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71202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投资可行性计划书(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单位11.3 建设地点11.4 项目单位现状11.5 建设单位及项目简介3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52.1 编制依据52.2 主要设计原则52.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63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73.1 概况73.2项目提出的背景103.2.1乡镇卫生院的职能103.2.2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现状113.3 项目建设必要性133.4 项目建设条件153.4.1 地址优势和发展空间153.4.2 技术力量153.4.3 优厚的专业设备基础154 建设内容及规模174.1 建设内容及规模确定的依

2、据174.2建设内容及规模175 建设地点与条件185.1 建设地点选址原则185.2 建设条件185.2.1 地理地形185.2.2 地质结构185.2.3 气象195.2.4 水文205.2.5 工程地质条件215.3 配套条件216 工程设计方案236.1 设计依据和原则236.1.1 设计依据236.1.2 设计原则236.2 规划布局246.3 建筑设计256.3.1 设计依据256.3.2 功能要求266.4 结构设计方案286.4.1 地上结构286.4.2 基础结构286.4.3 抗震设计286.4.4 防雷286.5 给排水设施设计286.6 电气设计296.6.1 设计依据

3、296.6.2 设计方案306.7 消防设计307 环境保护及绿化327.1 环境保护327.2 绿化328 节能338.1 节能与能源利用338.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338.3 节材与材料资源349 工程组织及实施进度安排3610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810.1 估算依据及说明3810.1.1 估算依据3810.1.2 说明3810.2 投资估算3910.2.1 投资估算范围3910.2.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3910.3 资金筹措3911 社会效益分析4112 结论和建议4312.1 主要结论4312.2 建议43附件:委托书;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许营中心卫生院平面布置图。 II东

4、昌府区许营乡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论1.1 项目名称XXXXX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1.2 建设单位XXXXX卫生院1.3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山东省聊城市XXXXX政府东邻许营乡卫生院,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1.4 项目单位现状XXXXX卫生院始建于1972年,占地9.9亩,属于一级医院,现有15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专业技术人员27人,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力量。中心卫生院有200毫安X光机、B超、脑电图、血液分析仪、血流电、血球仪等先进医疗设备,有先进的手术设施及消毒供应器材,为卫生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病员多来源于农村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医疗体系的建立,许营乡卫生院担负着当

5、地数万人民“救死扶伤”的职责,是辅助卫生相关部门进行疫情控制的主要单位,病员主要来源于农村,与市县级类型的医院相比具有规模小,就医技术相对低,设备相对落后,收入相对低等特点,针对日常业务管理,由于工作人员有限,不可能做到每职有人,因此一般都是身兼多职,甚至院长一般都为主治医师。许营乡卫生院一般住院病员主要是农村病员,门诊病员较多,每位门诊病员的费用一般都不会很高,但业务杂,乡镇医院工作人员有限,乡镇医院面向的病员80%都来源于农村,经济有限,乡镇医院经济及规模情况也参差不齐。许营乡卫生院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病员很多。2、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国内医学资源向大中城市集聚,为提高我国的医疗综合

6、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2000年以来,随着医疗改革的加快,医疗市场化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传统的乡镇卫生院等基础医疗失去的应有的优势甚至失去了一部分功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导致人们基础卫生保健的滑坡。从现状分析,一方面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超负荷运转,城里人感冒就找专家门诊;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等门庭冷落,成为无医生、无资金、无医械、无管理的空架子! 3、承担多种功能许营乡卫生院还要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经费、公费医疗、失业保障金、社保金、环保和医疗废物处理费、遗属补助等政策性支出,工作经费、仪器设备购置费、基础建设也要靠自身筹集,负担重,发展后劲不足。4、业务骨干流失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7、医院也不可避免地被推到市场经济的前沿,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并有所发展,是每个医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社会医疗最基层的乡镇医院,一方面由于受环境条件影响,许多中青年的业务骨干难留住,造成医院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同时受医院的财力、物力和技术设备的限制,医院进一步发展的整体力量单薄,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难以与上级医院雄厚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及较高的诊疗水平相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居民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加上现代交通道路方便,到大医院寻找专科治病的要求提高。因此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是许营乡卫生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5 建设单位及项目简介本项目为XXXXX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中心卫生院现有门诊

8、楼一栋,平房5幢,业务用房面积仅1100平方米,现有病床为15张,工作人员30人,服务人口3.6万人。建设规模合计为1450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为350平方米,改造面积为1100平方米,增加病床15张。项目预计总投资90万元,申请中央补助50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极大地解决许营乡卫生院目前存在的问题,改善当地群众的就医难题,方便人民群众。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XXXXX卫生院危房改建病房楼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 卫生院现状1.1占地面积亩101.2业务用房面积平方米11001.3现有病床

9、张151.4现有人员人302 建设规模2.1新建建筑面积平方米3502.2改造面积平方米11002.3建筑层数层22.4增加病床张153 固定资产投资3.1建安工程费万元72.23.2工程其他费用万元13.343.3预备费用万元4.463.4设备购置万元0合计万元904 资金筹措4.1上级补助万元504.2地方配套万元40投资合计万元90山东正信环保节能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0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2.1 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2、关于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的意见(卫基妇发2002315号);3、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

10、-2010年(卫基妇发2002115号);4、关于印发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卫规财发2006340号;5、山东省发改委关于编制2009年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6、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 聊发200327号);7、卫生行业的其他有关标准和规定;8、项目总体规划;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规划和基础资料;10、国家现行的规范及规程。2.2 主要设计原则在本工程项目设计中,遵循节能、创新、高效的指导方针,保证本工程技术先进、质量优良、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本工程具体设计原则:(1)合理布置

11、,充分考虑医疗使用的可能性。(2)“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治理工艺要可靠,排出物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并尽可能综合利用。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整体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2.3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3、建设规模;4、工程设计方案;5、环境保护;6、节能;7、实施计划与进度;8、社会效益分析;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3.1 概况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径115161

12、1632之间,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黄河、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漳卫运河、小运河,有2个湖泊-东昌湖和鱼邱湖。聊城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聊城市水网发达,东昌湖水面开阔,良好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得益彰,建设“中国江北水城”的条件得天独厚,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成为区域性的旅游中心。综合城市职能,聊城市的城市性质为:中国江北水城,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新兴现代工业名城。聊城市总人口561.31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9个,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市人口的99%。近年

13、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办实事、解难事的工作力度,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空前的热情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农合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全市卫生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许多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主要表现为:1、卫生服务能力和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卫生机构固定资产达到12.73亿元;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5688人,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74人;医院床位总数达到11958张。2006年降低到9.77,五岁以下儿童死

14、亡率降低到10.89,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0.028。2、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控成果显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化免疫规划,健全疫情报告体系,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多年来,我市没有出现重点传染病爆发流行。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创历史新纪元。农民健康保障能力有了显著增强,农民看病“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得以实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新农合试点监管工作逐步加强。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5、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步入科学规划、规范运行、良性发展的轨道。去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聊城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明确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原则、目标和任务,并确定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得到逐步完善,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小病进社区、大病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