正确的顺序关机:工作站服务器显示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UPS电源。7. 正确填写各项安全监测记录。第二条:安全监控工应完成下列工作1. 负责管辖围的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校正、监测等工作。2. 应将在籍的装置逐台建帐,并认真填写设备与仪表台帐、故障登记表、检修校正记录。3. 负责矿井监测系统图的绘制、修改。4. 负责监测报表的打印、签字、送审等工作。第三条:安全规定1. 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2. 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

13、缆和电源的敷设、控制区域等绘制监控系统布置图和接线图。3. 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通信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一条线路;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4.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能够自动解锁。5. 每天对监控设备与电缆进行安全检查,对各类传感器的准确性要用便携仪进行核实、比较,发现问题与时处理、汇报。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

14、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气样调校1次。第四条:日常管理1. 监测系统的安装、维护与调试检修由专职管理人员进行,专职管理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懂得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日常维护,能熟练作业。2. 仪器在搬动,拆卸时要小心谨慎,不要摔碰,不要强行拉扯连线,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脆弱元件和线路板开焊。3. 监测设备必须选用矿用防爆型,其安装运行与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4. 仪器安装位置一般原则是:主机放在新鲜风流中,探头位置根据股份公司管理规定确定,具体位置和安装移动由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并要根据生产布局变化随时安装回收移动。5.

15、仪器的报警浓度为0.8%,断电浓度为0.8%,具体由专职人员执行。第五条:维护与调试1. 每7天对监测设备进行一次调试校正。2. 在给传感器送气前,应先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的基本工作条件,应反复校正报警点和断电点。3. 送气前要进行跟踪校正,应在与井上取得联系后,用偏调法在测量量程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反复偏调几次,尽量减小跟踪误差。4. 先用空气气样对设备校零,再通入校准气样校正精度,锁好各电位器。给传感器送气时,要用气体流量计控制气流速度,保证送气平稳。5. 定期更换传感器里的防尘装置,清扫气室的污物。当载体催化元件活性下降时,如调整精度电位器,其测量指示值仍低于实际的甲烷浓度值,传感器要上井检修。6. 设备在井下运行半年后,要上井进行全面检修。要进行全面清洗、擦拭、烘干,然后进行试运行,完好后方可再下井使用。7. 要经常擦拭仪器上的煤尘,特别是探头进气孔上的煤尘,防止堵塞气孔,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